(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2年5月13日星期日

本Blog全新裝修.謝謝大家光臨

不經不覺已寫了接近五年,這五年間登了731篇,平均2.5天寫一篇;由0讀者開始,到127人訂閱,超過十萬次瀏覽;由《CUP》專欄開始,到其他報刊雜誌、讀書好、JET、SportSoho、CX Holiday blog...

開始寫是因為有英國讀書的機會,逼自己記錄下所有旅行及學習經驗和體會,好讓自己永遠不會忘記。 隨著學業結束、不斷旅遊、跑馬拉松、中東突然多新聞、愈來愈人跑步後,我寫的東西也有校園學習、遊記、評論、到最近差不多獨沽一味馬拉松,不如按友好Emily Choi建議改「招牌」,由"I travel therefore I am",改為"I travel, I run therefore I am".


既然連「鋪名」也改了,不如也花些少時間「大裝修」:加張靚相做招牌背景;整理好雜亂的檢索,讓所有範疇的文章可以有條不紊分類好,方便讀者查閱;以及加上Oxfam/樂施會的Donation link在當眼處,因為今年起我希用我的馬拉松為樂施會籌款,當然要大家click入去捐款不是容易,也要提供些誘因讓大家捐得開心,稍後會公佈我的構思,看看各位讀者是否覺得有吸引力?(還有器官捐贈登記等)

其他大改的部分包括:右邊的欄加多插幾個Box,列出我替《JET》,《 CUP》寫的遊記及馬拉松專欄。始終我的blog是講I Travel,公開發表的文章也有水準,相信有助各位思考下次去哪裡渡假、跑哪個馬拉松比賽。

寫了這麼多馬拉松文章,我最喜歡的仍是當年為《CUP》連載的專欄。每個月一個外國比賽,800字長度剛剛好,加點歷史、典故和文化,讓馬拉松看起來很posh、很Leisure、很小資。若現在要我寫,我也寫不出這種韻味,只有在英國生活、在歐洲漫遊,普通人也可以過得很貴族,才培養這種閒情逸趣。香港緊張、侷促及高壓的工作生活,只適合鞭撻渣打馬拉松。

後來替《SportSoho》寫馬拉松,由於雜誌性質、需要的內容字數也不一樣了。到現在,我仍懷念寫《CUP》專欄的日子,若不是交稿壓力迫你每月不斷征戰看比賽,我就不會有一大堆馬拉松獎牌。


另一個加入的元素是我個人、談馬拉松及國際評論的訪問。礙於採訪及工作需要,都要讓人認識我做過甚麼,全部放出來便一目了然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多謝各位讀者的支持,若不是有讀者點擊留言,恐怕也不會堅持到這刻,逼自己寫東西、總結及反思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