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耶路撒冷沒有特別古蹟,但倒有一些不容錯過的景點,例如西邊陲的Holocaust博物館及以色列國立博物館,每個博物館都可以消磨一天,國立博物館最寶貴的展品,就是Shrine of the book裡面的死海古卷。死海古卷內是《舊約聖經》的經文,古卷於50年前,在死海附近的Qumran發現,寫古卷的是一群刻苦的猶太教士,但整個社群於於公元初年、羅馬人鎮壓猶太人叛變而被屠殺了。
由於以色列每天處於備戰狀態,為了保護古卷免受炮火襲擊,Shrine of the book整個展廳甚至可以縮入地底!
市中心的Makhane Yehuda Market(右圖)也值得一看,內裡水果麵包算便宜,街市內店鋪的老闆都是祖藉伊朗的猶太人經營。雖然居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較保守,但影碟店也有來自入口自美國的三級片賣。(問老闆有沒有本地製作,老闆也會由抽屜中,偷偷取出一些包裝粗糙的本地製作,但賣相麻麻。)
猶太人也是最近這100年,才由世界各地陸續移居至以色列,最新一輪的移民潮,是10多年前蘇聯解體後,大批居於前蘇聯的猶太人移民以色列,所以來自不同國家的猶太人,又會組成不同的社區,例如祖藉伊朗的猶太人就居於Ben Yehuda大街附近;最保守虔誠的一群則居於城的北方。
現在的西耶路撒冷,大概已找不到巴勒斯坦人了,巴人的歷史也早已抹去。其實在48年、以色列立國前,耶路撒冷多數居民都是巴勒斯人,數年前逝世的學者Edward Said就是於35年在西耶路撒冷出生。以色列立國期間,大多數西耶路撒冷的巴人都被迫遷離以色列,空置的樓房也被猶太人佔去了。
但到處都是士兵的縱影:Makhane Yehuda Market兩端都是女兵,巴士總站、大型商廈外都有市兵駐守,進入都要經安檢。記得第二天在西耶路撒冷街上,突然整條街封路,因為有可疑物品在街上,要等警方檢查確認沒有危險,才重新開放(上左)...這些東西,當地猶太人早已習以為常,不覺得有甚麼特別了。
除了教徒朝聖外,會到以色列旅行的人相信很少,因為這裡給人普遍印象是戰亂及危險。其實看似危險的地方、原來一點也不危險,每天死於車禍的路人,肯定遠超恐怖襲擊,若因擔心危險而不去中東、以色列、巴勒斯坦,這就太可惜了。



但到處都是士兵的縱影:Makhane Yehuda Market兩端都是女兵,巴士總站、大型商廈外都有市兵駐守,進入都要經安檢。記得第二天在西耶路撒冷街上,突然整條街封路,因為有可疑物品在街上,要等警方檢查確認沒有危險,才重新開放(上左)...這些東西,當地猶太人早已習以為常,不覺得有甚麼特別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