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如何?有多少斜路?最高點有多高?賽前一直沒有概念,也懶得去找資料,只是估計大概不是太困難。一邊跑才發現,賽事的難度比巴黎,巴塞隆那等歐洲城市的馬拉松高得多,Tromso只是一個小城,大部份路段都在效外,而且還有一條極高的架空橋,比香港出西隧後的公路還高得多。Tromso是由一個島及島的對岸組成,兩邊由一條橋連接,在島內繞不夠三公里,就上橋跑到到對岸,到那邊跑十多公里後,再返回主島、繞海岸線繼續跑。這條橋相當高,一來一回,等於要上兩次長命斜。
這次的戰衣是07年泰國布吉馬拉松送的背心,外面穿多一件巴黎馬拉松的膠背心以防下雨及保暖,北極圈內的夏天與倫敦的冬天沒有分別。
在距離第一個折返點還有兩三公里左右,已看見主筆已繞過折返點迎面而來,但我雙腳已經疲勞,心想的是:這種狀態根本不可能撐多三十公里,除了輸給主筆,更可能要有心理準備,一間要隨時撤退了。
半馬拉松十時半起步,較馬拉松遲兩小時,若要在起點截跑半馬的SN,頭兩小時便需要完成20公里(20公里是返回比賽的起點),以版主當日的狀態,根本不可能做到,頭兩小時只完成18公里,只好在餘下的路斷盡量收復失地,希望在路上碰到SN。
比賽後半段的風景較前半段優美得多,也只有後半段才可以嗅到海水的氣息,及那一排遙不可及、金黃色的壯闊雪山。大會每五公里提供的食物極差,只有香蕉、連朱古力、餅乾也沒有,power gel只可以私底下向員工取,大會不會供應,但總不可能每五公里,就食半條至一條香蕉,若吃香蕉太多,肯定需要上洗手間,若沒有帶備紙巾旁身,後果不堪設想!
到25、6公里後,也終於無法中途不停站、一直向前跑,只好步行一會、再跑一會、上斜路更是全部慢駛,避免浪費不必要的體力,但每次停後繼續跑,隻腳就有些少「賣老抽」。這時,跑手間已十分疏落,若不計對面線,已跑過折返點的人群,版主方圓三十米內也找不到其他跑手。
主筆是穿橙色長袖衫,SN是藍色長袖另加一件白色短袖衫,他們比我快,理論上一定可以在繞過機場折返點的對面馬路,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在往機場的路上,我完全看不到他們。經過折返點後,每次看到前方有類似的物體,腳就自然加速,看看是否他們,但跑到近40公里也遇不上,看來他們早已衝線了。
返市中心的路上,雲層逐漸增多,午夜太陽又看不見了,捱到市中心,已有點神志不清、全身每塊肌肉都在痛。最後在市中心近終點前,終於看到、笠著大會絨墊的SN了,雖然她已完成比賽,還是陪跑多一次,與我一同衝多一次線,時間是晚上一時二十分。雖然很慢,但已是今年的最佳時間了,沒有操練、能用五小時內完成,已經是奇蹟了。
這種小型比賽,當然沒有按摩服務,終點的食物也頹得很,到我這些慢車開到終點時,只有芝士面包和香蕉果汁,大會再每人派多一條絨墊。全馬參賽者的獎牌大一點、半馬和十公里就小一半。座下來後,不斷塞面包入肚,到起點行李區取背包,返回酒店、洗澡休息已是晚上三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