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馬拉松,翌日早晨便離開康城,轉抵Provence的Avignon(阿維翁,上圖)。以影展聞名的康城,除了海灘、海、棕櫚樹、及比路面汽車還要多的遊艇外,就沒有其他好看了,康城的法國女人,也不比其他地方的漂亮,康城的沙灘也不及市郊的好,康城的沙與坦桑尼亞的Zanzibar比,實在相差太遠。
康城與電影文化也沒有關係,只是在三十年代,法國想搞個影展,最好選個環境好的城市,康城市選上了。可能大部份天主教徒也未必知道,有一段時間,教宗不是住在梵蒂岡,而是搬了家到Avignon。由14世紀至15世紀初,一共有九位教宗於Avignon號令天下。
中世紀的歐洲是政教合一,教宗既是宗教領袖,又有歐洲共主的地位權力,可以號召十字軍東征,又有權力干預歐洲各國內政,透過合縱連橫,懲戒不聽教廷話的歐洲各國領主。
梵蒂岡在中世紀的領土,比現在大得多,意大利中部都是羅馬教廷的領地。公元十三、四世紀,意大利局勢極混亂、戰爭頻繁,梵蒂岡也受到戰火波及,加上法國在天主教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1305、教宗Clement V決定遷居往較近法國的Avignon。(當時仍不是法國控制的領土)
Avignon於法國和意大利中間,也較羅馬接近西班牙,是歐洲天主教世界的中心。Avignon歷史悠久、是天主教重要的教區、氣候合宜,與法國本土相隔著River Rhone。整條River Rhone的唯一一條石橋,也是在Avignon,交通也十分方便。
整整一百年,教宗於Avignon的居所不斷擴建,各地主教任命權也越來越不民主,Avignon的教廷由一間大屋變成奢華的堡壘,教廷勢力也繼續膨脹,稅收越來越多。
教宗是由各地的紅衣/樞機主教選出。教宗離開梵蒂岡,意大利的主教就慌了,擔心從此失去影響力,於是不斷派人到Avignon,遊說教宗返回梵蒂岡。最終到第七任教宗,Gregory XI於1376年決定搬回梵蒂岡。
Gregory XI於1378年在羅馬逝世,天主教會也隨之分裂。Avignon的主教擁立新教宗、梵蒂岡的主教又推選另一名教宗,歐洲各國各自選擇效忠的對像,法國就效忠Avignon,意大利當然效忠羅馬梵蒂岡,直至1417年的會議後,重新確立羅馬教廷的權威,Avignon再也回復不了往惜的光輝...(上)
3 則留言:
Avignon 很值得去小住,我和添前年去法國的時候曾到此一遊,每晚都吃法國菜,在小城內走走,到大教堂遊遊,十分寫意。不過,令我們最難忘是Avignon 的勁風,真是寸步難行,還有是附近的葡萄園。藍天、白石、紅葡萄、青葡萄,清新空氣...。
我去的三日,得半日有太陽,唔係陰天就落雨,但呢度好就係,有平hostel住,唔係咁多地方有就腳的hostel,所以stay就好方便。
而家無收入,旅行都要慳慳錢,我全部餐餐都自己煮,所以先去到咁多旅行,但可惜就係,無試過Provence的菜了。
可惜我唔懂駕車,係去唔到葡萄園!
後兩任其實不算被認可的教宗
他們是法國的樞機為了重返亞維儂時代的勢力自行選出的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