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十年前,曾看過《國家地理》拍過一集Zanzibar的故事,講是一隊業餘球隊,球員都是漁民、苦力的低下階層,參加坦桑尼亞的足總盃之路。幾經艱辛,他們終於拿到出線資格,可以到達拉斯薩拉姆(Dar es Salem)與職業球隊比併。
好不容易才湊錢做球衣,去到DS還雄心壯志。但一落到場,他們就發現根本應付不了職業球隊,很快就失守,最後輸十比零完場,足總盃之夢就碎了。
片子拍得很美,最後是球隊成員回家,繼續開開心心做他們的工作,鏡頭是海、帆船和日落。但現實的Zanzibar,就不是這麼美了...
在首府、Unesco的文化遺產Stone Town,所有屋都破破落落,很多整天坐在街上,無所事事的失業漢。歐洲的古城,全是裝修雕琢過,來古城上班的人,遠較古城住客多;觀光客看的,都是真的假風景,怎可能沒有一幢殘破的建築?怎可能所有建築的外牆都這樣整齊清潔?
其實Stone Town才是真正的文化遺產,因為這裡和一百年前一樣,城內滿是爛屋、各階層的人仍在這裡生活,到處都是垃圾。只是真的東西,往往並不好看。我們討厭假、不一定愛真、但一定喜歡美。真的東西,往往一點也不美。
音樂節會場內外尤其兇險,會場內全是賊,大人負責接贓、小孩子做扒手,全部假裝聽音樂跳舞,實質趁機混水摸魚,Fraz的手機就被扒走了。會場外,大堆人圍在門口,搜尋和等待遊客獵物。
我親眼看見,有個五十多歲的白人掏出皮包,預備買票時,突然有個黑人就立刻從他手上,搶走了他的皮包。白人反應還快,一手就捉住黑人的恤衫。那個黑人咬緊牙關,拼死想掙脫他的手。
我已忘記了,最後是否被偷走。這一幕到現在還是歷歷在目,特別是那個黑人在掙扎時的眼神...
這種眼神,我只會在非洲看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