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級是Premiers grands crus(Class B),有十一間酒莊。第三級Grand Crus Class有40多間。第四級Crus Class有百多間,剩下的數百間,全部歸為St Emilion級。



後來,北歐的維京人肆虐歐洲沿海,維京人每次一侵,都會搶掠、殺教士、燒教堂,為了躲避維京人每年來犯,公元九世紀左右,教士決定把教堂「收藏」在石灰岩中。他們選了一塊巨大的石灰岩,鑿開四個窗後,就把整塊大石雕空就教堂。他們雕了一百多年,終於雕好一間教堂。(教堂的故事,下次再續。)

單車比步行,好不了多少。Pauillac交通頗繁忙,不少大貨車,由B & B去Mouton Rothschild的一段更是高速公路,車速時限是70KM!以我們生疏的單車技術,今天仍有命寫blog,也算是奇蹟,多謝上帝保護。
Lynch Bages在特區,匿稱叫靚次伯,據舊老細稱,該酒在特區有不少捧場客。Lynch Bages的導賞團免費,導賞員講解得很好,終於大致明白,紅酒是怎樣釀制了。採摘葡萄後,就會把葡萄壓成汁,然後把汁、葡萄皮及核,全部倒進一個大缸,把溫度保持在18至30度,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就會發揮作用,把葡萄汁內的乳酸變成酒精。
Lynch Bages與Mouton一樣,都會找藝術家,設計酒瓶上的招紙及廣告,並送他們一大堆酒,讓他們的創作從酒中拿靈感。這些作品,就會在酒莊內的博物館、及宣傳單張上看到,兩間酒莊又有Art Gallery,展出老闆收藏的藝術品,弄得美侖美奐。每天夏天旺季,波爾多旅遊局每天都有不同的一日團前往附近的產酒區,其中一個Day Tour的主題,就是Art and Wine。
在Lynch Bages試飲了兩支酒,o1年的Second Wine Haut Bages Averous(下圖右二.2nd wine是指,同一年份,但質素次一等的酒,由莊園內質素稍次的葡萄釀制,價值約30 euro,香港可能更便宜)及01年的 First Wine(下圖左一,價值約95 euro)。貴價貨明顯較平價貨好飲,但Lynch Bages同Mouton、五等與一等之分別,小弟真係覺得,隻隻酒的味道大同小異。Lynch Bages附近有很多特色小鋪,Cafe Lavinar的午餐值得推介,14 euro的套餐質素很好,特別是頭盤的蛋沙津,很久沒有吃充滿蛋黃味的烚蛋了。
Mouton雖然是一等莊,而且參觀又要收費,但導賞員質素麻麻,英文說得極快,專業述語又沒有解釋,聽完整個導賞,仍然一頭霧水、一知半解。品嘗的三款酒,雖然價值不菲,最貴的一支07年Mouton Rothschild更高達250 euro,但值30 euro那支極難飲,40euro那支,總算似一隻酒,味道尚好。
我們匆匆忙忙趕來,又沒有時間吃午飯。空著肚子,要一下子灌三杯紅酒也不易,到最後飲的07 Mouton Rothschild已經是強弩之末,滿肚子是酒,也不想再喝了,結果最貴的一支,反而只喝了半杯。
07年在波都並不是好年份,天氣壞透了,而且酒一般在釀好後,都要等至少五、七年才飲,味道才會更醇及好。(若急不及待要飲,早一些開,讓酒透透氣,吸多一些氧氣,效果也差不多)
只需提早預約,就可以參觀Mouton Rothschild,但要留意季節,冬季、周六日及收割時份未必會開,聯絡方法如下:
電話:+33 556 59 20 20 email: contact@bphr.com 網頁:http://www.bpdr.com/
肥肥白白的波蘭妹,花最多時間在廚房,她很喜歡烹飪,又會翻開食譜煮新菜,廚房大部份餐具都是她預備的,我們的廚房成為development studies的大本營,她很好客,往往會煮多一點,然後叫我幫她「清場」。西班牙女有半分似penelop cruz,一把長長的黑鬈髮,五官標緻,如果艾姆度華拍《浮花》續集,要找新人擔崗,她絕對有機會跑出,人也好好相處、平易近人。
德國仔專注學術研究,甚少在宿舍出現,但每逢周五、學校的啤牌會賭局,他就次次出席。賭局在學校的common room玩,所有學生一到周五就不能在common room讀書,要讓路給啤牌會。英國妹最冷漠,原全沒有意思認識其他宿友,也不會主動跟任何人談話,她離開宿舍時,大家也不知道。
外國人不愛洗碗,通常食飯開P後,就會把碟全部留在洗碗槽,留待翌晨才洗,但英國妹最麻煩,經常不洗碗,若其他人不順手幫她洗,髒碗可以留在廚房一兩周,若暑假時大家都去旅行不在宿,回來後就會發現發霉發臭的碗碟,廚房全是黑色飛蟲,還有白色的小蟲在牆上爬來爬去,煮東西時突然有條蟲跌入水煲,甚恐怖!最終我頂唔順,花了一星期多,每天拍死十隻、八隻蟲,花了一星期多,才大致上消滅蟲患。
宿舍最討厭的就是半夜三更、火警鐘誤鳴,幸好一年只有一次,但旁邊UCL Jameslighthill宿舍,就經常誤鳴,半夜又有、早上又有;最難頂是態度惡劣兼蛇王的保安。
不洗碗事小,忘記熄爐事大,我住宿舍最多犯的錯誤,就是忘記關焗爐,忘記關火,曾經把一塊面包焗了四小時;也是試過半夜三更煲紅豆沙,忘記熄爐就睡覺,翌晨全煲燶紅豆,整個廚房燶味瀰漫,差點釀成火警!
上學期經常自已嚇自己,擔心讀不上,大多時間留在宿舍牢獄讀書。下學期,終於明白,反正讀多一會,也沒有甚麼大改善,不如花多些少時間遊歷見識,留在宿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