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馬拉松以Qualifying
Times 聞名。舉例說,一個18-34歲的壯年男跑手,需要跑3小時5五分以內,才有資格報名;同一年齡組別的女跑手,需要的成績是3小時35分以內。若你是四字頭的男跑手,只好等到65歲,時間放寬至4小時10分才有機會了。
詳情見下表:
18-34
|
3H 05M
|
3H 35M
|
35-39
|
3H 10M
|
3H 40M
|
40-44
|
3H 15M
|
3H 45M
|
45-49
|
3H 25M
|
3H 55M
|
50-54
|
3H 30M
|
4H 00M
|
55-59
|
3H 40M
|
4H 10M
|
60-64
|
3H 55M
|
4H 25M
|
65-69
|
4H 10M
|
4H 40M
|
70-74
|
4H 25M
|
4H 55M
|
75-79
|
4H 40M
|
5H 10M
|
80 以上
|
4H 55M
|
5H 25M
|
不過,全世界想參與波士頓馬拉松的跑手實在太多,但賽會並不志在「參與人數創新高」,也要一定保留名額給慈善團體、贊助商、協力機構、海外旅行團和波士頓當地的跑會,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達了標也只是有資格報名而已,不代表成功取得入場券。
大會定的qualifying
times只能作參考,正如會考14分也不一定能升讀中六,因達標也分「超標」和「掹車邊」兩種。以本屆的情況為例,多達2976名跑手即使成功達標,但仍被賽會拒之門外。
本屆跑手達標成績的統計如下:
跑夠十次以上,豁免考牌的跑手:1.7%
超標20分鐘的跑手:19.4%
超標10-19:59分的跑手:29.8%
超標5-9:59分的跑手:25.5%
超標1:38-4:59的跑手:23.6%
所以,最低限度也要超標1m38s,才有辦法抵壘。
Qualifying Times令波士頓馬拉松多了一層光環,但這項神聖的規定絕不是自古以來的傳統,而是到1970年才出現。論傳統,Wellesley College女生的Scream Tunnel打氣陣,較Qualifying Times悠久得多,早於1897年的第一屆已有女生打氣,說不定中華民國第一夫人蔣宋美齡都參與過打氣呢?
由第一屆至第七十四屆,波士頓馬拉松是不設時限,任何人報名都可以參與。第一屆波士頓馬拉松只有15人參加,10名跑手完賽事。在跑馬拉松是匪夷所思的年代,心智正常的人肯落場跑已要拍掌歡迎了,還設乜鬼Qualifying
Times?當時馬拉松比賽的惟一限制是年齡:四十歲以上不能參與,因為擔心年紀大增加意外風險。這限制直至第一批波馬常客踏入四十歲後,證明年齡並不會增加跑馬的危險才被取消。
到1969年,波馬參加者才終於突破一千人,有1150人在起點出發。在那時候,一千人參加馬拉松已是天文數字了,大會未必照顧到這麼多參加者,所以才引入Qualifying
Times,以四小時為限。當年的跑手絕大多數不用四小時完成全馬,翌年的波馬有1011名跑手參加,Qualifying Times對參與人數的影響相當輕微。
過去四十多年間,Qualifying
Times 不斷變化,有時收緊、有時放鬆,由四小時、三小時半、兩小時五十分,又放寬至三小時十分,最近一次變化在2013,由三小時十分縮短至三小時五分。
很多人都有一個想法:同波馬鬥長命,因為年紀大些,Qualifying 寬些,才較容易參加波馬。不過,隨著世上越來越人跑馬拉松,特別是當強國的庶民跑手都富起來,都加入爭奪波馬名額的行列,入圍的時間越縮的速度,快過你變半百老翁,等到你六十歲時,入圍門檻可能剩下三個半鐘。
參加波士頓馬拉松,一係趁快練,一係找大會認可的慈善團體或海外的馬拉松旅行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