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二千五百年後,馬拉松遍地開花 《東周刊》蔡子強

(多謝鬍鬚講師推介,可惜,大部份書局都找唔到了,書上架期的壽命好短的...)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link=content_detail&article_id=5591

本周日,香港將會舉行馬拉松比賽,這項比賽已經成了一年一度的城中盛事,每年都有幾萬人參賽,但大家又可知道,今年的馬拉松,又有何特別意義呢﹖

前一陣子,有一套電影叫做《戰狼三百》,故事根據歷史改編,描述公元前五世紀,爆發了著名的「波希戰爭」,當時國勢如日中天的波斯帝國,先後三次出兵希臘。但結果,希臘卻以小勝強,並出現了多場可歌可泣的戰事。電影講的是第二次波希戰爭中溫泉關一役,至於馬拉松的故事,則與第三次波希戰爭有關。

公元前四九○年,約一萬名雅典將士,在馬拉松這處地方,迎戰入侵的十萬波斯大軍,結果以小勝強,以一百九十二對六千四百人陣亡的比率大勝。但雅典將領擔心,如果有存活下來的波斯軍隊,比己方先趕到雅典城下,或會令滿城不知情的臣民開城投降,那麼就不堪設想,於是便派遣士兵斐力庇第斯(Pheidippides),這位出名擅跑的飛毛腿回城報訊。

結果這名本來已經浴血奮戰的信使,在鞠躬盡瘁,極速回到雅典城後,筋疲力盡,花盡最後一點力氣吐出「我們勝利了」這句話後,便倒地氣絕身亡。

後來有人質疑過這個故事的真確性,反問當時信使為何不騎馬送信,而要徒步這麼傻,但有人也提出,或許因為當時希臘的山區地勢,有些地段並不適合馬匹前進,因而捨馬用足也說不定。

無論如何,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勇士,奧運會就以傳說中他跑過路程的長度,設立了著名的馬拉松長跑,並在一八九六年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中,舉辦了首次現代馬拉松比賽,更為主辦國希臘,贏得唯一一面金牌。

如果馬拉松源於公元前四九○年,那麼今年又有何特別呢﹖不錯,剛好是其誕生二千五百周年,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日子。時至今天,馬拉松已經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各自各精采。例如:

「在挪威,有其著名的『午夜太陽馬拉松』,凌晨十二時,天上找不到星星月亮,穿過那陰冷的挪威森林,迎着從北冰洋吹過來的凜冽寒風,跑手追趕的,是那個掛在紫水晶一樣的穹蒼中,不落的太陽;

「在巴黎,則是『革命之路馬拉松』,馬拉松頭一段的每一幕風景,如協和廣場、巴士底等等,都可讓人神遊當年的法國大革命,所不同的是,當年在今天協和廣場所在地的,是等待着路易十六、瑪麗皇后、以及一眾公侯貴族,嗜血亢奮的群眾,但今天,卻已經換作是高舉『博愛、自由、平等』紅白藍國旗,友善熱情歡迎跑手的巴黎市民;

「在尼斯至康城的馬拉松上,雖然看不見影展中穿得性感艷麗的女星,但在那一段風光明媚的海濱長堤路上,看到的碧海藍天、婆娑的棕櫚樹、憩靜的海邊小鎮,一樣教人神遊物外;

「在巴塞隆那的馬拉松上,你會看到由『鬼才』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i)所建築的聖家教堂、巴約小屋、米拉小屋等等,據說當年城中市民都對這些建築很反感,今天大家才明白到,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比時代走得更前;

「在尼斯湖的馬拉松上,雖然看不到傳說中的水怪,但卻有着一池藍藍的湖水,以及兩岸幽幽的古樹,向你訴說蘇格蘭人的沉鬱,還有在荒山野嶺上,竟然有着一隊穿着整齊的蘇格蘭樂團,吹奏着傳統蘇格蘭音樂為你送行……」

以上種種的綺麗風光,朋友莊曉陽都紀錄在其所著專門介紹馬拉松──《四十二公里的風光》一書內。書中,「阿陽」說:

馬拉松是一種,能夠讓人們了解自己身體、自己精神、自己意志、和自己極限的運動;

它就像一種苦行,過程中吃盡的苦頭,就像煉獄一樣,如果能夠堅持跑到終點,那就是一種得道;

它需要你的犧牲和刻苦,但那都是值得的,因為如果你能夠堅持到底,最終,它會改變你的人生。

想知道多一點「阿陽」在馬拉松中的苦與樂,分享途中一幕又一幕的美麗景致,不妨到書店買一本《四十二公里的風光》,而且最好,在今個禮拜日跑步之前,好讓當日途中的你,精神境界更加豐盛。

2010年2月23日星期二

夢回SOAS的電影課...

本周開始上Tutorial,兼職教師要帶Tutorial是相當頭痛的事,其他時間都要上班。鬍鬚講師建議,留待下半個學期才上導修,每次兩小時效率高一些,我的導修課在新年後的第六周開始。

312A原本只有30人,每班15人便可以,我自己逢周二下課後帶多兩班。好事變壞事,312A最後加到38人,也因同學撞時間表的關係,要開多一班才可以「安置」所有同學,我不可能一天踩八堂。最後來過折衷方法,由TA帶tutorial看電影,然後盡量把Presentation安排在課堂上。

怎料,上課前一日找TA才知,原來他周二不會返中大。理論上,可以留隻碟給同學自己上課播,但中東電影難找,若在轉班房時弄不見,要下次到倫敦才可以補購了,而且身為老師,也覺得「無人駕駛」導修有少少縮骨,還是留下來做播片員及收片員,順便讓學生在結尾問問題。

我有六周時間,手上想播的電影包括:埃及電影A Man in a House, Yacoubian Building, Terroists and BBQ(三套都是在SOAS年代看的)。紀錄片有:The Wall(講以巴衝突)、Control Room(講Al Jazeera)及One day in September(講Black September Munich Olympics)。還有一些西方參與,較多人看過的製作,例如Persepolis及Paradise Now。

今天選播的是Yacoubian Building。看過Yacoubian Building電影的香港人不多(網友補充,原來電影節曾上)。我希望同學喜歡這套電影,若可以引起他們對阿拉伯電影、中東的社會、人與事有更大的興趣,我的半個電影課便相當成功了。

看片頭、激昂的配樂,我像重返SOAS讀書的日子,忘記了的劇情和片段,突然變得歷歷在目...但感覺又是怪怪的,我不在SOAS課室、不在我的宿舍,而是在香港的大學,看這些地道的埃及電影,看的、笑的都是香港本地學生。原本只在SOAS發生的場面,現在香港的大學也有了。

在英國的日子,周四下午是Arab Cinema的班。我幸慶有旁聽這個班,看了一些經典的阿拉伯電影、懂得如何解讀電影內Nationalism的像徵,只可惜我沒有旁聽足,下學期因事忙而放棄了大部份電影班。

SOAS的圖書館,約有三十套阿拉伯電影。暑假寫論文期間,我隨便挑了一些回家看,但也不覺得特別好。還是老師懂得挑,在課堂上播的,大部份都很好看。我曾電郵老師,可否要一個上堂播的電影complete list?老師沒有應酬我這個出席率一般的旁聽生,電郵石沉大海了。

寶貴的機會,一去不復返了。我已回不不去了,只可以在夢中重遊SOAS,補回我錯失的那幾套戲...

2010年2月21日星期日

For globe trotters, the place makes the race, 《SCMP》21/2/2010

(鬼報訪問我今天刊登,我是很幸運的。希望有朝一日,香港馬拉松可以是全世界最靚、最有風味、沿途食物站供應蝦餃燒賣的城市馬拉松,吸引世界各地的跑手來港參賽旅遊。)


Chong Hiu-yeung ran in the Athens Classic Marathon in November, along the route Greek soldier Pheidippides took from the town of Marathon to Athens to announce the Persians' defeat in the Battle of Marathon 2,500 years ago.

Finishing the Athens race meant that Chong, a former journalist, had left his footprints on 10 marathons around the globe. Only 13 days before, he ran in the Dublin Marathon in Ireland.

Chong and other runners say it is the place that makes the marathon, whether it is competing for charity in Cambodia or jogging through the Western Tunnel in the city's event.

Like most local runners, Chong's original motivation was to keep fit and take a break from the pressures of work. But Chong was not satisfied by running just in Hong Kong. Driven by curiosity, he wanted to race in other marathons abroad.

In the past two years he has run along the coast of southern France, from Nice to Cannes; seen the midnight sun in Norway; passed Loch Ness (but didn't see any monster); and ran through Bordeaux past the major wine producers - where he tasted free wine, oysters and cheese prepared by local residents.

Unfortunately, Sunday's 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Marathon won't provide such experiences. Running abroad may have enriched his passion for other countries, but it has done little to deepen his love of running in Hong Kong.

"It is a good way of understanding a country and its culture by joining their marathons," he said. "I wouldn't have known how terrible our marathon was if I had never run overseas."

Chong said a marathon should be a city-wide event for every resident, an opportunity for local runners to see their city in the best possible light and an occasion to attract international runners. Unfortunately, Hong Kong's falls short on all counts, for him. "We have a world-class harbour; why can't we run along the harbourfront in Tsim Sha Shui and in the heart of Central? Why don't we run through the streets? Running a marathon here shouldn't mean we have to drag our already tired body through the Western Tunnel, climbing up roads and highways," he said.

That's not to say that everyone thinks like that about the Hong Kong Marathon. Some people over the past few weeks have even placed newspaper classified adverts offering to buy other competitors' race numbers. They missed the registration deadline so the only way they could compete this year was under someone else's name. It is against the rules, but just shows to what extent people will go when it comes to competing in Hong Kong.

Then there are the "ghost runners" - hardy souls who failed to meet the registration deadline but turn out to race anyway. They'll join in somewhere near the start and run the whole course before ducking out before the finish line, so officials do not notice that they have no racing number and are running illegally.

Once again it's against the rules and is normally frowned upon, but you can't say it is not in the spirit of the event. After all, when Pheidippides ran from Marathon to Athens he wasn't wearing a number, either.

But whatever the pros and cons of Hong Kong's race, the opportunity to ru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oes bring with it an exotic dimension.

While Chong was travelling in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and running in marathons, Natalie Chan also started her first attempt at running overseas. Chan likes sports, travel and charity work. She found a way to combine her interests by joining the Angkor Wat International Half Marathon in Cambodia last December.

"I hadn't been to Angkor Wat before and I wanted to visit the place. So when I found out there was a chance to raise money for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n Cambodia by joining a half marathon at Angkor Wat, I decided to take part," Chan said. She invited friends to sponsor her run and then made a donation to the charity - the Indochina Starfish Foundation.

It also proved to be a special travel experience. "If I did not join the race, the visit would only have been a regular travel experience, like seeing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shopping, eating and having fun," she said. "This time I was running through the ruins, while hundreds of local children were standing along the route encouraging the runners.

"It gave me a sense that I was connected to the local people and the community, an experience a regular visitor would not have had."

Chan plans to return to do the half marathon this year. She also wants to spend more time in Cambodia to visit the children the charity supported.

The person who inspired her to take up running is Martin Cubbon.

Cubbon's biggest challenge was in 2006, when he ran in the world's driest desert while competing in the Atacama Crossing, a six-day, 250 kilometre footrace across the Atacama Desert in Chile.

More than three years after he joined the race, Cubbon still keeps a small Chilean flag in his office, which was given to him by a child who was cheering the runners on.

Competitors have to carry their own clothes, food and sleeping bag as they are running. Each day is a different race, ranging from running 10 kilometres one day to doing a double marathon on another.

After running for days in the stunning, barren landscape, on his last day Cubbon ran through a valley and entered the small town of San Pedro.

"I saw a beautiful little church, a typical town square and there were kids cheering the runners," he said. "I was able to get closer to the local people and had a strong bond with them, though I was a foreigner in their country.

"Because you're part of the race, the community makes you feel more welcomed."

But running for Cubbon is not only a romantic way of visiting a foreign country by participating in a special local event - he likes the competition as well.

"I like competing, setting a target, trying to achieve it and doing well in it," he said.

For many competitors in Sunday's Hong Kong Marathon, no matter how bad the scenery may be, whether you're a legitimate or a "ghost runner", the same will apply.

Marathon sponsor StanChart says decision on disabled competitors is down to race organiser

Hong Kong Marathon sponsors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preferred to remain on the sidelines yesterday rather than get into the discussion over whether disabled athletes should be allowed to compete.

The Hong Kong Marathon has no category for wheelchair athletes and the organiser, Hong Kong Amateur Athletics Association (HKAAA), has no intention of creating one for this year's event on Sunday, despite the fact that local endurance wheelchair athletes like Ajmal Samuel are well capable of taking part.

At the marathon's 2010 expo opening ceremony in Victoria Park yesterday, Standard Chartered made it clear the decision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m and was solely down to the race organiser.

"It is up to the HKAAA as to what categories there will be in the marathon," Standard Chartered's head of media and corporate affairs, Gabriel Kwan, said. "This type of decision is really not for us to make. It's up to the HKAAA who know exactly what the route is like and the possible safety concerns involved."

Hong Kong is one of nine marathons that Standard Chartered sponsors - the others are Singapore, Mumbai, Bangkok, Kuala Lumpur, Dubai, Jersey, Nairobi and the Falklands - some of which give disabled competitors a chance to take part over certain distances.

"Different countries will of course have their own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 course. The categories are up to their own race organisers," Kwan said.

Samuel has competed in marathons, triathlons and half marathons all over the world. He said the race would never be classed as one of the world's best if it continued to prohibit wheelchair competitors.

He represented Hong Kong in 2006 at the All-China Disabled Biking Race, finishing second. The 43-year-old competed in the handcycling segment of the gruelling Tour de France in 2007, and in Singapore at the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Aviva-Ironman Triathlon in 2007, finishing second.

Despite Samuel's track record, Kwan Kee, chairman of the HKAAA, ruled out any hopes of him competing next week. "We have a very limited time to use the road and have a full field of runners. Because of this we do not have a category for wheelchair athletes," Kwan said.

He said London, Boston and New York had marathon courses that were better suited for wheelchair athletes.

Samuel disagreed, arguing that he competed in the Unicef Half-Marathon held at Hong Kong Disneyland last November, which had many huge gradients. Samuel coped easily, finishing 20th overall in a field of 3,000.

John Carney

2010年2月20日星期六

九龍灣運動場

回鄉兩個多月,除了間中去喜宴、透過S的Webcam,遙距看英國BBC電視節目,天天都是工作、工作、工作、睡覺、睡覺、睡覺,放假繼續備課寫教材,完全沒有時間跑步,自十一月中的希臘古典馬拉松後,沒有再跑超過20分鐘。

英國的日子,跑少一點步,生活也不覺得有甚麼欠缺。不跑步,還可以在街上踩踩單車;讀豐富的Weekend英國報紙雜誌;周末晚招待朋友來家食飯飲酒、無所不談;看BBC電視節目。

香港的生活,不可能以單車代步,報紙翻兩翻便看完了,也沒有閒情招待朋友到家食飯,電視節目也相當無聊。頭一個月,還可以周六日不斷工作,但捱了兩個月,沒有調劑、沒有娛樂的生活後,終於像漏氣的氣球,谷極都谷唔上。

工作是漫漫長路、看不到終點,只是每天做做做,我像回到剛出來工作時一樣。做人一定要找些看得見目標,令自己起勁地活下去,這也是為甚麼,我當初開始跑步和參加比賽的原因。

我還有三周的教材沒有寫好、未做完的工作,連想也不敢想。但今天,我甚麼都不想做,決定要克服懶於練習的惰性,要的起心肝,回到兩年半沒有踏足的九龍灣運動場,來一課長課。

九龍灣運動場仍是一樣好跑,浴室的熱水仍然澎湃,跑完還可以到對面的籃球場投籃。唯二不同是Locker都換了投幣式,以及運動場外的景。以前還看到石礦場和山,現在山被夷平了,多了屋村和將落成的公屋。

這個運動場沒有多少活動,假期緩步跑通常全天開放。以往,我會在下午或晚上練跑,至少跑十至十五公里。這裡的人不算多,挺好跑的,人也守規矩,沒有人周圍吐痰。唯一只記得有一次,大概我跑得太無聊了,我跟著前面那個人跑,他加速我便加速,他放慢我便放慢,跟了五六個圈後,那個人發火罵我擾亂他!我都無出聲,唔知畀乜反應佢。

變得最多的只是我。兩年多前的我,肯定料不到,原來我的足跡可去到半個地球以外,蘇格蘭尼斯湖、挪威Tromso、法國尼斯到康城、意大利佛羅倫斯、希臘雅典、西班牙巴塞隆那、土耳其伊斯坦堡...這些地方不再是遙遠陌生的地理名詞了。

今天的跑的每一步、每一刻,我都覺得自己很幸運,我不是跑得快、跑得好,但我由一介香港草民,升級做地球人,環遊了一圈,然後又返回當初開始的起點。

過去數年在外國、不斷遊歷的日子,我曾在不同地方練跑。在黃昏的贊比亞鄉村,一邊跑、一邊看日落及樹的剪影(但要小心被瘋狗追);在八月的卡塔爾多哈,晚上十時沿海濱長廊跑,打算來回一次跑10公里,但在36度高溫,跑了一半已捱不住酷熱要停了;在倫敦圍著海德公園跑(有人說一圈是六公里);在牛津圍著大學的公園跑(一圈是二點五公里);在倫敦的Canal跑,由Isington跑到Regent Park來回一次;還有在清晨的威尼斯,沿著Central Canal跑...

但最有感情、讓我有最複雜的回憶的地方,還是九龍灣運動場。永遠不會忘記,當年只有雞碎人工、甚麼錢都不敢花的日子、女仔也不敢追的日子,每逢放假都要來這裡跑一個下午、一個晚上,當時練習又好、預備比賽又好、消磨時間又好、發洩生活的怨氣又好、當是在這裡順便洗澡,節省一點水及煤氣費也好(返家便不用洗澡),好讓我為自己cheer up,打打氣,再迎接生活的挑戰。

我的千里之行,是於九龍灣運動場起跑。若沒有這段刻苦,也沒有今天的我。

最後,上周六(6/2)的港台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了我,談歐洲跑馬拉松。

我今年一定要返回歐洲繼續跑,暫時的目標:五月初布拉格馬拉松、及八月底的比利時毅行者!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Toledo & Segovia.刊於《JET》一月






西班牙馬德里附近,有兩個特別的小城。一個是以古羅馬水道橋聞名的塞戈維亞(Segovia),另一個是充滿伊斯蘭特色的托雷多(Toledo)。兩個小城,盛載了西班牙二千年的歷史。羅馬帝國的土崩瓦解、摩爾人的最後嘆息、西班牙內戰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今天仍在城牆間迴盪。

出發前,與西班牙裔的鄰居Enriqueta閒聊,她說:「你既然會去馬德里,不如也去一趟塞戈維亞?你知道古羅馬的水道橋嗎?其中最完整的一條,就在塞戈維亞了。」以前讀歷史,依稀記得看過教科書上的水道橋。

這些宏偉的古羅馬建築,原來並不在意大利,而是遠在西班牙中部的山巒間。

羅馬人未來到前,西班牙由地中海商業霸權迦太基控制,漢尼拔的大軍與戰象由西班牙出發進攻羅馬。迦太基被羅馬消滅後,西班牙併入羅馬帝國,先進的羅馬文明終於來到西班牙。羅馬人最講究清潔,公眾澡堂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份,一坐坐的水道橋,在西班牙境內築起來。

塞戈維亞的水道橋剛好落在城的入口,沒有起重機、沒有鋼筋水泥,羅馬的工匠是把石頭塔起來,用鐵釘箍緊石塊,築成一列拱型的空心牆,然後往上再蓋一層,近三十米高、連綿數公里的水道橋就是這樣築成,把遠方高山上的水源,源源不絕帶到市中心。

經過二千年的風吹雨打,石塊的菱角早已磨平了。遠看,水道橋像一塊積木,走近,才感受到它的龐大,讓你訝異古羅馬人是怎建這些橋?高牆不帶一點侵略性也沒有、像一道通往羅馬帝國的大橋;像一件巨型雕塑,向左右兩邊無盡地延伸,高聳地撐起天空。穿透拱型的陽光、遊人晃動的影子,在城門前的廣場劃出各種奇怪的形狀。

公元410年,蠻族西哥特人(Visigoths)攻入羅馬城大肆搶掠。西班牙被西哥特人的控制,宏偉的羅馬建築全被荒廢,有的毀於戰亂地震;有的被人活生生凌遲,一塊塊磚頭被拆下來建教堂、建房屋。在整個西歐,只有塞戈維亞、與法國尼姆(Nimes)附近的水道橋,仍然可以屹立二千年,讓我們故國神遊、懷古憑弔

西班牙的西哥特人,看上了托雷多居高臨下、三面環河的天然地勢,決定由西維爾遷都托雷多。這些已歸化天主教的蠻族,整天忙著互相攻伐仇殺之時,伊斯蘭教在東方誕生,如日方中的阿拉伯人,左手拿著可蘭經、右手拿著新月刀,公元711年由北非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把這些蠻族全部掃走,伊斯蘭插入天主教歐洲的心臟。


摩爾人(Moor,指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剛在西班牙站穩,伊斯蘭帝國發生政變與內戰,烏邁耶(Umayyad)皇室在大馬士革慘遭滅門,僅存的一名王子由敍利亞、一直向西方逃跑,逃到伊斯蘭帝國邊陲的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成為烏邁耶僅存的避難所。

對於新的皇朝,西班牙離阿拉伯半島相距十萬九千里,也懶得去管這些化外之境,僅存的烏邁耶于子就在這裡落地生根,在這裡建立新的國家Al Andalus,展開了摩爾人文明的黃金時期。

古希臘、羅馬的科學與哲學,在戰亂的西歐失傳了,但古代的典藉都被阿拉伯人和摩爾人保存了。繼承古希臘、羅馬智慧的摩爾人,在Al Andalus建立璀璨的文明。當時的歐洲沒有自來水、沒有學校、沒有圖書館、沒有醫院,歐洲人一年也不會洗一次澡。

若摩爾人的Al Andalus是巴黎、中世紀歐洲則黑暗的非洲大陸。

步出火車站後,跟著遊人與路牌,危聳山上的圍城在眼前。摩爾人建的清真寺早被拆得七七八八,僅存的被逼做變性手術,換上十字架和聖像、加個鐘樓尖頂做教堂。但他們遺留的都市設計、街道和民居仍在,城市氛圍一點也不歐陸。伊斯蘭的城市像豆腐格一樣,分隔各種宗教社群,用心一點看,你還可以隱約找到猶太人區、基督徒區、伊斯蘭教徒區,早已消失的界線。

若這裡再骯亂一些,刪去教堂的尖塔、幻想多一些中東人,你在彎曲的小街走,倒有點摩洛哥馬拉喀什的感覺。

托雷多也成為歐洲知識的中心,托雷多的藏書數量,比整個天主教歐洲還要多,歐幾里德的幾何、柏拉圖的哲學,全部都收在托雷多。歐洲的學者、僧侶都要遠道來托雷多的圖書館看書抄書,把知識帶回歐洲,牛津大學最早的一批書本,源頭都可以追溯至托雷多。

摩爾人的Al Andalus,也可能是唯一一個可以讓伊斯蘭教、猶太人和基督徒和平相處的社會,即使在現代社會,要三種人要和平相處也難。Al Andalus成為猶太人的避難所,猶太人不但不會受逼害,更可以在朝廷任官、領軍打杖。

天主教的歐洲排猶,因為猶太人迫害耶穌。但伊斯蘭教認為,猶太教和天主教信的神,與伊斯蘭教信同一的真主、有相近的經典,只是他們走歪路,不接受穆罕默德是最後的先知。所以,伊斯蘭不會排猶、也不會迫害基督徒,更不必要求他們歸化改宗,他們只需要交多一點稅便可以了。

今天的托雷多,仍有兩間保存得相當好的猶太教會堂(Synagogue)。要在歐洲大陸,找到這般精緻的猶太教會堂不容易了。

當一個國家開始安於現狀、甘於安穩,也是走向衰敗的先兆。和平的日子太長了,摩爾人已忘記了怎樣打杖,歐洲則開始組織十字軍,希望東征收復聖城、並把摩爾人趕出伊比利亞半島。內憂外患交逼,Al Andalus如碎玻璃四分五裂,不同城邦各自為政,托雷多終於在1085年被天主教軍團攻陷。

重奪托雷多,大大鼓舞了天主教徒;但對摩爾人,托雷多陷落是大災難。當摩爾人最後一個城邦,格拉達(Granada)陷落後,天主教統治者開始向摩爾人及猶太人下最後通牒:「若不改信天主教,請離開西班牙。」後來,西班牙皇室甚至連改信的人也容不下,要他們全部離開。

「當猶太人被迫離開家園後,他們沒有帶走甚麼東西,只是把家裡的門鎖好。父親死後,就把鎖匙傳給兒子,一代傳一代至今,這是重返家園的盼望。」

我在一間博物館看到這句話。今天的猶太人重建了家園,不在托雷多、而是在巴勒斯坦。

西班牙遷都馬德里後,托雷多變成西班牙的宗教中心。直至近代的西班牙內戰,這個國家的命運,又再次聚焦在托雷多。

西班牙內戰於1936年爆發,以法西斯佛朗哥為首的軍隊試圖推翻共和政府。被政府軍圍攻兩個月的托雷多法西斯軍團,快要彈盡糧斷、全軍覆沒。率領主力軍的佛朗哥有兩個選擇,一是到托雷多為戰友解圍,一是進攻共和政府的首都馬德里。

佛朗哥選擇救托雷多的決定,令共和政府爭取寶貴時間,重新集結兵力,蘇聯的軍援、世界各地的志願軍源源不絕湧入,協助共和政府對抗法西斯。佛朗哥為錯誤的決定付出極大的代價,西班牙內戰足足打了三年,以法西斯的慘勝告終,超過五十萬軍人和平民死亡。

摩爾人的遺跡都處都是,但西班牙內戰的傷口像禁忌一樣,在托雷多被忽略、被隱藏。城市的旅遊資料、博物館,不會告訴你任何關於托雷多戰役的事。站在托雷多堡(Alcazar)前,你不會知道這座城堡原來是主戰場,被轟轟炮火炸過體無完膚,眼前的磚瓦都是近年才重建。

佛朗哥鐵腕獨裁惡名昭彰,但他讓西班牙安然渡過二次世界大戰,並在晚年起陸續卸下權力,預備西班牙重返民主的道路。大概西班牙人對佛朗哥仍然充滿矛盾,還沒有足夠時間累積多一點智慧,重新檢視這段歷史。

這個小城,原來是這般沉重。

旅遊資料:

兩個城市距離馬德里不遠,可以早上由馬德里出發、傍晚回的一日遊。若時間充裕,可以選擇在托雷多住一晚,享受小城的寧靜的清晨與傍晚。

托雷多
可以在馬德里東的Atocha火車站,坐高速AVE火車到托雷多。班次算頻密,車程約35分鐘,單程車資是九歐元(約港幣一百元)。火車站距離市中心約一公里,步行一會便可以了。

塞戈維亞:
可以在馬德里東的Atocha車站,坐高速AVE火車到托雷多。車程約35分鐘,單程車資是九歐元(約港幣一百元)。火車站距離市中心約五公里,需要轉乘巴士或計程車。

塞戈維亞市中心極少計程車。到步後,最好先找遊客中心的職員幫手安排回火車站的計程車。

2010年2月6日星期六

Athens Classic Marathon.《CUP》二月






公元前四九○年,一萬名雅典軍在希臘的馬拉松(Marathonas)一帶,擊退入侵的數十萬波斯大軍。若不是是士兵菲迪普斯(Pheidippides)為了報喜訊回雅典,跑了四十公里後斷氣而死,我們今天才有馬拉松比賽,也令馬拉松這個沒有特色的地方,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小鎮。

馬拉松鎮至雅典這四十多公里,成為馬拉松的經典賽道。每年舉辦的雅典古典馬拉松(Athens Classic Marathon),也成為世界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有生之年必跑的比賽,如伊斯蘭教徒到麥加朝聖一樣。

二○一○年,剛好是馬拉松誕生二千五百周年紀念,雅典的主辦單位也趁機會盛大慶祝,安排特別的儀式和節目。報不到香港馬拉松沒有關係,你一樣可以努力練跑,預備到希臘跑菲迪普斯跑過的路,與全世界的跑手一同慶祝,這個千年一遇的紀念日。

古典馬拉松的獎牌,是我夢寐以求想得到的。村上春樹選擇這條古典的賽道,完成他人生第一個馬拉松;我也不錯,獲主辦單位邀請,參與去年十一月中的古典馬拉松。我要到人生第十二個馬拉松,才有機會於去年十一月在馬拉松鎮、在雅典的古奧林匹克運動場留下腳毛。

由倫敦到雅典的航機上,不少穿跑鞋、運場夾克,一看就知道是來雅典跑步。馬拉松的主辦單位安排很周到,機場已設了櫃台,給海外跑手一切關於雅典、馬拉松、交通的資料。不要忘記問職員取免費乘車證,拿著這張證,雅典市內交通全部免費,還包括市中心來回機場!

下飛機後,大會接待的職員安排的車輛,我直接前往馬拉松鎮十五公里外的拉芬娜(Rafina)。

不起眼的馬拉松鎮

今天的馬拉松鎮是頹鎮一個,酒店也沒有多少間,要找好一點的酒店,最近也要到拉芬娜。若不是對馬拉松運動、對古希臘歷史有特別興趣,遊客不會專程來這裡。小鎮僅有的景點,是紀念馬拉松戰役的Marathon Tomb(紀念陣亡雅典士兵的墓),及馬拉松比賽博物館。

馬拉松博物館,收藏了各種馬拉松長跑的展品,有五十年代的跑鞋、也有歷代馬拉松名將捐出的珍藏、及歷屆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的詳盡資料。博物館門外,還有一尊由中國廈門馬拉松主辦單位贈送、寫上「永不停步」的銅像。

波斯帝國與希臘諸城邦的戰爭,持續了大半個世紀,每次都是希臘城邦聯軍以寡勝眾。波斯軍的優勢是機動和輕便,適合打平地的戰,但在山多的希臘很難發揮優勢,突破希臘軍的長矛與巨盾陣。以馬拉松戰役為例,雅典軍只有一萬人、入侵的波斯軍超過十萬人,但雅典軍陣亡人數只是數百人,十倍少於波斯軍。

雖然當年的雅典只有類似港式的鳥籠民主,女性不能投票,波斯人擁有先進的文化,絕不是電影《戰狼三百》描繪那樣,波斯人全是面目猙獰的野獸,但馬拉松戰役被後世形容為,西方文明存亡的轉捩點,是自由戰勝極權的像徵。

這也是為甚麼,法國語言學家布內爾(Michel Breal)堅持一八九六年的第一屆奧運會一定要有馬拉松項目,因為它象徴人類渴求自由、理想,犧牲自我的精神。

Marathon Tomb的開幕儀式

馬拉松不只是運動和比賽、它也是歷史和文化,每年雅典古典馬拉松的開幕禮,都在Marathon Tomb舉行,希臘總統都會出席觀禮。Marathon Tomb於一個綠草如茵的地質公園內,Tomb原來只是一塊扁圓的地基,後面有一座燃點聖火的瓦盤,壯烈犧牲的雅典士兵,包括菲迪普斯,在這裡安靜長眠二千五百年。

沒有激昂的音樂、沒有軍隊的步操,只有風吹草動。只有一群年青人,以現代舞喚醒為自由逝世的英魂,沉睡、蘇醒、彈起、倒下、躍動、飛揚,一股張力在寧靜中蔓延,這是自由與死亡的鬥爭;亂舞之間,一名古希臘士兵拿著火苗,悄悄的走到他們後面的瓦盤,燃點起聖火。

最後,兩名小孩子拿著火炬,用瓦盤的聖火燃點火炬。他們會把火炬帶到五公里外的馬拉松鎮運動場的起點。第一屆奧運會那塊刻上四十公里、標示起點的石碑,今天仍舊在這裡。

起跑

第一屆奧運會結束後,馬拉松仍不是例行舉辦的比賽,直至一九五五年,希臘才定期舉辦古典馬拉松,每兩年舉辦一次。但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典馬拉松便停辦了,因為這比賽的獎金並不豐厚,加上賽道挑戰性大,不易締造世界紀錄,精英運動員寧可參與別的賽事了。到一九八三年,城市馬拉松的熱潮興起後,雅典才復辦古典馬拉松。

雅典十一月的天氣仍然和暖,賽前一天仍然萬里晴空,但到比賽日竟然下大雨。馬拉松的聖火沒有被雨水熄滅,萬人一起舉手宣誓:「我將會誠實作賽,不會作弊」後,比賽隨即開始。

菲迪普斯當年跑的路徑究竟是那一段,已經無從稽考了。今天的賽道是馬拉松鎮往雅典的一段高速公路,若菲迪普斯的年代有柏油路,肯定會跑得輕鬆一點,不會到終點後筋疲力盡至死。希臘跑手都很認真,沒有多少人化粧、穿上奇裝異服,我只看到兩個拿著長矛、打扮成希臘兵的跑手。

連續十三公里上斜

頭二十公里,你只會跑過一些小村落,偶爾還有一些小攤檔,馬路兩旁沒有多少人圍觀,希臘人周日早上都要睡覺。真正的考驗到二十公里才開始,由二十公里至三十三公里,連續十三公里都是緩緩上斜。每跑幾百米斜路,都會有一小段平路讓你歇一會,以預備下一段斜路。

最好你甚麼都不要想,把自己當成是機器一樣,一步一步向前跑。斜路總有盡頭的一刻,想像這個馬拉松,是由四十二個單獨的一公里比賽,每次以一公里為目標。翻過一連串的山丘,跑過三十公里的標距板後,終於看到高速公路上,寫上「雅典城」的告示板。

我已是沒有感覺、木無表情的機器,只懂得左右左右向前踏,但看到兩旁路人的打氣、看到雅典古運動場在前方,疲累、震撼、興奮、激動、痛楚、眼淚,一併爆發出來,沒有馬拉松的終點比這裡更震撼。我像超越了時空、穿透了歷史,回到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臘

「我終於來到這裡!我竟然來到這裡!我從來沒有想過,可以來到這裡!我才跑馬拉松三年,可以在這麼年輕的日子,回到馬拉松的根源,跑Athens Classic Marathon?我是發夢嗎?」

我的時間是五小時四分,較十三天前的都拍林馬拉松快了二十多分鐘。在欠缺操練之下,可以十三天內跑兩個馬拉松,中間沒有停下來,這算對自己有交待了。阿Q一點安慰自己:我拍了超過一百二十幅照片,若每張照片平均用十五秒拍,我的總拍照時間是半小時。扣除這半小時後,我的時間應該是4小時半!

跑完古典馬拉松後,無論你多麼疲倦,一定要抽時間、攀上雅典衛城的山,看一看屹立二千多年的巴特農神殿,以及衛城的博物館。十一月的愛琴海小島,沒有暑假的喧囂、擁擠、灼熱與夜夜笙歌派對,但若你喜歡清靜,也不介意愛琴海水已涼了,到小島休息也是不錯的選擇。

雅典古典馬拉松(Athens Classic Marathon)旅遊資料:

比賽詳情:
比賽日:十月三十一日
路線:馬拉松鎮至雅典市中心
相關活動:主辦單位仍在定細節及慶祝節目,但每年都會在比賽前一天,於馬拉松鎮的Marathon Tomb公園,舉辦燃點聖火儀式,大會歡迎遊客到場見證。
賽事:除了全馬拉松,還設十公里、五公里、及步行全程
名額:沒有名確上限,每年通常有萬多人報名,名額先到先得
報名費:八十歐元(約港幣九百元)

交通:
馬拉松離雅典市四十公里,公共交通稀疏。最方便還是計程車,由雅典市中心到Marathon Tomb公園,車費約三十五歐元(約港幣四百元)。

大會安排車輛,由雅典市中心,接參加者到起點。

大會在雅典機場設攤位,參加者都會發一張交通卡,可在馬拉松比賽日前三天、
及後兩天,免費乘坐雅典市內交通。請切記向攤位報到!

住宿:
起點雖然在馬拉松鎮,但馬拉松鎮交通不便、酒店選擇甚少,建議參加者住雅典。

鳴謝:雅典古典馬拉松主辦單位。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民主長跑》.毛孟靜

上班後,也沒有時間頻頻update,今天,有港台人告知:「毛孟靜有篇文寫你本書喎。」我也引述一下,當是為自己賣賣廣告兼update啦!

(背景:去年底返香港上班不久,籌備一場聚餐會,毛孟靜打來查詢詳情,我順道約她吃飯,兩年沒見聚聚舊也好。她請我吃飯,我便贈書當回禮啦。 )

***

民主長跑

因為前政治記者莊曉陽送下他的一本書《四十二公里的風光》,描述他在外國參加馬拉松賽的經驗,近日腦子就不住聯想香港的民主長跑。四十二公里—更正確點說,是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是國際馬拉松的跑程,終歸有個終點。莊曉陽寫到,跑至「三十公里後才真正開始,看誰先跑不動、誰有餘力跑下去」。

香港人爭民主跑了二十年有多,仍不知跑到哪,沒有路線圖。書中輯錄一長跑名人一句話︰「在馬拉松比賽,什麼也會發生。馬拉松是一場戲、是比賽、是英地地、是互相扶持。」這款正規的運動,講到底是個人的歷練,一個運動員由頭跑到尾,有參賽者這樣形容︰「我以每小時八里的速度跑,我看到智者思索的自然和宇宙,汗水和疲憊的盡頭,是另一個生命、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宇宙的開始。」這番話非常個人,很是文藝。我們的民主長跑,卻不很是這麼一回事。有老了,累了,跑不動了,不見得有時間限制,卻總看不見終點,惟有把跑程分成一段又一段,搞接力賽。新的一大截,叫「五區請辭、變相公投」。滾熱辣的兩個里程碑,一叫「反高鐵」、二是「起義」一詞。

年輕人接棒

爭普選的先決條件,是廢除功能組別。反高鐵撥款一役,正正讓人看到功能議員的唯唯諾諾、不知所云,於是忽然就為公投運動加油。卻是,公投運動又忽然提出「起義」口號,肯定火上加油,生的情況,有好有壞,總的來說,增加了焦慮。

從廣告效益來看,「全民起義」,百分百成功,no publicity is bad publicity,不論彈讚,最緊要有人提。北京及其嘍囉跳起來指�罵,一個效果,是打壓愈大、反抗愈大。有市民對公投或變相公投原本抱�淡然視之的態度,給建制一壘一激,也就佛都有火,反而熱烈支持。

人情世故,卻總見極端。相反地,一樣有原本一心支持公投計劃的死硬民主派,因為對「起義」一詞極度反感,不但自此一手撥開公投運動,而且退黨。一句政治口號,若不能凝聚力量,反而有分化、分裂之效,不管哪一方的比數較大,就不淨是不智,更是失�。

有說,電影有《愛情起義》、刊物有《文化起義》,沒什麼大不了。事實是,社會新聞標題,已開始出現「XX小業主起義」。誰知道,也許不日就成為潮語,「上堂起義」、「返工起義」、「飲茶起義」……民間創意、民間智慧,浩浩蕩蕩,渾然天成,端的是沒法擋。但去到政治層面,提出一個嚴肅的政治運動,就不可隨意玩挑釁。快樂抗爭之餘,仍要嚴肅對待。

任何人民自發的社會現象,都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天生天養,但由政治招牌再去刻意經營—焦點是個「再」字—玩啦玩啦。好,這次玩「起義」,下次玩「顛覆」,跟�玩「叛國」?就違悖常人的常理常情,尤其過不了老師父母一關,到頭來,只會損害手頭的政治運動。政治運動,從來講究人多票多,就不要無事生非,趕票趕客。

民主長跑,薪火相傳,由年輕人接棒。年輕人有熱血、有衝勁,更有理想,卻有時候會「火遮眼」。看網上有年輕人指摘周刊偷拍陳巧文,說「偷拍任何人都不應該」,那是錯的。各界傳媒,就公眾利益暴露各式偷呃拐騙行為的偷拍,不知凡幾。也有網民因梁耀忠一度呼籲放棄公投運動,叫梁做民主派「無間道」,忘了民主理念中agree to disagree的精神。因一項爭議的意見分歧,就把一個為市民盡心服務這許年議員的往績,一筆勾銷,就是鋪天蓋地的不公道。

挑釁恐趕客

有說,年輕人愛民主,喜歡「激」,政治人得投其所好。一個「激」字,沒有對錯,也沒有誰可以下定義。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喜歡激有人不。個人的籠統印象,從接觸的中學生至大學生,及從家有「八十後」爸媽的�報,似乎「不激」的比數大得多。不要緊,許多群眾運動,總是由少數開始,現在沒有誰要「搞革命」。

卻真有政治人不住挑釁,無限上綱。民建聯的譚耀宗說,公投運動因為「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有口號」,就等於「搞革命」。喂,中學生搞學生會選舉,一樣有如此四部曲行動。譚氏反智的話,主要是要嚇走教育界中人及父母一輩。再跟其討論舊時本市「靜靜地起革命」飲品廣告,亦無意思。雖然,遺憾地,民主派曾喊一句「解放香港」,恐怕一樣趕客。

友儕間,有人開始警告不要隨便「帶領」年輕一派,不然情況會給人套上文革之象。有人開始用英文談「動亂」、turmoil,話說基本法第十八條說,北京就香港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可在特區實施全國性法律……。個人沒給嚇�,我對香港人有信心。

遲早釀流血

讀得動容,也生出一點擔心的,是知識分子朋友的一個電郵,他引述年輕人的話說︰「反高鐵與五區公投一脈相連的關係,貫穿了激進青年的群體。譬如,XXXX在一月十六日衝擊立法會的朋友,之後已經自信心旺盛,也因為中央的言論及『起義』一詞而憤怒,積極部署配合『起義』」。這名知識分子說,他自己「不太擔心現在一刻政府會做什麼,我擔心的是搞運動的人看見對手沒有反應,搞不起氣氛,就會進一步激化運動,而流血、自我犧牲等一類能感動人的手段之所以還未出現,恐怕只是階段性問題」。還有一句︰「莫讓香港也出現天安門的父、母親。」聳人聽聞?因為認識,知其人真情而椎心的憂慮。

莊曉陽在他的書中,描述一次參加北極馬拉松︰「幸好,遠端的雲在比賽後不久散去,看到一點藍天和陽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