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0年2月2日星期二

《民主長跑》.毛孟靜

上班後,也沒有時間頻頻update,今天,有港台人告知:「毛孟靜有篇文寫你本書喎。」我也引述一下,當是為自己賣賣廣告兼update啦!

(背景:去年底返香港上班不久,籌備一場聚餐會,毛孟靜打來查詢詳情,我順道約她吃飯,兩年沒見聚聚舊也好。她請我吃飯,我便贈書當回禮啦。 )

***

民主長跑

因為前政治記者莊曉陽送下他的一本書《四十二公里的風光》,描述他在外國參加馬拉松賽的經驗,近日腦子就不住聯想香港的民主長跑。四十二公里—更正確點說,是四十二點一九五公里—是國際馬拉松的跑程,終歸有個終點。莊曉陽寫到,跑至「三十公里後才真正開始,看誰先跑不動、誰有餘力跑下去」。

香港人爭民主跑了二十年有多,仍不知跑到哪,沒有路線圖。書中輯錄一長跑名人一句話︰「在馬拉松比賽,什麼也會發生。馬拉松是一場戲、是比賽、是英地地、是互相扶持。」這款正規的運動,講到底是個人的歷練,一個運動員由頭跑到尾,有參賽者這樣形容︰「我以每小時八里的速度跑,我看到智者思索的自然和宇宙,汗水和疲憊的盡頭,是另一個生命、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宇宙的開始。」這番話非常個人,很是文藝。我們的民主長跑,卻不很是這麼一回事。有老了,累了,跑不動了,不見得有時間限制,卻總看不見終點,惟有把跑程分成一段又一段,搞接力賽。新的一大截,叫「五區請辭、變相公投」。滾熱辣的兩個里程碑,一叫「反高鐵」、二是「起義」一詞。

年輕人接棒

爭普選的先決條件,是廢除功能組別。反高鐵撥款一役,正正讓人看到功能議員的唯唯諾諾、不知所云,於是忽然就為公投運動加油。卻是,公投運動又忽然提出「起義」口號,肯定火上加油,生的情況,有好有壞,總的來說,增加了焦慮。

從廣告效益來看,「全民起義」,百分百成功,no publicity is bad publicity,不論彈讚,最緊要有人提。北京及其嘍囉跳起來指�罵,一個效果,是打壓愈大、反抗愈大。有市民對公投或變相公投原本抱�淡然視之的態度,給建制一壘一激,也就佛都有火,反而熱烈支持。

人情世故,卻總見極端。相反地,一樣有原本一心支持公投計劃的死硬民主派,因為對「起義」一詞極度反感,不但自此一手撥開公投運動,而且退黨。一句政治口號,若不能凝聚力量,反而有分化、分裂之效,不管哪一方的比數較大,就不淨是不智,更是失�。

有說,電影有《愛情起義》、刊物有《文化起義》,沒什麼大不了。事實是,社會新聞標題,已開始出現「XX小業主起義」。誰知道,也許不日就成為潮語,「上堂起義」、「返工起義」、「飲茶起義」……民間創意、民間智慧,浩浩蕩蕩,渾然天成,端的是沒法擋。但去到政治層面,提出一個嚴肅的政治運動,就不可隨意玩挑釁。快樂抗爭之餘,仍要嚴肅對待。

任何人民自發的社會現象,都是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天生天養,但由政治招牌再去刻意經營—焦點是個「再」字—玩啦玩啦。好,這次玩「起義」,下次玩「顛覆」,跟�玩「叛國」?就違悖常人的常理常情,尤其過不了老師父母一關,到頭來,只會損害手頭的政治運動。政治運動,從來講究人多票多,就不要無事生非,趕票趕客。

民主長跑,薪火相傳,由年輕人接棒。年輕人有熱血、有衝勁,更有理想,卻有時候會「火遮眼」。看網上有年輕人指摘周刊偷拍陳巧文,說「偷拍任何人都不應該」,那是錯的。各界傳媒,就公眾利益暴露各式偷呃拐騙行為的偷拍,不知凡幾。也有網民因梁耀忠一度呼籲放棄公投運動,叫梁做民主派「無間道」,忘了民主理念中agree to disagree的精神。因一項爭議的意見分歧,就把一個為市民盡心服務這許年議員的往績,一筆勾銷,就是鋪天蓋地的不公道。

挑釁恐趕客

有說,年輕人愛民主,喜歡「激」,政治人得投其所好。一個「激」字,沒有對錯,也沒有誰可以下定義。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喜歡激有人不。個人的籠統印象,從接觸的中學生至大學生,及從家有「八十後」爸媽的�報,似乎「不激」的比數大得多。不要緊,許多群眾運動,總是由少數開始,現在沒有誰要「搞革命」。

卻真有政治人不住挑釁,無限上綱。民建聯的譚耀宗說,公投運動因為「有組織、有計劃、有綱領、有口號」,就等於「搞革命」。喂,中學生搞學生會選舉,一樣有如此四部曲行動。譚氏反智的話,主要是要嚇走教育界中人及父母一輩。再跟其討論舊時本市「靜靜地起革命」飲品廣告,亦無意思。雖然,遺憾地,民主派曾喊一句「解放香港」,恐怕一樣趕客。

友儕間,有人開始警告不要隨便「帶領」年輕一派,不然情況會給人套上文革之象。有人開始用英文談「動亂」、turmoil,話說基本法第十八條說,北京就香港政府不能控制的「危及國家統一或安全的動亂」,可在特區實施全國性法律……。個人沒給嚇�,我對香港人有信心。

遲早釀流血

讀得動容,也生出一點擔心的,是知識分子朋友的一個電郵,他引述年輕人的話說︰「反高鐵與五區公投一脈相連的關係,貫穿了激進青年的群體。譬如,XXXX在一月十六日衝擊立法會的朋友,之後已經自信心旺盛,也因為中央的言論及『起義』一詞而憤怒,積極部署配合『起義』」。這名知識分子說,他自己「不太擔心現在一刻政府會做什麼,我擔心的是搞運動的人看見對手沒有反應,搞不起氣氛,就會進一步激化運動,而流血、自我犧牲等一類能感動人的手段之所以還未出現,恐怕只是階段性問題」。還有一句︰「莫讓香港也出現天安門的父、母親。」聳人聽聞?因為認識,知其人真情而椎心的憂慮。

莊曉陽在他的書中,描述一次參加北極馬拉松︰「幸好,遠端的雲在比賽後不久散去,看到一點藍天和陽光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