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0年2月28日星期日

二千五百年後,馬拉松遍地開花 《東周刊》蔡子強

(多謝鬍鬚講師推介,可惜,大部份書局都找唔到了,書上架期的壽命好短的...)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link=content_detail&article_id=5591

本周日,香港將會舉行馬拉松比賽,這項比賽已經成了一年一度的城中盛事,每年都有幾萬人參賽,但大家又可知道,今年的馬拉松,又有何特別意義呢﹖

前一陣子,有一套電影叫做《戰狼三百》,故事根據歷史改編,描述公元前五世紀,爆發了著名的「波希戰爭」,當時國勢如日中天的波斯帝國,先後三次出兵希臘。但結果,希臘卻以小勝強,並出現了多場可歌可泣的戰事。電影講的是第二次波希戰爭中溫泉關一役,至於馬拉松的故事,則與第三次波希戰爭有關。

公元前四九○年,約一萬名雅典將士,在馬拉松這處地方,迎戰入侵的十萬波斯大軍,結果以小勝強,以一百九十二對六千四百人陣亡的比率大勝。但雅典將領擔心,如果有存活下來的波斯軍隊,比己方先趕到雅典城下,或會令滿城不知情的臣民開城投降,那麼就不堪設想,於是便派遣士兵斐力庇第斯(Pheidippides),這位出名擅跑的飛毛腿回城報訊。

結果這名本來已經浴血奮戰的信使,在鞠躬盡瘁,極速回到雅典城後,筋疲力盡,花盡最後一點力氣吐出「我們勝利了」這句話後,便倒地氣絕身亡。

後來有人質疑過這個故事的真確性,反問當時信使為何不騎馬送信,而要徒步這麼傻,但有人也提出,或許因為當時希臘的山區地勢,有些地段並不適合馬匹前進,因而捨馬用足也說不定。

無論如何,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勇士,奧運會就以傳說中他跑過路程的長度,設立了著名的馬拉松長跑,並在一八九六年雅典舉行的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中,舉辦了首次現代馬拉松比賽,更為主辦國希臘,贏得唯一一面金牌。

如果馬拉松源於公元前四九○年,那麼今年又有何特別呢﹖不錯,剛好是其誕生二千五百周年,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日子。時至今天,馬拉松已經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各自各精采。例如:

「在挪威,有其著名的『午夜太陽馬拉松』,凌晨十二時,天上找不到星星月亮,穿過那陰冷的挪威森林,迎着從北冰洋吹過來的凜冽寒風,跑手追趕的,是那個掛在紫水晶一樣的穹蒼中,不落的太陽;

「在巴黎,則是『革命之路馬拉松』,馬拉松頭一段的每一幕風景,如協和廣場、巴士底等等,都可讓人神遊當年的法國大革命,所不同的是,當年在今天協和廣場所在地的,是等待着路易十六、瑪麗皇后、以及一眾公侯貴族,嗜血亢奮的群眾,但今天,卻已經換作是高舉『博愛、自由、平等』紅白藍國旗,友善熱情歡迎跑手的巴黎市民;

「在尼斯至康城的馬拉松上,雖然看不見影展中穿得性感艷麗的女星,但在那一段風光明媚的海濱長堤路上,看到的碧海藍天、婆娑的棕櫚樹、憩靜的海邊小鎮,一樣教人神遊物外;

「在巴塞隆那的馬拉松上,你會看到由『鬼才』建築師高迪(Antoni Gaudi)所建築的聖家教堂、巴約小屋、米拉小屋等等,據說當年城中市民都對這些建築很反感,今天大家才明白到,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比時代走得更前;

「在尼斯湖的馬拉松上,雖然看不到傳說中的水怪,但卻有着一池藍藍的湖水,以及兩岸幽幽的古樹,向你訴說蘇格蘭人的沉鬱,還有在荒山野嶺上,竟然有着一隊穿着整齊的蘇格蘭樂團,吹奏着傳統蘇格蘭音樂為你送行……」

以上種種的綺麗風光,朋友莊曉陽都紀錄在其所著專門介紹馬拉松──《四十二公里的風光》一書內。書中,「阿陽」說:

馬拉松是一種,能夠讓人們了解自己身體、自己精神、自己意志、和自己極限的運動;

它就像一種苦行,過程中吃盡的苦頭,就像煉獄一樣,如果能夠堅持跑到終點,那就是一種得道;

它需要你的犧牲和刻苦,但那都是值得的,因為如果你能夠堅持到底,最終,它會改變你的人生。

想知道多一點「阿陽」在馬拉松中的苦與樂,分享途中一幕又一幕的美麗景致,不妨到書店買一本《四十二公里的風光》,而且最好,在今個禮拜日跑步之前,好讓當日途中的你,精神境界更加豐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