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於2月24日.《明報》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223/4/gpc8.html
【明報專訊】每年2月都是健兒們最後衝刺的時刻,預備月底的渣打馬拉松。從數字看,參賽者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提早額滿,外界或以渣打馬拉松很成功,但若與歐美一流賽事比較,渣打馬拉松的水平是遠遠不及,我們雖然有一流的城市風景和文化,但我們只有一個二流的馬拉松。
渣打這個賽事,其實不應該稱為馬拉松,因為真正跑42.195公里的跑手,其實只有8000人,渣打馬拉松號稱有6萬人參加,其實是騎劫了馬拉松的定義,一點也不科學與正確。比賽應正名為渣打10公里,因為大多數參加者(3.7萬人),其實只是參與10公里賽事。
賽道兩旁沒有人給你打氣
筆者認識的資深跑手中,對渣打馬拉松的評價普遍不高,特別是一些經常到海外比賽的跑手,因為渣打馬拉松實在太沉悶、也看不到主辦單位有熱誠去辦。在歐美日本 跑馬拉松,賽道兩旁都有市民給你打氣,你永不會孤單;但在香港,賽道被劃到遍遠的高速公路和隧道,什麼風光也沒有,更沒有人給你打氣;即使你快要到終點,只要橙色膠魚網一出,你便行人止步,大會才不管你已跑了40公里。
香港賽事另一缺點是難度太高,特別是聞風喪膽的西隧長命斜,結果無法吸引全世界最頂尖的跑手參加,最頂尖的跑手寧可選擇平坦的賽道,以增加破世界紀錄的機會。
單是獎牌頒發制度,已看到主辦的業餘田總有多業餘。在外國,你要捱到終點才可以拿獎牌,由義工親自把獎牌掛到你頸項,是要你用汗水和淚水換取;但一直以來,香港的獎牌是在比賽前連同號碼布派發,理由是要方便主辦單位的工作流程。這些獎牌一點價值也沒有,只淪為拍賣網上的商品。
在歐美,政府把馬拉松視為吸引海外跑手的大型活動,像巴塞隆拿,旅遊局會一同協辦馬拉松,以設計一條吸引旅客的路線;早於29年前籌辦第一屆倫敦馬拉松,賽道設計其中一個原則,是要把市內的景點盡量囊括入賽道。以世界五大賽事之一的芝加哥馬拉松計,每年在賽道兩旁圍觀的市民接近100萬,馬拉松創造的經濟效益超過7億港元。
香港的賣點並不是三號幹線、隔音屏障高速公路、青馬大橋,而是尖東海旁、熙來攘往的旺角 和中環,傳統與現代結合的風土人情。
比賽完全浪費了香港特色
可惜我們的比賽完全浪費了香港的特色,因為政府看不到馬拉松的價值,政府不願意把市中心開放給長跑比賽,因為政府擔心封路「擾民」,結果10公里的跑手天未光便要出發,完成賽事後喝早茶也不可以,因為茶樓仍未開門!
日本的東京馬拉松,今年只是第4屆,但已成為國際馬拉松的巨人,是歐美的馬拉松旅行社其中一個必然之選。我們的比賽遠較東京歷史悠久,但到現在仍是一項以本地人為主、10公里為主的地區賽事,一點也不國際化。
若把香港最好的市中心街道都拿出來,並以「The Most Beautiful Harbour Race in the World」向外宣傳,香港絕對有潛質成為國際跑手必到的一站,辦一個成功馬拉松,遠勝建一個蝕錢的迪士尼。筆者有生之年未必看到普選,但最少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香港馬拉松可以跟倫敦一樣成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