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澳景路

跑步,除了為訓練、為應付下一個比賽,另一個目的是讓腦部空白一片、停止運作。是無法達到這種混沌的狀態,一定要選一段漫長的斜路,不要慢慢跑,要像逃避炮彈一樣往上衝,即使下一秒會休克脫水、心臟病發猝死也在所不惜,很快的你腦便會休止,只有疲倦、缺氧和冒汗,死亡邊緣的感覺大致如此。所有悶鬱、壓力、不快和憂慮頓時消失得無影無縱。

幸好,我家附近有一條這樣的道路:藍田康柏苑通往維景灣畔的澳景路。但這條路也相當嚇人,每次深夜練跑時,我都有點怕,怕我這次可能是我最後一次練跑、我可能在路上猝死,回不了家了。不過,只要有命回到家沒有猝死,你又是一條好漢,活著多麼好!

我的路徑是,由藍田村出發、繞過啟田商場後,一直落斜至東區海底隧道的交匯處後,一條路直奔至油塘,然後開始跑上入康柏苑的斜路,轉入澳景路後再上斜,越過藍田與調景嶺之間的山後,一直下斜至接近水平線的維景灣畔停車場,然後折返澳景路回到康柏苑,經廣田村巴士總站後的緩跑道,緩緩上斜至藍田公園。

我不知道這樣一圈有多少公里,最近兩次跑,我都要花接近五十分鐘完成。每次平安回到家,我是衷心感謝上帝的,因為這條路的確不太安全。

1. 一落樓下不夠五十米已是十字路口,深夜的車比較快,若不慎有車衝紅燈超速,你便一命鳴呼了。
危險指數:** (只要看清楚,應該沒有問題)

2. 由東區海底隊道交匯處,至油塘一段大直路,深夜車輛也頗多,特別是電單車呼呼掠過,只好期望沒有司機深夜醉酒駕駛,剷上行人路。
危險指數:*** (去年十二月聖誕,有個寧波第二中學的老師,就是這樣喪生)

3. 油塘鯉魚門廣場那段行人路最近掘路,若不小心很易PK,以前我也曾跌傷膝頭,要到政府診所洗了兩周傷口。
危險指數:* (PK最多拗柴,很少會嚴重骨折重傷)

4. 澳景路旁的小丘,是流浪狗藏身地,有時會聽到狗吠聲,狗早已在路旁恭候你。
危險指數:* (因為沒有聽聞香港跑步被狗咬,香港的狗應該較友善)

5. 由維景灣畔跑上澳景路的大斜路。
危險指數:**** (谷盡全力跑,跑到這裡應該是又倦又渴又熱,半小時沒有喝過水,汗不斷冒。若要猝死,一定在這一段發生。車輛稀疏,敻不見人,猝死也沒有人知道。)

6. 緩跑道,廣田村一段的樓梯級。
危險指數:** (緩跑道沒有街燈,若跑上樓梯叉錯腳PK,可能摔至腦部重創)

7. 德田村後的緩跑道。
危險指數:* (緩跑道在老人宿舍後,高空擲物嚴重,有時會滿地垃圾。若不幸深夜有菜刀掉下來,死硬!每次到這裡,我一定會加速兼望著天跑。)

8. 藍田公園。
危險指數:1/2* (有時有些年青人聚集,若你睥他們,可能被圍毆,雖然機會極極低。)

這條路,我已跑過N次,到現在仍在生、無穿無爛,不是應該要感謝上帝嗎?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再次參加布吉馬拉松

除了香港的比賽外,大部份比賽我只會參加一次。世界太大、太多好比賽,時間和金錢應用在新的比賽上,希望在有生之年體驗最多,但下月終於破戒了,將會重回泰國布吉,參加第二次布吉馬拉松。這次受雜誌委托,報導本屆的布吉馬拉松,看看事隔三年,布吉馬拉松有沒有進步?紅衫軍的衝突,在布吉有沒有影響?

我上一次參加布吉馬拉松是三年前,這個blog也是在布吉開始,那次去了六天,每天只是留在渡假resort寫作。這次行程緊密多了,周六中午到達、周一清晨離開、中午返港,留布吉不到48小時。沒辦法,假期有限,要趕回辦公室上班。

布吉馬是小型比賽,三年前是四百多人參加,今年有六百多人,泰國政局動盪,但參加者仍較三年前多五成,算相當成功了。這些小型比賽,最容易識異國朋友,知道會去布吉後,立即電郵問三年前在布吉認識的泰國朋友,當時擔任義工的Laguna Resort Sheraton酒店職員Sally Ho、泰國跑友Chatree、及在泰國工作的日本人德納忍先生,會否再去馬拉松?

轉到大學教書的Chatree要上課,不去了;Sally不會做義工,但會在酒店附近,可以找她飲茶;德納先生,等了三天都沒有回覆。我一直用他的公司電郵聯絡,我開始想:「是否他轉了工作,所以聯絡不上他?...早知問他有沒有個人電郵?」

終於到第四天,收到他的電郵了:

「Since I received your e-mail, I have been thinking over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But, I am so sorry. I don’t think I can see you in Phuket this time.

I plan to run a marathon in Had Yai (southern city of Thailand) on the 30th of this month. And next month, on the 27th, I will run KL marathon again.

I don’t want to cancel those two races because I already bought air tickets and paid for hotels. If I add Phuket to my schedule, it will be just too much.

Chong-san, I am really willing to see you, but under such situation, I will have to miss this chance.

So, Chong-san, please give me another chance, maybe Hong-Kong marathon next year, to see you again.」

若有看過我的小書《四十二公里的風光》,大概會對德納先生有一點印象?收到他的電郵後,也有點高興,我們緣份未盡,我沒有失去這位朋友。雖然早已料到他未必會參加,布吉距離曼谷也相當遙遠,但仍有一絲戚戚然。若我們可以重逢,在馬拉松後的晚上一起吃飯喝酒聊天,回顧一下大家這三年跑步歷程,這將是此行的最大收獲,也是布吉之旅的最好回憶。

可惜,世事不如想像中完美,暫時只能在夢中,與德納先生暢飲了。不知甚麼時候,才可與德納先生一起參加比賽?

PS:下期《Sport Soho》,將有我執筆的布拉格馬拉松。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Prague Marathon 8.食物篇

布拉格馬拉松的食物簡單,只有橙和蕉。蕉不敢吃太多,擔心刺激腸胃要上洗手間,後段肚餓時,每次到食物站,至少吃十塊八塊橙,再灌一杯運動飲料。

每次馬拉松,總會在路邊小便,但次次都沒有洗手,同一隻手到食物站又拿東西吃。跑這麼多次,但沒有肚疴都算奇蹟了。我也不知道怎樣吃鹽,也是看到跑手用香蕉在碟內裹後才明白。但吃太濃的飲料及鹽並不好,聽一些運動科學家說,這反而把體內的水份抽走以溝淡血液。由高空直望水站,像印象派Seurat的畫。跑到中途,搶了啦啦隊的咪,用廣東話嗌幾句:「加油努力!」是否很無聊?

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

Prague Marathon 7.沿途風景篇三

布拉格辦不了輪椅賽,因為這些小石路。若跑過這些街道後,你不會有興趣,再參加渣打馬拉松了,跑那些千篇一律的橋和隧道。馬拉松應該給跑手,城市最美麗的一面,讓你用流動搖晃的視點,發堀欣賞城市每個角落的美。右邊的建築是市政廳,看樣子像很古典,但真實年齡只有約一百歲。左邊的塔是Powder Gate,以前用來儲火藥。原來那個跑手,拿了一枝行山杖!Powder Gate的另一角度。Na Prikope,布拉格的商業大街。這裡的餐廳較Old Town蜿蜒街道內的便宜,一個西餐的main course只是數五、六十元。捷克的啤酒比水便宜,半pint也是十多元。這兩年的旅行,彷彿是追逐Frank Gehry的建築,由Bilbao、Dussedolf、LA,到布拉格的Dancing Building。這是沿著Vltava河,往南部的馬路,天空的蜘蛛網是電車電纜,馬拉松的關係,大部份電車停駛。布拉格南。這幾楝建築,看起來很像玩具積木。可能臨近選舉,沿途都看到不少政治廣告。總覺得外國的政治人物較帥,香港的男政治人物,不少充滿鄉土江湖味、便是像我一樣獐頭鼠目。通道上是Vysehrad城堡的腳。城堡內的墓園,是音樂家Dvorak、Smetana、文學家Jan Neruda長眠之處。此Neruda不同彼Neruda,翻查資料,現代人較熟悉的智利詩人Pablo Neruda原來是假名。他的真名是Neftalí Ricardo Reyes Basoalto,這個假名可能來自Jan Neruda?Rudolfinum音樂廳,有捷克愛樂管弦樂團駐場。真實年齡比想像中年輕,以為有幾百年歷史,但原來是1884年興建。

Prague Marathon 6.沿途風景篇二

五月的布拉格,不冷不熱,跑馬拉松perfect。比賽九時開始,兩旁的建築、樹蔭,把陽光擋住,舒服得很。跑到古城區的西北角,拐過灣便是Vltava河了。淺紅色的古建築砌成大直道,忽然覺得有點像紫禁城那些,看不見盡頭、兩道紅壁夾成的紅色走廊。我挺喜歡這照片,像是小學的學能測試題:你可以數到,圖中有多少個長方形?只可惜,快門按得太快了,前面的那個跑手只剩下半個人,但我又不想裁走他,破壞整張照片的平衡。拍的時候也不發覺,這段路的風景也不錯,或者是照片美化了實景,比真實的天空還要藍。河畔有一段是林蔭大道,雖然還是在市中心,但讓你原野郊外的感覺。這些屋有點墨西哥風格,所以停下來拍一拍。拍這些照片,也要耐心等等,盡可能把最多跑手納入鏡框中。因為跑手距離相機接近,除非一大群跑手密集式跑過,否則只會捕捉到一兩個人,拍不到這效果。跑到這裡約是十二公里。拐過這個灣,一條大直路又返回起點的Old Town Square。布拉格的觀眾,絕大部份都堆在Old Town Square附近,兩旁的人全看著你,無論怎樣累,也要裝作輕鬆,大步大步前進!返回起點後,這次有機會穿過店鋪,小廣場,及更多的古建築...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Prague Marathon 5.打氣篇

沿途都有不少啦啦隊、樂隊激勵士氣,慣了便會覺得這些安排是理所當然。假期大清早,要在這些遍遠地方standby打氣,肯定是一件苦差。若你下次碰到啦啦隊,請給他/她們一些掌聲。
馬拉松有沒有觀眾圍觀?觀眾會否拍掌?可以是一條PHD論文題目。布拉格馬拉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圍觀及拍掌的觀眾不夠多,只是集中在終點及舊城區一帶。捷克朋友解釋,始終城市馬拉松在捷克的歷史,不及英國美國長了。粗略數算,沿途有七、八隊樂隊。有些賽道重覆,樂隊都可以充分利用。這隊樂隊奏爵士樂。這兩三年,在馬拉松的道路上遇過N種音樂,但到現在唯一記得的,是Medoc馬拉松38公里,揚聲聲播出《Mamma Mia》的《Dancing Queen》。

這是最好的馬拉松鼓勵音樂。可惜自Medoc後,我仍未有機會在馬拉松的路上再聽《Dancing Queen》回到那條PHD問題,記得在伊斯坦堡馬拉松後,跟德國Runner's World記者Claus、布拉格馬拉松主席Carlo飲酒,我們也有討論類似問題,為甚麼街上拍掌的土耳其人那麼少?他們認為,土耳其人外向熱情又愛Party,應該樂於在街上支持馬拉松跑手。

Claus說,即使在德國,也不是所有城市的馬拉松,都有觀眾鼓掌,例如慕尼黑?法蘭克福?馬拉松,街上沒有多少人了,但在漢堡、在柏林,氣氛熱烈多了。

如何動員一般人對馬拉松的熱情?我也希望找到答案。
距離終點前,有一堆旗手舞動各國旗幟。他們也很辛苦的,要舉這麼大的旗,若你明年參加,請不要忘記向他們點頭、微笑、說聲thank you!

Prague Marathon 4.風景篇一

布拉格可能是歐洲唯一一個馬拉松,把起點設在滿佈古蹟、已有千年歷史的Old Town Square。通常歐洲城市馬拉松,例如翡冷翠及倫敦,起點都設在市郊。

起點、終點都在這裡,中間還要再路經一次,每次的路徑都有一點不同,讓你飽覽各式各樣的古建築,即使馬拉松只是重覆來回一百次古城,你也不會覺得悶。
上次洛杉磯馬拉松,忘記帶這頂戰帽後,以後一定都會記得了。大會贊助商福士汽車在起點的攤檔派汽球,我也順手拿了兩個綁在頭上。

帶汽球跑,原以為不費吹灰之力,若把42KM的風阻扣除,我可能會快多數分鐘?
好一段賽道是沿Vltava河跑,彼岸的風景是最佳的疲倦麻醉藥。
市郊的風景。若一張照片也不拍,應該可以在四小時十五分鐘內完成。本年十二月,一定要參加澳門馬拉松,到時可以不用帶相機跑,看看是否可以在四小時內完成?
這是布拉格南部的一段Vltava河,除了城市、古建築,總算有這一小段,感受郊外的氣氛。像倫敦、洛杉磯這些大城市,沒有機會跑到郊外,四十二公里都是在石屎建築群中穿插。
拍這幅照片要等,等了一會,待BB車到右下角,才按下快門,期間不知有多少個跑手超越我了。三十公里左右,跑回布拉格舊城區,半條King Charles Bridge在維修,我們沒有機會跑了,只能遙遠望了。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給學生的信

各位同學,

花了三個周末假期的時間,終於改好卷、交了分給辦公室了。改卷時才發現,原來讀完四十份、每份幾千字的卷,一點也不容易、至少也要看兩三天!早知聽你們說,考試字數少一點、題目少一點,這樣我也輕鬆一點!

但最痛苦的過程,還是打分數。若果可以不用派C+,人人至少有B-多好?可惜考試制度,不能讓學生皆大歡喜。最難決定還是A-、B+;B-、C+的界線,應該劃在那裡?總會有這些情況,兩個學生的分數只是差一點,但一個拿A-、一個拿B+。

我不想給C+,也是因為你們都有努力和進步,十年前我讀大學的時候,對這些東西完全不了解,但你們可以交Paper、應付三條考試題目。當然,不少同學的試卷,一看就知道他/她沒有讀Readings,大概是東抄抄、西寫寫,幸好也有不少用心之作,個別同學更寫得相當好,一看就知道是A級作品。可惜導修的時間太少,拿A的學生,大部份我都搞不清楚她是誰。

我說你們抄抄寫寫,並沒有任何貶意,抄抄寫寫也不容易呀!至少我九年前肯定不懂。若把這些考試題目,給其他大學生看,他們大概連問題是問甚麼,也看不懂、也不明白。這半年時間,你們由一知半解、全無概念,到現在可以答試題,至少沒有浪費這堂課的時間。

這個學期,教學的過程中,我也學了很多東西。做學生的時候,我經常批評某些老師廢、無料到,甚至曾經Drop一科Core不讀,寧可賭下年換老師才修。現在自已做了老師,角色調轉了,才發現原來教大學一點也不容易呀!

教大學沒有教科書、沒有範本跟,訪問吹五分鐘水好易,但要講兩小時課堂,原來比想像中更難,若把兩小時的講話抄成文字,大概都有兩、三萬字至少。換句話說,每教一節課,等於寫一篇兩、三萬字的鴻文;每學期十三個禮拜,總共等於寫十三篇文!若講到中途無以為繼怎辦?

風水輪流轉,以前是我們評點老師誰廢誰好,現在我是被評點的對像了。當然也要感謝你們相當「畀面」,特別是次次坐在最前排那幾位,至少每堂的出席率都至少六成,不輸香港支持普選的比例了。

無論如何,我有機會在大學教這門課,可以學以致用是很幸運、很幸福的。對比起你們、或者比起這蕞爾小島的絕大多數人,我也算半個專家,因為沒有多少人讀過這些東西。你知道嗎?到現在,我也不敢告訴我在英國的老師,我可以在香港,教他在英國教我的東西!他肯定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在英國,我甚麼也不是。

這門課明年不會繼續了,至於後年可太遙遠,說不到了。你們是我第一批學生、是第一批修讀這些東西的學生,也可能是最後一批了。你們比我幸福,可以在大學的時候,便有機會接觸這些東西,我是待工作後數年,有幸到外國讀書,才由零開始慢慢學起。阿Q一點想,若我讀本科時已有機會專門學這些東西、用大學漫長的暑假學阿拉伯文,現在肯定可以走得更遠。

正如我時常說,這門課的目的,不是打殘你的興趣,是培養你們對中東有興趣,可以看懂日常的新聞、相關的書藉,若有興趣朝這方面研究發展,也會有多一點基本概念,不會完全由零開始、無從入手。希望到十年後,你們仍會記得甚麼是Rentier State、伊朗79年的伊斯蘭革命、以色列是如何立國、伊斯蘭教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政治思想。

這些其實都是一個大學生,應該要懂的知識和通識(Rentier State除外),只是在香港,從來當這些東西來自火星。正如我當初讀這些東西,也是希望可以把這些知識帶回香港,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這也是為甚麼,我得到獎學金的原因。

香港沒有home grown的研究中東政治的學者,這個範圍全是由中東人及白人研究。希望有一日,你們當中有人會繼續研究,這方面略有所成?

你們當中有很多是三年級的學生,可能為前路茫茫擔憂。九年前的我與你們一樣,這是人生的必經階段。總之,不要把第一份工看得太重要,人生是一場數十年的馬拉松,未來還有幾十年要捱,頭兩三年慢慢跑也無所謂。

做人不是為父母、為老師、為女朋友、為男朋友、為社會的期望而活,而是為自己活。人生很漫長、但年青的日子很短暫,無論你將來做甚麼,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想做甚麼就去做,不要計算太多,命運總是意想不到的,不要為人生留下遺憾和後悔。

大部份人也應該不會有機會再見了,後會有期!

21/5/2010

Prague Marathon 3.Expo 2


Addidas是馬拉松服裝供應商,有Addidas的地方,就有這塊Impossible版,給來者塗鴉。捷克女人好不好看?感覺是比一般好一點。她算是Expo中,最省鏡的一位了。

布拉格馬拉松是一連兩天的節日。大會希望,跑不了馬拉松的人,也可以參與盛會,所以舉辦其他活動,例如:滾軸溜冰賽事。最得意,還是四公里的Walk with Dogs,因為布拉格多人養狗。狗和狗主都有號碼布,希望今年walk with dog的,下年會升呢參加馬拉松?

周六晚上,市中心Old Town Square還有馬拉松音樂會,是「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一部份。因為回酒店吃晚飯(大會包餐,Last Order是9pm),離開會場時,原來下一首奏的是Beatle的《Norwegian Woods》,立刻折返。

48小時前仍香港,被工作炸過頭昏腦脹,但此刻已身在布拉格Old Town Square,聽挪威的森林,預備明天的馬拉松,但後天又要回香港。在工作最忙碌時,去歐洲過Long Weekend也算藝高人膽大,這個Long Weekend恍如夢一樣不真實...

Prague Marathon 2.Expo 1

始終只是六、七千人參加的中型比賽,布拉格馬拉松Expo不算大,人流不算多,但會場外觀宏偉得很,翻查資料,才知道這幢建築叫Industrial Palace,三年前差不多被大火燒毀,花了很多錢重建。Industrial Palace於布拉格北邊。
這些是濃縮運動飲料,要加水才可以飲。
芝士試食。
我也忘記了是麵包還是蛋糕。
Mizuno有個攤位量度腳板型狀是否標準。人流不多,不用排隊可以玩,原來我的腳板十分標準,不需要再加額外鞋墊。
Expo同場加映,精英運動員記者會。精英運動員一般較沉默,問一句答一句,記者十分無癮了。布拉格這次邀請了兩名中國女子運動員,兩人都姓Zhang,其中一人參與記者會,但她不會英語,要北京飛多一個翻譯來。記者會以捷克語及英語雙語進行,我竟忘記問她的中文名字是甚麼?

有捷克記者問她:「會否不適應時差,跑到中途會眼瞓?」我也忘記她答了甚麼,類似是有充足休息,不擔心之類,這問題認真搞笑。

稍後有機會跟翻譯談了兩句。她說:兩人都是二線運動員,目前與周春秀還無法比,但她們相當年輕,有潛質跑出,現在先吸收一些外國經驗。
歐盟有個攤檔,但沒有機會問她們,其實是宣傳甚麼東西?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Prague Marathon 1.尋找Emil Zatopek的腳蹤

(終於有時間,總結我的布拉格馬拉松了。很慶幸去了布拉格,短短四天的行程,學到很多東西,認識很多新朋友,收獲出乎意料,有些記憶更是一生一世,讓你永遠回味...)

今天的捷克,沒有出產頂尖的跑手,但在非洲運動員仍未參與奧運的五十年代,捷克可是長跑強國,為了宣揚共產主義的優越,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不斷催谷體育,Emil Zatopek是共產捷克體制下的頂尖跑手。

Zatopek於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大放光彩,囊括了五千米、一萬米、及馬拉松三面金牌,同時創造了三項世界紀錄。Zatopek原本沒有打算參於馬拉松,只是臨時即慶上陣,Zatopek是最早用Interval訓練的跑手,他笑說:「未贏奧運前,大家都當我是儍的。現在,個個讚我是天才。」

Zatopek已於十年前去世。我也有幸,碰到他的遺孀Dana Zatopek。Dana也是奧運金牌得主,1952年的標槍冠軍。每年的布拉格馬拉松,Dana都是特別嘉賓。跟她合照後,她問我:「Are you coming from Japan?」我說:「I come from Hong Kong.」

Zatopek是捷克最偉大的運動員,不單止是他的體育成就,更是因為他的品格。雖然他是捷共黨員,但他絕不是那些,只會奉迎上意、唯命是從、看風駛裡的俊傑。赫爾辛基奧運會前,Zatopek的一名好友被禁止參賽,因為他的父親是政治犯,捷共擔心他借機投奔西方。Zatopek告訴政府:「他不去,我也不去!」並以人格保證,好友不會逃離捷克,政府最終屈服,讓他倆一起參加奧運。

Zatopek的戰鞋,目前在捷克國立博物館收藏。看到這對鞋,心想:「這些又硬又怪的鞋,怎可能跑得快?」再看真一點,好像Zatopek仍在生,下一刻會來取鞋練跑。Walter Benjamin於《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所說的Aura,不止是藝術品擁有,名將的遺物也是。

Zatopek重視友情,他會把獎牌送給朋友,贏冠軍已夠了,獎牌只是額外的錦上添花,他的生活很簡單,與三五知己暢飲Moravian Wine,已可以樂足一天。

退役後的Zatopek,於捷克軍隊任軍官。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Zatopek毅然出來支持黨內開明派,反對蘇聯支持的強硬派。波瀾壯闊的布拉格之春,最終被蘇聯坦克鎮壓了,支持開明派的Zatopek被革職,下放至鈾礦當苦力。

八九年的天鵝絨革命,捷共倒台,只是一天時間,捷克便民主化了,不公義的制度,存在多一天也嫌多,根本不需要甚麼循序漸進。民選總統哈維爾為Zatopek及其他政治犯平反,並代表國家向他們道歉。Zatopek的晩年,與太太在郊外住間小屋,過悠閒的郊區生活,偶爾種種菜。

九五年,第一屆布拉格馬拉松開始。Zatopek晚年最高興的事,應該是看得見布拉格辦馬拉松的一天;最遺憾的,可能是捷克不可能再出現另一個Zatopek了,捷克長跑的年代已成為明日黃花,布拉格馬拉松的獎項,差不多都由非洲跑手壟斷了。

他說:「We forget our bodies to the benefit of mechanical leisure. We act continuously with our brain, but we no longer use our bodies, our limbs. It is the Africans who possess this vitality, this muscular youth, this thirst for physical action which we are lacking. We have a magnificient motor at our disposal, but we no longer know how to use it.」

或者不是我們忘記了,而是現在的歐洲較容易培訓球星、多於長跑運動員。若長跑也可以周薪幾萬鎊,情況可能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