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美國為何總是偏袒以色列

《明報》.六月十一日

美國最資深的白宮記者托馬斯(Helen Thomas)大概沒有料到,她的記者生涯因一句「以色列滾出巴勒斯坦」落幕。人總有失言的機會,托馬斯也只是一個老記者,不是甚麼位高權重、有影響力的人,但在美國被輿論群起圍攻,罵她是反猶主義者,連白宮發言人也加入戰團,嚴正與她劃清界線,差點令人以為托馬斯是在白宮工作。

若她說的是「巴勒斯坦人滾出以色列」、或「XX滾出XX」,恐怕美國傳媒也不會報導。即使有,白宮發言人也不會主動回應,正如CNN記者的西藏報導引起中國反彈,也沒有白宮的聲音,即使中國是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唯獨是以色列這般惹火,一個記者的意見,可以激起美國全國上下一致反彈。

看托馬斯的名字,你還以為她是地道的美國白人,其實她父母是黎巴嫩的移民。祖國黎巴嫩在兩次戰爭被以軍蹂躪,她對以色列沒有好感是人之常情。當然,以色列立國是經聯合國表決通過,要六百萬猶太人現在「滾出巴勒斯坦」,是製造另一場民族悲劇,負負得正只是數學上存在,不能用一個錯誤解決另一個錯誤。

以色列立國的歷史,在美國恐怕是另一個Inconvenient Truth。對一般美國人,以色列立國是應驗上帝的預言,而不是一個民族、佔了另一個民族的土地。對托馬斯、對巴勒斯坦人、對阿拉伯人來說,逼害猶太人的是歐洲人,應該是由歐洲人、由德國人賠償土地給猶太人,而不是要巴勒斯坦人為歐洲人贖罪,割一塊土地給猶太人。

況且,劫後餘生的猶太人其實最想去富裕的美國,不是貧窮、多衝突的巴勒斯坦,只是當時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為了建國,用種種途徑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遊說杜魯門總統拒絕接收猶太移民,猶太人早在六十年前已開始左右美國的國策。

托馬斯還沒有機會解釋她的論點,已經排山倒海的輿論轟下來了。

美國的親猶太人組織,最擅長發動輿論攻勢,若有針對以色列的批評,要盡快撲滅於萌芽,把反對者的言論打成是反猶主義、種族清洗,盡量不讓社會有機會討論,這些批評背後理據,而且主流媒體早已被猶太人搶佔,大部份專欄作家都傾向支持以色列。

類似事件,在美國各界一直發生。巴勒斯坦學者薩伊德(Edward Said)在生時,其僱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常受到親以色列人士批評,要求大學解僱薩伊德,大學聘用反以色列學者時也要承受壓力,因為政府是大學經費來源之一,這些親以團體透過遊說政府,削減這些大學的撥款。

政治人物一樣。民主黨前佛蒙特州州長迪安(Howard Dean)曾表示,美國應公平處理以巴衝突(even-hand role)。有甚麼後果?民主黨高層幾乎傾巢而出,發聯署信批評迪安。

以色列在美國的影響力出奇地大,肯定不是因為猶太人多(佔美國人口少於半成,但大部份住在加州、紐約州、佛羅里達州、賓夕凡尼亞州及伊利諾州,這些重要的州份),也不單因為猶太人有錢(中國有錢、沙特阿拉伯也有錢),而是鷹派的猶太人太懂得美國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長久以來透過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等利益團體發揮影響力。

選舉最重要銀彈,親以的候選人都會獲得資助;親以團體同時組織文宣攻勢,寫信到報章支持親以的候選人;批評以色列的報導,以投訴信和抗議示威應付;總統選舉更不在話下,在奧巴馬之前,民主黨六成的總統選舉經費,都是來自猶太人支持者。遇到有政策辯論,親以團體出盡全力遊說議員及影響輿論,把巴勒斯坦人描繪成恐怖分子,盡量令支持以色列成為理所當然、合乎公義道德的選擇。

美國挺以色列、與當年中央挺董異曲同工。中央明知挺董不得人心,但也要硬挺他連任,直至五十萬人上街;奧巴馬、國務卿希拉莉明知挺以色列會得罪中東國家,危害美軍在中東的安全,但也一樣要硬挺下去,因為一個要競選連任、一個希望再選總統,兩人怎可以在以色列問題上「讓步」,被共和黨大造文章?

連911襲擊,也無法改變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的態度,在可見的將來,親以色列利益團體的操作,將繼續成為美國政治運作的潛規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