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

大陸化的渣馬.《SportSoho》一月


十一月下旬我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半馬,比賽於6:15am 舉行,但大會專車未到五點已抵達起點(大會應該考慮,明年延遲開車),還有個多小時要消磨,只好躲到較暖的男更衣帳篷內休息。

大約5:30am ,身旁一名男跑手引起我的注意,因為他穿的跑鞋是李寧牌,短褲也是李寧牌!若連上衣也穿李寧牌,連中三元的他應該收了李寧贊助費。

李寧牌在香港的知名度遠不及特步,因為由2012年起,特步取代New B alance成為渣馬服裝贊助商。其實早於2011年,特步已先「攻佔」台灣,分別贊助台北馬拉松及台北國道馬拉松,但翌年特步已敗走回大陸,這兩個馬拉松由Addidas「光復」。

至於香港,特步首席財務官何睿博年初已表明,希望一生一世永遠贊助渣馬,而特步那件核突甲拐Tee,竟又吸引不少捧場客當戰衣,除非更換渣馬的主辦單位田總,或本地跑手的審美水平大幅提高,又或網民輿論成功掀起「罷穿特步」的運動, 否則香港「光復」的日子恐怕遙遙無期。

特步巨額贊助渣馬,固然增加了在香港的知名度,但特步在香港卻沒有分店,也難以想像香港人會放棄Nike、Mizuno、Asics、N ew Balance、Addidas而擁抱特步。為甚麼特步捨台灣,而繼續留在贊助額較台北高、估計過千萬(包括製作Tee的成本)的香港?估計特步贊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為了開拓香港市場,而是出口轉內銷,因為到香港跑步的大陸跑手遠較台灣多,預計未來將年年遞增,以致特步有誘因繼續贊助渣馬。

雖然香港跑步愈來愈流行,但當渣馬的三項賽事先後被秒殺,很多人都不禁要問:「香港有無咁多人跑步?」特別是不少老手已放棄參加渣打(例如:沉悶、不值得、出國跑、其他本地賽辦得更好等),特別是十公里的賽事。

大陸跑手的數字是以百萬計,據《經濟日報》的報道,大陸國民體育開支年年增加,以上海為例,過去十年人均體育消費支出每年增加733元,而2011年大陸有18場馬拉松賽事,參與的人次近一百萬。美國人口是只中國四分之一,但幾近每周都有超過一場馬拉松賽,還有無數其他距離的賽事,內地本身的比賽供不應求,經濟條件較好的跑手有更大的誘因去外地找比賽。

況且內地比賽的安排強差人意,作弊、吐痰、食水不足、空氣污染、臨時取消都有,渣馬與它們比自然有優勝之處。

若說渣馬是追求最大盈利的商業活動,體現在廿蚊朱古力贊助及對輪椅賽的吝嗇;大陸的馬拉松則是不折不扣為政治服務,視馬拉松為體育文化產業重要一環,希望借馬拉松打造北京、打造廈門,成為國際或國內的體育城市,但缺乏體育的人文素養。

大陸的比賽雖然表面風光,封路和氣氛較香港好,但公平競技的意識薄弱,細節安排卻屢出事故,跑手四處吐痰撇鼻涕的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掉。

當自由行、大陸客已攻陷了香港,由炒樓、奶粉、床位、學位到益力多,馬拉松又豈能獨善其身,抗拒「融合」?只要1% 的內地跑手來香港跑,人數已佔渣馬1/7,足以令server down機,要大家上網排多幾個鐘頭等報名。

可惜,田總從來不公佈參與渣馬外國跑手的數字,每年有多少內地跑手來香港跑,只會繼續成為渣馬與特步之間的秘密。

參考資料:「中環在線:史力加消失了,渣馬戰衣無「驚」喜」,《蘋果日報》,2013年2月18日;「內地文化產業蓄勢待發」,《經濟日報》, 2013年8月23日A 27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