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一年一個新毅行的習慣,本月底將赴比利時,參加一生第五個國家(特區、日本、英國南、愛爾蘭、比利時)、第六個毅行者。
毅行者近年間遍地開花,特別在這兩三年間,有八個新毅行者誕生(日本、英國北、愛爾蘭、比利時、荷蘭、加拿大、法國、德國),有生之年走畢世界毅行者,由指日可待的目標,突然變成不可能的任務。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一般人,每年最多只可以參加一個毅行,即使辭工全職毅行,也不可能找毅行腳,陪你去歐美澳紐參加兩三次,而且外國的毅行者,籌款額的最低消費,至少也要1500、2000euros,若不是發了達可以自己捐,三個毅行至少要鑿五、六萬捐款,不斷六親、冇朋友才怪。
這是我隊的籌款網站,距離1500 euros的目標還有一大段,歡迎善長捐助,捐款直接入比利時樂施會:
http://www.ikwilhelpen.be/pp/action.php?ps=d4e5fdd43097f7f5d963a2da6854db3d17080e04&show=don
多年來,我都沒有固定的班底,前兩年人在英國,腳都是找當地讀書認識的朋友,參加歐洲的毅行者,找英國的朋友組隊,肯定比找香港人跟你飛過去容易得多。
若連同比利時毅行者,這六年間我至少替樂施會籌了過三萬(不計隊友),我自己也捐了不少。我肯定不是愛心爆棚、關懷世界貧窮的人,但毅行者的魔法是讓我們這些愛行山的普通人,心甘情願、樂此不疲地年復一年,為世界的平等揼人家錢、自己又捐。
當我以為,自己都算係咁啦。殊不知,五年前香港毅行隊友TY君的一個電話,我的毅行世界,忽然晴天霹靂...
「我係XXX呀!我今年又報毅行者,但樂施會話我地當年無交籌款,所以列入黑名單!當年係XXX話贊助的,XXX有無辦法搞呀,等我有得玩?」
「係咩?等我了解下情況先...」
長話短說:原來當年答應全數捐足的大戶,只是開巨額空頭支票,最後沒有捐錢給香港樂施會,但又沒有告訴我們,而我們又收不到樂施會的追數通知。若不是TY君今年再參加,只要我們這四人可能永遠也不知道,原來被列入永不錄用的黑名單!
查清事件後,已隨即把應繳的捐款存入樂施會戶口,並且按樂施會指示,寫信向他們的管理層,解釋為何欠交善款,然後等待樂施會發落...
原來拖了捐款這麼多年,怪該大戶也沒有用了,也無可能再追捐款。近兩三年,該大戶也曾因錢銀爭拗鬧新聞,當年沒有捐錢給我們、其實正常不過也。
只希望香港樂施會網開一面,讓我們四人可以從黑名單中逃出生天,不要一世留污名...
2010年7月31日星期六
2010年7月19日星期一
出版一年
明天是書展,也是《四十二公里的風光》出版一周年,一年又這樣過去了。
去年今天,即將與S啟程往意大利,出發前一晚還在跟編輯想書名,大家都沒有特別好的點子。上周,即將出書的友人在Facebook,為封面設計徵詢意見,抱怨最後一版還是有很多錯字;但我連抱怨的時間也沒有,基本上待書八月寄到英國的家後,我才第一次有機會翻翻,知道最後選了甚麼照片用。
一年,賣了多少本?去年十月,出版社說是431;兩周前再問,答案說是491。原來由去年10月到今天,除了我自己賣了約60本,基本上已無人問津了。
像我這些一般作者,還是應該找一份工作,不能奢望靠筆耕維生。去年在英國的日子,寫作是其中一分工作,但我沒有機會在英國「打簿仔」,又懶得翻查香港的戶口看看有多少進帳,回香港後,才的起心肝,嘗試計算過去一年靠各種寫作賺了多少稿費,但對了一會便放棄了,而且看來看去,銀碼總是跟印象中不一樣。為何沒有一些1500元的項目?應該每個月會都有1000元固定入帳,但我在簿仔中找不到。
查問後的答案是:「因為金融海嘯,稿費減至五百元。」心也沉了半截,作者總是盡力寫最好的文章,也不是坐在家中一個下午便可以交稿,但換回來的報酬跟付出不成正比,字越寫越多、稿酬不加反減,努力不被珍惜。但你也不能怪誰,我的字的確值不了多少錢,而且辦出版一點也不容易呀!
除了大眾報章八卦雜誌,有盈利者幾希,正經一點的刊物都在刻苦經營,若大老闆玩膩了,隨時閉門大吉。
我們不能期望,明天一早起床,《信報》是全港最暢銷的報章;《經濟學人》比《壹周刊》好賣,也不能期望一隻字的價值,高於農行的招股價,這是不可能的。若你想快樂寫作,一定要把寫作當工餘興趣,收不收稿費也沒有所謂,不必靠這幾百一千開飯,始終有地盤寫作的機會不多,反正自己也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做一點文字義工也沒有關係。
抱著這種心態寫,你會享受得多。
最後一句:若果路人對外國馬拉松有興趣,減輕版主下世做樹的罪孽,書展行過CUP的攤檔(如果他們仍有賣),可以幫襯一下;不會到書展的,則可以跟版主直接認購了。
去年今天,即將與S啟程往意大利,出發前一晚還在跟編輯想書名,大家都沒有特別好的點子。上周,即將出書的友人在Facebook,為封面設計徵詢意見,抱怨最後一版還是有很多錯字;但我連抱怨的時間也沒有,基本上待書八月寄到英國的家後,我才第一次有機會翻翻,知道最後選了甚麼照片用。
一年,賣了多少本?去年十月,出版社說是431;兩周前再問,答案說是491。原來由去年10月到今天,除了我自己賣了約60本,基本上已無人問津了。
像我這些一般作者,還是應該找一份工作,不能奢望靠筆耕維生。去年在英國的日子,寫作是其中一分工作,但我沒有機會在英國「打簿仔」,又懶得翻查香港的戶口看看有多少進帳,回香港後,才的起心肝,嘗試計算過去一年靠各種寫作賺了多少稿費,但對了一會便放棄了,而且看來看去,銀碼總是跟印象中不一樣。為何沒有一些1500元的項目?應該每個月會都有1000元固定入帳,但我在簿仔中找不到。
查問後的答案是:「因為金融海嘯,稿費減至五百元。」心也沉了半截,作者總是盡力寫最好的文章,也不是坐在家中一個下午便可以交稿,但換回來的報酬跟付出不成正比,字越寫越多、稿酬不加反減,努力不被珍惜。但你也不能怪誰,我的字的確值不了多少錢,而且辦出版一點也不容易呀!
除了大眾報章八卦雜誌,有盈利者幾希,正經一點的刊物都在刻苦經營,若大老闆玩膩了,隨時閉門大吉。
我們不能期望,明天一早起床,《信報》是全港最暢銷的報章;《經濟學人》比《壹周刊》好賣,也不能期望一隻字的價值,高於農行的招股價,這是不可能的。若你想快樂寫作,一定要把寫作當工餘興趣,收不收稿費也沒有所謂,不必靠這幾百一千開飯,始終有地盤寫作的機會不多,反正自己也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做一點文字義工也沒有關係。
抱著這種心態寫,你會享受得多。
最後一句:若果路人對外國馬拉松有興趣,減輕版主下世做樹的罪孽,書展行過CUP的攤檔(如果他們仍有賣),可以幫襯一下;不會到書展的,則可以跟版主直接認購了。
Labels:
其他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
再論美國為何偏袒以色列
《明報》.七月五日
想擁有核武的伊朗,最近又被美國牽頭制裁。美國固然不想伊朗擁有核武,但即使伊朗擁有核武,也不致於威脅美國安全,正如美國不怕擁有核武的北韓。制裁伊朗,令伊朗放棄發展核武,最大的得益者其實不是美國,而是伊朗在中東的頭號敵人──以色列。
除了偶爾賣先進武器給一些親美的中東國家,美國的外交行為,基本上都是維護以色列的利益。前文談到,美國的政策傾斜以色列,因為猶太人利益團體的政治操作,但美國可以長期偏袒而沒有巨大民意反彈,是因為這種政策有民意基礎,有福音派基督徒(Evangelical Protestant)的支持。
福音派是共和黨最堅實的支持者,美國剛卸任的前總統布殊、共和黨上屆副總統候選人佩林都是福音派教徒。據統計,美國有四分一人口屬福音派基督徒,當中超過一半支持美國政府維護以色列。
不少福音派教徒相信:
一. 相信以色列復國是神蹟,應驗了聖經的預言。
二. 小小的以色列多次在中東戰爭中勝出的,因為有上帝的看顧。
三. 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祝福猶太人,才會得到上帝的祝福。納粹德國、阿拉伯國家在六日戰爭的慘敗是最佳的反面例子。
四. 以舊約聖經的故事,解讀以色列與中東國家的關係,把伊斯蘭教徒、巴勒斯坦人、伊朗比喻為巨人哥利亞、逼害以色列人的埃及法老王。基督徒有責任保護以色列。
福音派興起同時,主流基督教的影響力不斷下降,部份原因受到墮胎、同性戀爭論的拖累,部份原因是福音派家庭的生育率較高(佩林有五名子女),而且福音派投入大量資源做宣教工作,無論在美國還是在海外,香港教會舉辦的大型佈道會、祈禱會,正正是美國福音派那一套。以色列復國應驗預言的論述,在香港教會也聽得到。
近十多年來,福音派開始積極參與政治,在各級選舉支持福音派背景的候選人,對以色列的捐助和支持更是不違餘力,經常組團到以色列,連非法殖民區的項目也資助。二、三十年前,以色列政府對美國福音派的支持仍有戒心,擔心他們的目的是要以色列人改基督教,但以色列政府很快明白,他們才是以色列最好的朋友。
福音派宗教熱情、猶太人政治媒體影響力、親以色列利益團體精密的政治操作,支持以色列也成為美國正確合理的主流論述:小小的以色列被幾億異教徒重重圍困,時常受到恐怖襲擊、真主黨、哈馬斯、伊朗的威脅,隨時有亡國滅族的危機,以軍先發制人、暗殺、報復還擊也無可厚非。
對極端的福音派,美國有宗教道德責任保護以色列,即使招來恐怖襲擊、石油禁運、被中東國家敵視杯葛,也要雖千萬人吾往矣。
事實上,「哥利亞與大衛」、「法老王逼害弱小的以色列人」、「六日戰爭是神蹟」的論述只是迷思。以色列是中東唯一有核武的國家,有全世界最精良的軍隊、裝備和科技,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國家跟以色列開戰是去送死,巴勒斯坦人連軍隊也沒有,只有自治政府的警察、散兵遊勇式的武裝分子、和投石頭的小孩子。
美國人把大衛和哥利亞混淆,令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
想擁有核武的伊朗,最近又被美國牽頭制裁。美國固然不想伊朗擁有核武,但即使伊朗擁有核武,也不致於威脅美國安全,正如美國不怕擁有核武的北韓。制裁伊朗,令伊朗放棄發展核武,最大的得益者其實不是美國,而是伊朗在中東的頭號敵人──以色列。
除了偶爾賣先進武器給一些親美的中東國家,美國的外交行為,基本上都是維護以色列的利益。前文談到,美國的政策傾斜以色列,因為猶太人利益團體的政治操作,但美國可以長期偏袒而沒有巨大民意反彈,是因為這種政策有民意基礎,有福音派基督徒(Evangelical Protestant)的支持。
福音派是共和黨最堅實的支持者,美國剛卸任的前總統布殊、共和黨上屆副總統候選人佩林都是福音派教徒。據統計,美國有四分一人口屬福音派基督徒,當中超過一半支持美國政府維護以色列。
不少福音派教徒相信:
一. 相信以色列復國是神蹟,應驗了聖經的預言。
二. 小小的以色列多次在中東戰爭中勝出的,因為有上帝的看顧。
三. 猶太人是上帝的選民,祝福猶太人,才會得到上帝的祝福。納粹德國、阿拉伯國家在六日戰爭的慘敗是最佳的反面例子。
四. 以舊約聖經的故事,解讀以色列與中東國家的關係,把伊斯蘭教徒、巴勒斯坦人、伊朗比喻為巨人哥利亞、逼害以色列人的埃及法老王。基督徒有責任保護以色列。
福音派興起同時,主流基督教的影響力不斷下降,部份原因受到墮胎、同性戀爭論的拖累,部份原因是福音派家庭的生育率較高(佩林有五名子女),而且福音派投入大量資源做宣教工作,無論在美國還是在海外,香港教會舉辦的大型佈道會、祈禱會,正正是美國福音派那一套。以色列復國應驗預言的論述,在香港教會也聽得到。
近十多年來,福音派開始積極參與政治,在各級選舉支持福音派背景的候選人,對以色列的捐助和支持更是不違餘力,經常組團到以色列,連非法殖民區的項目也資助。二、三十年前,以色列政府對美國福音派的支持仍有戒心,擔心他們的目的是要以色列人改基督教,但以色列政府很快明白,他們才是以色列最好的朋友。
福音派宗教熱情、猶太人政治媒體影響力、親以色列利益團體精密的政治操作,支持以色列也成為美國正確合理的主流論述:小小的以色列被幾億異教徒重重圍困,時常受到恐怖襲擊、真主黨、哈馬斯、伊朗的威脅,隨時有亡國滅族的危機,以軍先發制人、暗殺、報復還擊也無可厚非。
對極端的福音派,美國有宗教道德責任保護以色列,即使招來恐怖襲擊、石油禁運、被中東國家敵視杯葛,也要雖千萬人吾往矣。
事實上,「哥利亞與大衛」、「法老王逼害弱小的以色列人」、「六日戰爭是神蹟」的論述只是迷思。以色列是中東唯一有核武的國家,有全世界最精良的軍隊、裝備和科技,包括伊朗在內的中東國家跟以色列開戰是去送死,巴勒斯坦人連軍隊也沒有,只有自治政府的警察、散兵遊勇式的武裝分子、和投石頭的小孩子。
美國人把大衛和哥利亞混淆,令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
美國為何總是偏袒以色列
《明報》.六月十一日
美國最資深的白宮記者托馬斯(Helen Thomas)大概沒有料到,她的記者生涯因一句「以色列滾出巴勒斯坦」落幕。人總有失言的機會,托馬斯也只是一個老記者,不是甚麼位高權重、有影響力的人,但在美國被輿論群起圍攻,罵她是反猶主義者,連白宮發言人也加入戰團,嚴正與她劃清界線,差點令人以為托馬斯是在白宮工作。
若她說的是「巴勒斯坦人滾出以色列」、或「XX滾出XX」,恐怕美國傳媒也不會報導。即使有,白宮發言人也不會主動回應,正如CNN記者的西藏報導引起中國反彈,也沒有白宮的聲音,即使中國是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唯獨是以色列這般惹火,一個記者的意見,可以激起美國全國上下一致反彈。
看托馬斯的名字,你還以為她是地道的美國白人,其實她父母是黎巴嫩的移民。祖國黎巴嫩在兩次戰爭被以軍蹂躪,她對以色列沒有好感是人之常情。當然,以色列立國是經聯合國表決通過,要六百萬猶太人現在「滾出巴勒斯坦」,是製造另一場民族悲劇,負負得正只是數學上存在,不能用一個錯誤解決另一個錯誤。
以色列立國的歷史,在美國恐怕是另一個Inconvenient Truth。對一般美國人,以色列立國是應驗上帝的預言,而不是一個民族、佔了另一個民族的土地。對托馬斯、對巴勒斯坦人、對阿拉伯人來說,逼害猶太人的是歐洲人,應該是由歐洲人、由德國人賠償土地給猶太人,而不是要巴勒斯坦人為歐洲人贖罪,割一塊土地給猶太人。
況且,劫後餘生的猶太人其實最想去富裕的美國,不是貧窮、多衝突的巴勒斯坦,只是當時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為了建國,用種種途徑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遊說杜魯門總統拒絕接收猶太移民,猶太人早在六十年前已開始左右美國的國策。
托馬斯還沒有機會解釋她的論點,已經排山倒海的輿論轟下來了。
美國的親猶太人組織,最擅長發動輿論攻勢,若有針對以色列的批評,要盡快撲滅於萌芽,把反對者的言論打成是反猶主義、種族清洗,盡量不讓社會有機會討論,這些批評背後理據,而且主流媒體早已被猶太人搶佔,大部份專欄作家都傾向支持以色列。
類似事件,在美國各界一直發生。巴勒斯坦學者薩伊德(Edward Said)在生時,其僱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常受到親以色列人士批評,要求大學解僱薩伊德,大學聘用反以色列學者時也要承受壓力,因為政府是大學經費來源之一,這些親以團體透過遊說政府,削減這些大學的撥款。
政治人物一樣。民主黨前佛蒙特州州長迪安(Howard Dean)曾表示,美國應公平處理以巴衝突(even-hand role)。有甚麼後果?民主黨高層幾乎傾巢而出,發聯署信批評迪安。
以色列在美國的影響力出奇地大,肯定不是因為猶太人多(佔美國人口少於半成,但大部份住在加州、紐約州、佛羅里達州、賓夕凡尼亞州及伊利諾州,這些重要的州份),也不單因為猶太人有錢(中國有錢、沙特阿拉伯也有錢),而是鷹派的猶太人太懂得美國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長久以來透過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等利益團體發揮影響力。
選舉最重要銀彈,親以的候選人都會獲得資助;親以團體同時組織文宣攻勢,寫信到報章支持親以的候選人;批評以色列的報導,以投訴信和抗議示威應付;總統選舉更不在話下,在奧巴馬之前,民主黨六成的總統選舉經費,都是來自猶太人支持者。遇到有政策辯論,親以團體出盡全力遊說議員及影響輿論,把巴勒斯坦人描繪成恐怖分子,盡量令支持以色列成為理所當然、合乎公義道德的選擇。
美國挺以色列、與當年中央挺董異曲同工。中央明知挺董不得人心,但也要硬挺他連任,直至五十萬人上街;奧巴馬、國務卿希拉莉明知挺以色列會得罪中東國家,危害美軍在中東的安全,但也一樣要硬挺下去,因為一個要競選連任、一個希望再選總統,兩人怎可以在以色列問題上「讓步」,被共和黨大造文章?
連911襲擊,也無法改變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的態度,在可見的將來,親以色列利益團體的操作,將繼續成為美國政治運作的潛規則。
美國最資深的白宮記者托馬斯(Helen Thomas)大概沒有料到,她的記者生涯因一句「以色列滾出巴勒斯坦」落幕。人總有失言的機會,托馬斯也只是一個老記者,不是甚麼位高權重、有影響力的人,但在美國被輿論群起圍攻,罵她是反猶主義者,連白宮發言人也加入戰團,嚴正與她劃清界線,差點令人以為托馬斯是在白宮工作。
若她說的是「巴勒斯坦人滾出以色列」、或「XX滾出XX」,恐怕美國傳媒也不會報導。即使有,白宮發言人也不會主動回應,正如CNN記者的西藏報導引起中國反彈,也沒有白宮的聲音,即使中國是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唯獨是以色列這般惹火,一個記者的意見,可以激起美國全國上下一致反彈。
看托馬斯的名字,你還以為她是地道的美國白人,其實她父母是黎巴嫩的移民。祖國黎巴嫩在兩次戰爭被以軍蹂躪,她對以色列沒有好感是人之常情。當然,以色列立國是經聯合國表決通過,要六百萬猶太人現在「滾出巴勒斯坦」,是製造另一場民族悲劇,負負得正只是數學上存在,不能用一個錯誤解決另一個錯誤。
以色列立國的歷史,在美國恐怕是另一個Inconvenient Truth。對一般美國人,以色列立國是應驗上帝的預言,而不是一個民族、佔了另一個民族的土地。對托馬斯、對巴勒斯坦人、對阿拉伯人來說,逼害猶太人的是歐洲人,應該是由歐洲人、由德國人賠償土地給猶太人,而不是要巴勒斯坦人為歐洲人贖罪,割一塊土地給猶太人。
況且,劫後餘生的猶太人其實最想去富裕的美國,不是貧窮、多衝突的巴勒斯坦,只是當時的猶太復國主義者為了建國,用種種途徑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遊說杜魯門總統拒絕接收猶太移民,猶太人早在六十年前已開始左右美國的國策。
托馬斯還沒有機會解釋她的論點,已經排山倒海的輿論轟下來了。
美國的親猶太人組織,最擅長發動輿論攻勢,若有針對以色列的批評,要盡快撲滅於萌芽,把反對者的言論打成是反猶主義、種族清洗,盡量不讓社會有機會討論,這些批評背後理據,而且主流媒體早已被猶太人搶佔,大部份專欄作家都傾向支持以色列。
類似事件,在美國各界一直發生。巴勒斯坦學者薩伊德(Edward Said)在生時,其僱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常受到親以色列人士批評,要求大學解僱薩伊德,大學聘用反以色列學者時也要承受壓力,因為政府是大學經費來源之一,這些親以團體透過遊說政府,削減這些大學的撥款。
政治人物一樣。民主黨前佛蒙特州州長迪安(Howard Dean)曾表示,美國應公平處理以巴衝突(even-hand role)。有甚麼後果?民主黨高層幾乎傾巢而出,發聯署信批評迪安。
以色列在美國的影響力出奇地大,肯定不是因為猶太人多(佔美國人口少於半成,但大部份住在加州、紐約州、佛羅里達州、賓夕凡尼亞州及伊利諾州,這些重要的州份),也不單因為猶太人有錢(中國有錢、沙特阿拉伯也有錢),而是鷹派的猶太人太懂得美國民主制度的遊戲規則,長久以來透過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等利益團體發揮影響力。
選舉最重要銀彈,親以的候選人都會獲得資助;親以團體同時組織文宣攻勢,寫信到報章支持親以的候選人;批評以色列的報導,以投訴信和抗議示威應付;總統選舉更不在話下,在奧巴馬之前,民主黨六成的總統選舉經費,都是來自猶太人支持者。遇到有政策辯論,親以團體出盡全力遊說議員及影響輿論,把巴勒斯坦人描繪成恐怖分子,盡量令支持以色列成為理所當然、合乎公義道德的選擇。
美國挺以色列、與當年中央挺董異曲同工。中央明知挺董不得人心,但也要硬挺他連任,直至五十萬人上街;奧巴馬、國務卿希拉莉明知挺以色列會得罪中東國家,危害美軍在中東的安全,但也一樣要硬挺下去,因為一個要競選連任、一個希望再選總統,兩人怎可以在以色列問題上「讓步」,被共和黨大造文章?
連911襲擊,也無法改變美國長期偏袒以色列的態度,在可見的將來,親以色列利益團體的操作,將繼續成為美國政治運作的潛規則。
2010年7月6日星期二
貼郵票
Victoria Fall,英國探險家Livingstone的銅像,這城市正是由他而命名。
我服務的機構,連同我在內只有兩名員工。辦公室所有工作,上至代表機構發信、下至搬運苦力,兩人都要一腳踢。每兩、三個月,我們都要寄出幾百份刊物,堆在手推車上差不多滿瀉,辦公室位於商業大廈的電梯只去到一樓,我們每次都要把信件,由地電梯大堂搬搬搬到地面,然後再放在車子上推,好不麻煩。
郵局雖然離辦公室不算很遠,但要過幾條馬路,停在馬路中心等交通燈。手推車有時很難控制,曾經試過轉不及方向,把人家的送貨的麵包車門底刮花了,幸好司機也只是開「搵食車」,不用賠償,算是執返身彩...
大部份信封和公文袋的設計,封口處都有乾了的膠,濕一點水便可以封,我通常把水倒在桌上,沾了水的指尖在封口處掃一掃,然後封口。每次貼的時候,又會勾起同一條老問題:為何我收的信件中,九成都是用膠水、貼膠紙封口,也不會用封口處這條乾漿糊貼?每年有多少卷膠紙浪費掉?這些無聊問題不會有些有意思的答案,大概是用水慢,貼膠紙省時吧。
只寄一封信、貼一張郵票,我有時都用口水。貼信封期間,苦中作樂問同事:「不如一齊用口水貼幾百封公民袋囉?」同事說:「用晒口水都未貼完,分分鐘中埋膠水劇毒身亡。」
笑聲後,忽然勾起一段的回憶,發生在近四年前,非洲贊比亞Livingstone市的郵局...
我對Sub Sahara非洲(不計較發達的南非)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Livingstone。抵達翌日一早起床到外面走走,發現郵局在旅舍附近,立刻買了Postcard到郵局寄,寄回給當時的公司同事。
郵局不算大,只有一兩個人在桌上寫信封。用英文已可以跟職員溝通,付錢後,職員不是把郵票給我,而是伸出鮮紅的舌頭...
我看著他:把郵票貼在舌頭上,待口水融化郵票背後的凝膠後,把郵票抓下來貼到Postcard上,然後把另一枚面積小一點郵票,貼在舌頭上差不多的位置...看得我目定口呆,今時今日的非洲,服務態度好得一流;在香港,郵局職員才不會用口水替你貼郵票哩,即使有,該職員早已被投訴不合衛生。
若把我這種吃驚的反應,拿到放大鏡底下看,是否反映潛意識內,對非洲人的歧視,看不起他們的衛生水平低?若我當時不以為然、沒有反應,其實又有甚麼分別?正是因為我潛意識覺得非洲人會這樣做,所以我才不覺得奇怪。
又或者我應該告訴自己:「吃驚有甚麼大不了?這不是歧不歧視的問題,而是職員實用口水,替顧客貼郵票,既奇怪又不衛生兼不太恰當!」
我早已忘記那個職員的面貌,但黑人的臉、血色的舌頭、舌頭上的方型郵票,這個怪異的影像早已印在腦海。每次用水貼郵票、貼信封時,腦海總會浮現這奇怪一幕、揮之不去好一會。
我服務的機構,連同我在內只有兩名員工。辦公室所有工作,上至代表機構發信、下至搬運苦力,兩人都要一腳踢。每兩、三個月,我們都要寄出幾百份刊物,堆在手推車上差不多滿瀉,辦公室位於商業大廈的電梯只去到一樓,我們每次都要把信件,由地電梯大堂搬搬搬到地面,然後再放在車子上推,好不麻煩。
郵局雖然離辦公室不算很遠,但要過幾條馬路,停在馬路中心等交通燈。手推車有時很難控制,曾經試過轉不及方向,把人家的送貨的麵包車門底刮花了,幸好司機也只是開「搵食車」,不用賠償,算是執返身彩...
大部份信封和公文袋的設計,封口處都有乾了的膠,濕一點水便可以封,我通常把水倒在桌上,沾了水的指尖在封口處掃一掃,然後封口。每次貼的時候,又會勾起同一條老問題:為何我收的信件中,九成都是用膠水、貼膠紙封口,也不會用封口處這條乾漿糊貼?每年有多少卷膠紙浪費掉?這些無聊問題不會有些有意思的答案,大概是用水慢,貼膠紙省時吧。
只寄一封信、貼一張郵票,我有時都用口水。貼信封期間,苦中作樂問同事:「不如一齊用口水貼幾百封公民袋囉?」同事說:「用晒口水都未貼完,分分鐘中埋膠水劇毒身亡。」
笑聲後,忽然勾起一段的回憶,發生在近四年前,非洲贊比亞Livingstone市的郵局...
我對Sub Sahara非洲(不計較發達的南非)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來自Livingstone。抵達翌日一早起床到外面走走,發現郵局在旅舍附近,立刻買了Postcard到郵局寄,寄回給當時的公司同事。
郵局不算大,只有一兩個人在桌上寫信封。用英文已可以跟職員溝通,付錢後,職員不是把郵票給我,而是伸出鮮紅的舌頭...
我看著他:把郵票貼在舌頭上,待口水融化郵票背後的凝膠後,把郵票抓下來貼到Postcard上,然後把另一枚面積小一點郵票,貼在舌頭上差不多的位置...看得我目定口呆,今時今日的非洲,服務態度好得一流;在香港,郵局職員才不會用口水替你貼郵票哩,即使有,該職員早已被投訴不合衛生。
若把我這種吃驚的反應,拿到放大鏡底下看,是否反映潛意識內,對非洲人的歧視,看不起他們的衛生水平低?若我當時不以為然、沒有反應,其實又有甚麼分別?正是因為我潛意識覺得非洲人會這樣做,所以我才不覺得奇怪。
又或者我應該告訴自己:「吃驚有甚麼大不了?這不是歧不歧視的問題,而是職員實用口水,替顧客貼郵票,既奇怪又不衛生兼不太恰當!」
我早已忘記那個職員的面貌,但黑人的臉、血色的舌頭、舌頭上的方型郵票,這個怪異的影像早已印在腦海。每次用水貼郵票、貼信封時,腦海總會浮現這奇怪一幕、揮之不去好一會。
Labels:
Zambia/贊比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