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

世界輪椅賽的發展.《am730》7/12

(我在樂施會開了一個籌款戶,放在Blog的上方,若各位捐$200或以上,我送一本書給大家 《42公里的風光》,答謝大家對樂施會的捐助。

捐款者可以capture screen(按一下print screen, 然後去小畫家選擇paste,互聯網的畫面便出現了)為憑據,然後告訴我郵寄地址,我把書寄給大家。My email is hiuyeung_chong@yahoo.com.hk。

 
希望可以盡一分綿力,協助發展中國家的貧苦大眾。我的目標是一年之內籌$6,000,等於一隊香港毅行者的最低籌款額,希望在讀者支持下達到目標。)

廣州今年11月18日舉辦第一屆馬拉松,賽前一天某採訪主任打電話找我:「我們中國組明天派記者採訪廣州馬,有沒有東西需要注意呀?」我心想:「問這個問題已暗示,該記者不懂馬拉松,寫出來的報道恐怕也不會準確和深入。」

馬拉松不是重要新聞,記者不懂也無可厚非,以輪椅馬拉松為例,渣打今年第二次舉辦輪椅賽,很可惜規格倒退了,全馬輪椅賽變成半馬輪椅賽。但大部分傳媒報道 渣打「首設」半馬輪椅賽、「增添」半馬輪椅賽。「首設」還算勉強準確,但又何來 「增添」?有報章引述田總解釋,因為考慮全馬賽道的難度,故把路段縮短。難度過高,其實還可以考慮增加時限、或重新設計一條賽道,只是因為選縮短路程最容易、最省錢。況且又有多少人會關心,輪椅賽是全還是半程?

輪椅賽在西方很早已出現。在反貪污捉葛柏的年代,波士頓馬拉松已引入輪椅賽,倫敦、首爾和紐約先後於83年、92年和00年啟辦,連較貧窮的肯雅也於06 年第二屆奈羅比馬拉松引入半馬輪椅賽,但香港遲至2010年才開設十公里輪椅賽,當屆更有一條附加條款──不夠十人便取消不辦。當屆果然不足十人報名,經 輿論及平機會的批評後,田總翌年設全程輪椅賽,不過把時間定得極嚴苛和不合理,連傷殘運動老手Ajmal Samuel也未能在時限內完成賽事。

今年四月首辦的印尼峇里馬拉松,已引入短途輪椅賽,賽會還在賽前的馬拉松運動展覽會上,介紹輪椅運動員給比賽的其他參加者認識。首辦的峇里沒有不足十人便 取消的條款,聽大會的職員說,為了令賽事有足夠人數順利舉行,賽會送他們到峇里參賽。從這些安排上,你看到甚麼才是真正的從心出發。 

發展輪椅馬拉松不容易,比賽用的輪椅要訂造,Ajmal Samuel也只可以在清晨交通稀疏的時間在馬路練習。希望田總和香港殘奧會多些推廣輪椅馬拉松,駕駛者也有多點包容,碰到輪椅運動員在馬路練習時,不要 Beep他們,希望香港有多些傷殘人士投入輪椅馬拉松,未來的日子培訓出輪椅界的蘇樺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