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渣打馬拉松TVB化》.am730.14/12
從數字上看,渣打馬拉松的確相當成功。參加人數由2004年二萬五千人,增加至今年的七萬二千人;以往通常過兩、三星期才滿額,今屆只消 一、兩天已爆滿。數字上的成功,只是沒有選擇和競爭的結果,有如TVB的慣性收視,齋播雪花也贏亞視九條街,但絕不代表TVB節目的水準高。
渣打馬拉松的問題,過去兩三年寫過了不少:年年設計重複的Tee、沉悶無比的賽道、大部分路段謝絕打氣和觀戰……講也講到口臭。渣打馬拉松的透明度也令人 詬病,不時被傳媒批評。以倫敦馬拉松為例(圖),確定由維珍財務的贊助後,倫敦賽會便宣布五年總共的贊助額是1,700萬英鎊(約兩億港元,平均每年四千萬),每年的開支和盈餘也可以查得到,帳目細節會提交倫敦市政府、地區議會的代表。
香港?沒有人知道渣打銀行每年贊助田總多少百萬或千萬,具體如何處理盈餘也不知道,遑論帳目的細節。
TVB發生的問題,在渣打馬拉松身上也一樣找到。恃著有慣性收視、大台效應,年年重複、袋袋平安方為上策。電視台尚需要遵守通訊局的指引,但政府則每年奉 旨補貼封路的開支給田總辦比賽,卻稱因為「賽事非政府直接資助」而無權監管該項目的財政,其他主辦者要向政府申請市區路段封路辦比賽則難若登天。
十公里早已淪為不籌款的百萬行,但田總本屆又增加了兩千個名額,令賽道更擁擠。若田總想讓更多跑手參與,負責任的方法是應該盡力向政府爭取封更多路段、延 長封路時間,甚至把十公里、把半馬分拆出來,像倫敦一樣分開不同的周日,辦十公里、半馬和全馬,而不是無止境增加名額,直至賽道塞爆地陷。
由New Balance變「特步」贊助的渣打馬拉松,某程度也是香港的縮影,只靠吃老本而走不出新的路,大陸化取代國際化。
打破慣性收視的悶局靠發新的電視牌照,改善馬拉松的水平也要靠競爭。馬拉松並不是只有田總才可以舉辦,例如東京、倫敦和紐約馬拉松分別由政府、慈善信託基金旗下公司及跑步會舉辦,而不是由日本、英國和美國的田總,希望政府在馬拉松方面也開放市場,讓馬拉松界的王維基,打破渣打壟斷的悶局。
參考資料:
關於倫敦馬拉松帳目
http://www.virginlondonmarathon.com/news-and-media/news-and-media/dispatches_faq/
明報去年關於馬拉松帳目報道
http://www.mingpaohealth.com/cfm/news3.cfm?File=20110220/news/gba1.txt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