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牛津十一.Alaa el-Aswany的一席話

每周五,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St Antony)的中東研究中心都有研討會。上周五,由埃及最著名的作家Alaa el-Aswany,談談他的寫作心得。若不是看過改編'The Yacoubian Building'的電影,我不會認識Aswany。八個月前,我也寫過這套電影,聽講座期間,勾起已忘記了的情節,心裡仍是戚戚然。

我的歐洲馬拉松,已差不多寫好。寫作 Hit the Wall,最好是聽講座,難得這次講者是作家,還是來自創作不自由的埃及,我們可以自由創作,都要比他幸福。The Yacoubian Building是Aswany第一本小說,也令他在埃及一炮而紅,小說已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出版(不知道有沒有中文版),Aswany被西方視為埃及作家的代表。

Aswany來自中產階級,曾在美國芝加哥留學,本業是牙醫。他笑說,埃及是沒有全職作家,所以他必須是牙醫,不是作家(因埃及政府獨裁,創作自由有限),醫生和作家也有些相近,大家都是探討人類社會的一些問題,醫生與作家沒有甚麼衝突。

Aswany的小說描寫埃及社會的陰暗面。無論是發生在開羅的Yacoubian Building,還是發生在美國的Chicago(第二本小說),沒有一個好人,每人總有些少污點,Yacoubian Building還有同性戀者,這引起一些埃及人不滿、觸犯政府禁忌。Yaucoubian Building電影首映時,政府還不讓電影公司,邀請Aswany出席!

Yacoubian Building把埃及的落後、停濟、年青一代迷失方向,透過幾個主角的故事刻劃出來。Aswany認為,埃及未來的進步,還是要靠民主,繼續維持假民主的家天下獨裁制度,埃及是不可能進步。

作者與小說創作的關係,Aswany是這樣看,至於他是否老實作答,留待你自己評論了。

「好人的故事也只是好人的故事,我們都不是完人,一般人的故事,才引起多一點興趣。小說不是政治、不是社會學,小說只是小說。很多人以為,我的小說反映我的想法,覺得我留戀殖民地時期。對不起,殖民地時期我仍未出生,我根本不認識那個社會,又怎會留戀?」

「我的小說,只是反映小說主角中人的想法,不代表我的想法。小說不是搞政治的工具,若我要搞政治,我就直接宣示我立場,不會去寫小說。你也不要覺得,我寫的埃及,是反映真實的埃及。研究社會是社會學家做,不是小說作家的專業了。」

「有一次,政府找了我問話,叫我澄清,究竟小說一些角色的想法,是否代表我的想法?我不斷重申,這只是角色自己的想法,不是我本人的想法。但官員硬是不信,覺得我是把自己的思想,套入角色中。最後我告訴他,那我便寫多一句,澄清書中人的思想,不代表作者,作者本身也不認同。這樣有沒有問題?」

我不清楚他小說角色的名字,很多問答也聽不懂。有些也是圍繞,為甚麼有這個角色?那個角色的思想,代表甚麼意思?Aswany沒有說甚麼,只是叫大家,不要太認真,不要硬是覺得他的小說反映某些東西。

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

日本毅行者.《茶杯》09年5月

過去十多年,毅行者這項活動,已由香港散播至全世界。英國(約克郡與South Downs)、澳洲(悉尼與墨爾本)、紐西蘭、加拿大、愛爾蘭、比利時、荷蘭和日本,現在都有毅行者。香港去歐美澳紐方便得多,但好的風光不一定要長途跋涉,走到天涯海角才找到,若人生若能選擇玩一次毅行者,想也不用想,去日本!

日本毅行者之好,好在有富士山景。終點就在富士山腳的山中湖,登上最後的高峰三國山,就可以看到富士山與山中湖的全景,若白天到,就看到蔚藍的天、皚皚雪頂;日落時份,富士山染成紫紅色,夕陽餘暉灑在一池水銀。這風景,就是走這一百公里最好的報賞。

只有日本毅行者,檢查站提供紫菜飯團;只有日本,可以讓你可以停一停、歇一歇,去小村的澡堂洗過熱水澡、浸浸按摩池的溫泉,然後再上路。只有日本,可以半夜三更、在千多米高的山頂上,找到仍在營業的茶屋,那管茶屋外寒風颯颯,飲杯熱茶、食過湯麵、抖擻精神,然後再上路。

日本的山勢高,過千米的山至少有五座,但一點也不難走,路全是鬆軟的泥土,一百公里的路,只有一小段是岩石和水泥路。香港所有山路是水泥和石級,上一個四百米的山已幸苦得要命,但在日本千米高山,緩緩而上,腿也不覺得酸軟。

日本毅行者今年五月舉辦第三屆。在日本,樂施會還是有待宣傳,沒有多少知名度,但對香港人就相當吸引了,所以每屆都有數十隊港隊遠征,由於香港是「大客」,日本樂施會安排行李運送服務,讓人生路不熟、沒有支援組的外隊,也可以在中途取得補給和物資,就連籌款也可以籌港幣、然後由香港樂施會轉交日本。

但即使大會有行李運送,怎樣也要找過會駕車的朋友一起去日本。若在白天抵終點,就可以開車到山中湖的「紅富士之湯」泡過溫泉,躺在溫泉看富士山日落,找間好的日本餐廳慶功,然後到B & B好好睡一覺,為旅程劃上圓滿的終點。

若沒有朋友,四個累得要死的人,怎會有力氣再租車和駕車?


日本毅行者
日期:每年五月中下旬
時限:48小時內,完成100公里的山路
籌款:每隊報名費六萬円(約4600港元),每隊最少籌款額是十二萬円(約9200港元)
賽道:跨越日本的神奈川、靜岡及山梨縣,由神奈川的小田原市出發、經箱根、然後向富士山進發,終點是富士山下的山中湖
賣點:景色極優美、安排妥善、海外隊伍享有行李運送服務、檢查站食物豐富、中途會路經澡堂,可洗過熱水澡,然後再上路
注意事項:日本山區溫差大,春夏秋冬盡在一天、山路迂迴,小心迷路、賽道每年都有修訂
網頁:http://trailwalker.jp

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Hit the Wall」

這幾個月,大部份的清醒時間,都在寫作,腦袋全是馬拉松、跑步、比賽...Hit the wall,是馬拉松的用語。形容跑到三十公里後,再也沒有力向前行的感覺。中文硬譯叫「撞牆反應」,英文的神韻lost in translation。

寫作也一樣,寫到某個階段,突然搖不動筆竿。初稿,怎樣看也不滿意,覺得要改,但又不知怎樣改。有時,整天也不想寫一隻字,連思考也不想思考,只希望一片空白,奢望寫下去的靈感會突然出現,知道怎樣把故事續下去,怎樣令轉折較自然一點。

作家不易為,要每天持之以恒,不斷有新創作。我喜歡寫東西,但要每天不斷寫,要一個月內寫幾萬字,交一本書,又是另一回事了,腦袋不便秘才奇怪,即使是寫你有興趣、你想寫、你想分享的東西。

從自己買書的習慣就知道,要讀者掏幾十元買本書極困難,賣一本書,作者只有一成版稅,找到一千個人買書,你也只有幾千元收入。

一邊寫,一邊把寫好的章節,給一些友好試讀,然後按反應修改。友好意見迴異,有的說好、有的麻麻、有的以為會像村上春樹,結果原來不是、有的認為不必村上春樹、有的彈中文差、有的希望看多些過人感受、有的認為不必太多,盡量精簡。

我也想寫得像村上一樣好,只是我沒有他的天份,我沒有十年時間去寫,我也未到要寫回憶錄的年紀。

唯一肯定是,一定要再修改、再剪裁。只有寫好一點,才有機會繼續寫下去,我不想開始就是結束。

寫的過程中,要找一些跑步故事,我訪問了不少因跑步認識的朋友,有英國駐港副領事Jagoe、法國駐港副領事Ramage、以色列的工程師Yaron、午夜太陽馬拉松總監Nils、和日本一間公司的老闆德納忍。

好的跑步故事,永遠不會嫌多,寫作過程最享受,還是聽故事。日本人都是跑步的哲學家,可以與德納先生結緣是我的運氣,自07年布吉馬拉松認識,總覺得我們之間,有點特別的緣份,我每次去旅行,都會寄明信片給不同朋友,但只有德納先生,我不會漏了他。

他收到明信片後,又會回覆電郵,告訴我最近參與的比賽...我們就是明信片、電郵一直聯絡至今。多得他,我才明白多一點,跑步是甚麼。

PS:謝謝各位支持。一定會用心預備,讓這科可以一直存在,我不知道最後有多少人,但若果也有資源買教材,我會試試看,可否在中大build up中東電影的collection。

2009年5月8日星期五

人生三十才開始

昨天收到電郵通知,明年一月起,可以到中大政治行政系做兼職講師,教中東政治,科目名稱是:Case Study in Comparative Government: Middle East Politics

一直希望貢獻,也是因為當初申請獎學金時,我在personal statement寫,是希望讀「中東研究」後,可以做報導中東的新聞,擴闊香港人、甚至中國的視野。Personal Statement也是一項承諾,人家也是因為這樣,才給你廿多萬去讀書,若學了新東西回來,最後只淪為自己的興趣,是浪費和辜負人家一番心血。怎樣也要努力嘗試達到

第一手的中東新聞,我目前是做不到,但總算找到另一個機會,貢獻學到的東西,沒有甚麼比教育更直接了,也沒有違背personal statement的初衷了。

這些科在香港是新的東西,但中東議題,確是票房毒藥中的毒藥,若有客仔支持,就每年都可以教;若票房慘淡,收視三點不保,大概也要落得與葉劉博客同一下場,中途腰斬。只好盡力以為,希望可以一直教下去了。

九年前,走出大學校園的一刻,肯定沒有想過可以十年內,以教師的身份回校園,還要教這些如此複雜、陌生的中東。現在才明白多一點,’live is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人生的路往何處走,確是估不到。

莫說十年前,就算在兩年前,甚至是剛剛來英國讀書的年日,我也估不到,我今天會走到這裡,因為我的人生,在頭28年都接近一片空白,上天也對我不特別好,沒有人可以靠,只能靠自己,路也走得不容易。總之,沒有甚麼值得掛齒的。

生活除了壓力,原來可以很豐富,香港以外的世界,原來是這樣大。若人生只活三十年,我也沒有甚麼好遺憾。人生一直想做的東西,竟然在這兩年間,大致做到了...

可以到外國讀想讀的東西
可以在外國小鎮生活與愛的人生活,每天都是寫作、踩單車、聽研討會、煮飯,簡單自在
算是自由記者,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有機會貢獻學到的東西
在媒體有自己的欄目
也算遊了半個世界
去過北極跑馬拉松
玩過外國毅行者
書局(將)會賣我的書...

一切的東西,都在這兩年間發生。兩年只是很短時間,但可以有這麼大的分別,我並不是特別努力,也沒有甚麼才能,但上天對我的好,是超乎我想像的。

不要想太多,想做的就去做,沒有甚麼是做不到的,這收獲可以超乎你想像,這是我最大的體會了。

2009年5月4日星期一

多謝內地《財經》雜誌網,讓我有機會同內地同胞講幾句!

http://blog.caijing.com.cn/topic_article-18-738-3.shtml

容許我自大又好、阿Q五分鐘!文章好長,只引述最後一版,有興趣就上網站看啦!

【英国行】英国濒危?
作者: 温秀 2009年04月09日 09:56:40
分类:英国行

布朗政府的G20分水岭   

G20之前,布朗政府的支持率岌岌可危,但这位首相却希望借助全球峰会力挽狂澜。

“布朗政府野心十足,他希望能在G20峰会上有所作为,但不知是否行得通”。凯瑞布朗在G20峰会前对《财经》记者坦承,现在欧洲各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分歧,比如是否应该把纳税人的钱用于拯救肇事者——对银行注资—许多国家就有不同的看法。

英国议会中国小组副主席钟斯勋爵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应该在G20峰会上,成为领军者,“但不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他还说,相形之下,英国却在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是只老鼠,却冒充大象(We may be looked at as an elephant outside, but a mouse inside.)。

“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袖”。钟斯说,布朗首相可以完全脱稿对中国做一个长达45分钟的演讲,他谈的是中国的刺激计划,“他完全掌握了要领,并且清楚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不过,此前也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国政客称,布朗政府正面临内忧外患。在国内也不大受欢迎,支持率在急转直下,所以G20对他而言,至关重要。

但从刚刚结束的G20所发表的声明看,这场会议并非如法国总统所忧虑的那样“大话连篇”,并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达成了妥协,取得了一致。

尽管这对布朗政府和英国经济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仍需拭目以待,但世界语言,时区优势,训练有素的金融人才,在许多商人看来,依然是伦敦得天独厚的吸引力所在。有人说,在英国你可以找到讲任何一种语言的人,所以你可以做全世界的生意。

“英国人很坚韧,英国近代史上遭遇了多次灾难性的冲击,但英国人都熬过来了,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在历次巨变后,得以巩固”。日前旅居英国,为多家香港媒体撰稿的独立评论人庄晓阳如是说。

1930年的大萧条,二战时的狂轰乱炸,上世纪80年代的煤矿工人大罢工,每次都触目惊心,但伦敦的地位依旧。庄晓阳回顾称。

“当年SARS对香港的冲击何其大,但香港的地位和影响力依旧。当时香港人连门都不敢出,现在的伦敦要平静得多。”庄晓阳认为新的全球的金融秩序和格局难以一蹴而就,即使东京也只是区域金融中心。中国要赶超伦敦还要假以时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伦敦,还是英国,都对中国充满期待。

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Book Review:伊拉克難民問題,Published in 《讀書好》, May

書名:The Iraqi refugees, the new crisis in the Middle East
作者:Joseph Sassoon
出版社:I.B. Tauris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在香港,要找關於中東及伊斯蘭教的書十分困難,只有英文書店會賣多一點,但書種仍是十分有限,連半個書架也填不滿,複雜一點、學術一點的幾近找不到。當一個城市大部份人,都分不清楚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書局不賣中東的書也是正常不過。

筆者目前旅居英國,英國好,好在多書店,關於中東、伊斯蘭教的書,更是琳瑯滿目,無論甚麼題目都找得到。因為,英國有二百多萬伊斯蘭教徒,由十九世紀起,英國已介入中東、爭奪中東的石油利益,現代的中東的版圖,也是由英國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切割。

香港很少人對中東有興趣、懂中東的更是絕無僅有,說得出的來來去去,不是記者張翠容、就是學者沈旭暉。我只希望在這個欄,多一點介紹最近出版、關於中東問題的書藉,為這方面補白。若走遍香港的書局,找不到筆者介紹這本書,還要請大家見諒。

過去數年,巴勒斯坦問題和伊拉克戰爭,是中東最受關注的議題。巴勒斯坦問題,仍然不可能解決,但伊拉克戰爭終於露出曙光。當美軍發現,原來用美金收買武裝分子,叫他們「Please don’t shoot me」,比花錢駐軍及買武器更有效後,伊拉克的衝突隨即減半,每月死於襲擊的平民人數,也有06、07年高峰期的數百人,減少至現在的數十人。

伊拉克最近的新聞,也有一些好消息,例如首都巴格達、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樓價上升、曾被搶掠一空的博物館重開、巴格達的兒童可以放心到公園玩等。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撤軍,美國對伊拉克戰爭最終告一段落後,國際傳媒的焦點,也逐漸遠離伊拉克。

武裝衝突減少,並不代表伊拉克情況好轉,很多伊拉克難民仍然滯留外國,因安全問題而不能返回伊拉克。自從2003年,已有超過四百萬伊拉克人逃離家遠,伊拉克人成為繼巴勒斯坦人、阿富汗人後,全球第三多的難民。但傳媒只關心伊拉克的安全、戰爭,難民問題一直也被忽略。

這本書就是第一本,講述伊拉克難民的著作。生於巴格達的Joseph Sassoon,目前是牛津St Antony 學院的學者,他花了數年時間,走訪約旦和敍利亞等國,訪問各地的難民,及分析難民問題對伊拉克未來、及經濟的影響,要了解伊拉克難民的問題,這本書肯定是首選。

伊拉克難的四百多萬難民中,二百七十萬是在國內流離失所、二百萬逃到中東及歐洲等國,但伊拉克政府,從來不承認有伊拉克難民問題,因為「難民」在中東是恥辱的代名詞,只會令人聯想起沒有國家的巴勒斯坦人。這個標籤效應之強,就連逃難的伊拉克人,也因為尊嚴問題,不想承認自己是難民,也不會向聯合國的難民組織登記,即使國際組織想救援,也無法找出這些難民。

除了不想承認是「難民」外,伊拉克難民的另一特徵,就是高等教育程度、住在城市的中產階級和專業人士特別多,但他們到中東其他國家後,也希望找工作支持生計,即使貴為專業人士,但礙於沒有工作簽證,他們往往被壓價,只能拿極僅以糊口的工資。

基於同一信仰、語言、及大家都是阿拉伯人,中東其他國家,例如約旦、敍利亞、埃及等國,一般都會讓伊拉克人入境,批出的簽證由三個月至一年不等。原本,這些伊拉克人都以為,戰爭最多也是幾個月,戰爭結束後就可以回伊拉克,只是沒想到,原來局勢會越來越混亂,根本不可能回伊拉克。
毗鄰的約旦和敍利亞首當其衝,兩國分別接收有47萬及190萬人。這兩個國家,過去數十年是巴勒斯坦難民的最大收容國,巴勒斯坦人也融入了他們的社會,兩國對收容難民已是駕輕就熟。

中產階級多選擇去約旦、草根階層則去敍利亞,因為約旦的經濟較發達,中產階級以為約旦有較多工作機會;敍利亞的「賣點」,則是生活指數較低,地下經濟蓬勃,敍利亞社會也較多元,對什葉派的伊斯蘭教徒也友善。

但難民要找工作一點也不容易,結果只能靠吃穀種、吃積蓄維生;難民的子女也沒有讀書機會,因為他們擔心,若讓子女註冊上學,當地政府便會取得他們的地址及聯絡方法,並會趁機遺返他們到伊拉克。也由於大批伊拉克人忽然湧入,需求增加引致約旦和敍利亞通脹,反過來影響當地人民的生計。

攻打伊拉克是美英兩國的餿主意,但美英兩國甚少向伊拉克難民提供政治庇護,對難民也是諸多阻撓。反而是瑞典是中東以外,收容最多伊拉克難民的國家。北歐對難民收容,一般較寬鬆,當中東國家的伊拉克難民,差不多用盡積蓄時,福利好的瑞典就是它們唯一的希望。

瑞典收容了約五萬名伊拉克難民,它們都是經陸路偷渡,穿過中東、土耳其、東歐、德國、丹麥後,才來到瑞典。瑞典沒有融合不同種族的經驗,不像美國和英國,而且伊拉克人到瑞典完全語言不通,生活也遇到不少困難。對於越來越伊拉克難民湧入,瑞典政府也忍無可忍,覺得沒有理由幫美國和英國,收容伊拉克難民,終於也收緊規例,控制尋求政治庇護的伊拉克人。

難民問題,對伊拉克也是沉重打擊,受高等教育的人、律師和醫生,全部逃難到外國,令伊拉克成為全中東,醫生、律師與人口比例最高的地方,也失去最優秀的人才。而且,難民的下一代也沒有多少受正規教育,他們的教育水平,都會比父母那一輩低,令國家的知識水平倒退。

要完全解決伊拉克難民問題,恐怕也要以年計,只能期望伊拉克回復安全,難民才可以盡早重返家園。

2009年5月1日星期五

巴黎馬拉松.跑在自由平等博愛國度.《茶杯》12/2008


近日忙於寫書,書名我還未想,內容大概是向歐洲馬拉松出發。這是去年在《茶杯》的作品,原來一直忘記貼上來。

內文:

馬拉松可能是唯一一項,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運動競賽,全世界所有馬拉松比賽中,跑手只要在大會指定時限內完成42.195公里,都會獲頒記念獎牌。搜集獎牌是可以上癮,就好像小學生收藏閃卡,若有一兩枚歐美頂級馬拉松賽事的獎牌珍藏,點綴房間炫耀一下也不錯。

可惜頂級比賽太受歡迎,報名人數以十萬計、參賽名額太少,大會只能以抽籤決定誰有資格參加。例如倫敦馬拉松,每年的報名人數以十萬計,除非可以幫慈善團體籌至少一兩千鎊,否則也難以獲一紙號碼布。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就以時間甄別參賽者,不能在三小時十分完成馬拉松的壯年男跑手,也休想獲得參加資格。

幸好,世上還有高舉「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法國!既沒有能力三小時十分完成、又沒有抽籤運氣,但又很想感受國際大賽氣氛的跑手,每年四月的巴黎馬拉松就是為你而設。

花都的街道寬敞,即使37,000人在香榭麗舍大道一同起跑,但一點也不覺得擁擠。多得十九世紀的建築師奧斯曼(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 1809-1891),把巴黎重新規劃,舊有的街道全部拆掉,以凱旋門中心,放射出十數條筆直寬闊、可以讓車輛行駛的大街。巴黎今天的風貌,就是由奧斯曼塑造。

奧斯曼的鬼斧神功,除了令巴黎由一個中古城鎮,蛻變成現代格局的大都會外,也間接令巴黎成為全歐洲,最適合跑馬拉松的城市。

馬拉松由凱旋門出發,經香榭麗舍大道到協和廣場,經過羅浮宮、巴士底後一直跑到市郊的公園,然後拆返回市中心,沿塞納河北岸跑,聖母院、巴黎鐵塔就在彼岸。只消一晝,就可以跑遍巴黎市內大多數景點。

巴黎的馬拉松也是充滿法國特色。跑到38公里、雙腳已累得撐不住時,更有意外驚喜,竟然有酒商在賽道旁設攤檔,向跑手提供免費紅酒!隨即把紅酒灌入口…嘩!還以為巴黎的酒會好飲!但竟然與超市20多元的貨式一樣惡劣!完全沒有鼓勵的效果!

怎樣也好,全世界大概也只有法國的馬拉松,才會有紅酒提供。雖然味道難飲,差點沒有吐出來,但可以馬拉松中途喝紅酒,也是很難忘的經歷。

Info比賽:巴黎馬拉松
地點:巴黎市中心,,凱旋門外的香榭麗舍大道出發,穿越巴黎市,然後返回凱旋門
時間:每年4月
賣點:不用抽籤、先到先得的頂級賽事、37,000人與一起跑全程馬拉松、沿途有紅酒給跑手,巴黎鐵塔、香榭麗舍大道、及塞納河沿岸景色
注意事項:需要醫生紙證明身體健康,才可以參賽
網頁:http://www.parismarath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