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由大阪、神戶、京都馬拉松談起...

刊於《明報》6月25日最近身邊的友人到日本關西旅行,可見日本地震的影響逐漸淡化,至少不會擔心關西地區也有幅射危機。怎樣重振觀光業,成為日本旅遊業者的當務之急。

日本是長跑大國,馳名跑鞋品牌Asics和Mizuno來自日本,還有村上春樹這名跑手作家,但讓公眾參與的大型城市馬拉松賽事在日本只是近十年才興起(若不計沖繩那霸已辦了二十六屆的馬拉松),東京也是到○七年才舉辦首屆馬拉松。

城市馬拉松自始在日本如雨後春筍、不斷生根,由今年十月底起,關西的大阪、神戶和京都也先後舉辦第一屆馬拉松賽。同一個國家,三個毗鄰的城市於同一段時間辦馬拉松也十分罕見,「阪、神、京馬拉松」肯定成為日本觀光業下半年宣傳的重點。

阪、神、京馬拉松的代表本月初訪港,筆者有機會跟他們會面。賽道相當吸引,大阪馬拉松以大阪城為起點,穿越市內不少景點;神戶馬拉松沿著海邊跑;京都馬拉松更於地震一周年的311起跑,比賽以平安神宮的鳥居為終點,沿途還有袛園藝伎為你打氣,出發前還會一起為死難者祈禱默哀。

相比之下,香港馬拉松那條乏味、無法接觸市民、遠離市中心的賽道、年年開幕禮只有特首鳴槍實在沉悶難頂。

一張萬人空巷奔跑,沿途有成千上萬市民上街打氣的新聞相片,已勝過官方千言萬語的宣傳。馬拉松永遠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向全世界表示「我們已回復正常了」;馬拉松重塑城市的形象,辦馬拉松賽更是城市重新出發的起點。

神戶馬拉松的主題是「”Thank you!” will be our cheer.」,透過馬拉松告訴全世界神戶已於阪神大地震後復完了。紐約於911恐怖襲擊後人心虛怯,但前市長朱利亞尼仍堅持十一月的馬拉松要如期舉行,有甚麼比三萬多名跑手在曼克頓中心跑步,二百萬紐約上街為跑手打氣更可以告訴全世界:「紐約人不會因恐怖襲擊而終日惶惶,紐約是不會被打敗的,恐怖分子放馬過來!」

這是911恐怖襲擊後,首個在紐約舉行的國際盛事,但跑手沒有因擔心恐佈襲擊退出、市民也沒有因此留在家不敢出街、外國跑手都要親自前來雪中送炭、為紐約打氣,沒有取消行程。紐約是國際都會,不只是因為金融經濟,也是因為他們擁有一個偉大的馬拉松比賽。

遠至非洲的盧旺達,馬拉松也發揮同一功效。首都基加利(Kigali)於2005年起辦馬拉松賽,並名命為國際和平馬拉松(International Peace Marathon)。前體育及文化部長Habineza Joseph曾說,這個馬拉松是盧旺達建國以來最國際化的盛事,1994年的種族屠把盧旺達撕裂了,他們希望借助運動、一點一滴把社會再團結起來,向全世界表示他們希望重建和平。

無論圖西人、還是胡圖人,在馬拉松的起跑線上都是平等的,又有甚麼比圖西觀眾為胡圖跑手打氣更美麗、更和諧?

馬拉松塑造都會形象、建立城市身分,是最好的對外公關。可惜香港的賽事連輪椅選手也容不下,比賽的名字成為銀行的私產,大家只知渣打馬拉松而不叫香港馬拉松,只有渣打、沒有香港,令渣打馬拉松淪為雷曼苦主抗議的發洩對象,而不是團結香港的大好機會,怎可能不教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