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及旁聽的眾多科中,最好玩就是Arabic Cinema;最有興趣讀的科,就是Modernization of Middle East,讀了兩個月,土耳其、埃及、伊朗的近代史,由一無所知,變成略知一二,但上導修課是,還是沒有能力參與討論,因為沒有時間追趕教科書,太多書要讀、太多音樂會值得聽、太多活動值得去...
更甚是做Presentation的同學,全部既沒有預備Powerpoint,就連簡短筆記也沒有,加上有大量土耳其人、伊朗人、地名、土耳其文、阿拉伯文的音譯名詞,我是唯一有預備powerpoint的學生,因為要聽我的香港口音讀這些英文,也肯定難以入耳。可惜他們往往長篇大論,每次上導修課,不消五分鐘就lost in specific terms,由頭到尾也不太懂是甚麼,只好在課後問同學拿講稿看。
但有些同學連講稿用手寫,拿來看也看不懂,沒有辦法。今天終於忍不住發電郵告訴各位:「我英文屎,唔該可唔可以比兩頁Notes我?」每周都要這樣上導修課,很難沒有挫敗感。幸好我是有興趣讀,要不然,一早就放棄了。
雖然導修課一鑊粥,但至少我現在知道土耳其有個叫Tanzimat洋務運動、Young Ottomans的維新、Young Turk的政變、土耳其國父Ataturk個名,原來不是他原名,他原名叫Musafa Kemal,Ataturk是他為自己改的名,意思是Father of Turks!!!果然是國父,真是夠自大!
埃及由英國殖民統治前,原來曾發生一場Urabi revolution;19、18世紀的伊朗原來由Qajar Empire統治,整個社會鬆鬆散散,Qajar的Shah(意指King of kings)其實沒有權力,就連正規軍隊也沒有,06年憲法革命(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前,軍隊、知識分子、教士及商人這四種階級,控制了伊朗的社會政治。
因為從來沒有中央集權的政府,伊朗一直無法由上而灌輸民族主義(Nationalism),伊朗人的身份認同,是源自宗教、源自什葉派伊斯蘭教;而不是伊朗民族,這種情況直至今天也是,Political Islamist仍主導伊朗的政治思想。原來伊朗政治與阿塞拜彊又有關,伊朗06年的憲法革命,就是多得北部的阿塞拜彊,將社會主義思想帶入伊朗。
因為阿塞拜彊一早已割讓給俄國統治,而且阿塞拜彊文與土耳其文接近,西方的新知識、思想、土耳其維新運動等等,就透過阿塞拜彊傳入伊朗。殖民地成為新思維散播的中心,在近代亞洲歷史很普遍,就如孫中山所言:「革命思想就是來自香港。」
伊朗的憲法革命也極特別,首先是社會各階層都不滿Qajar的Shah無能,令伊朗淪為俄國和英國的半殖民地,要求落實憲政、改革國家,經過一連串流血衝突,Shah終於讓步落實憲法。但怎料不夠一年,同一班人又走出來反對憲法、要求廢法!!!因為低下階層生活依舊困苦,憲政原來不能改善生活(民主不能發展經濟)、教士也擔心落實憲政後失去往日的權力和地位。
對比起每周的導修課題目,這些只是基本概念,我仍是似懂非懂。要讀得通,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待修讀再近代一點的伊朗,就可以寫下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