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拉松的起點於遠離市中心,歐亞大橋於亞洲的一端。來到這裡,才知道地鐵對辦馬拉松很重要,地鐵不發達的大城市,很難辦馬拉松!
像翡冷翠、尼斯、馬拉喀什等中型城市,起點於市中心步行範圍以內,但伊斯坦堡是人口過千萬的大都會,起點在市郊,但礙地底有太多考古遺跡,地鐵只能建在市郊。大會在市中心的兩個點,安排巴士接載跑手往起點,與Marathon Expo一樣,網頁沒有標示地圖,只是籠統指那裡可以上巴士,幸好下榻的酒店是大會官方的酒店,有巴士直接往起點。
數千人,還可以用巴士接駁,但若比賽越來越人參加,巴士根本載不了,到時肯定需要改路線。
伊斯坦堡的雨季於十月開始,出發前查天氣報告,已知比賽日下雨,需要帶備防水跑鞋。比賽九時開始,巴士七時十分離開酒店後,沒多久下大雨。車子到達起點後,大家都留在車上避雨,希望等雨停後才下車做熱身。太大雨了,同車的德國版Runner's World記者Claus,決定放棄帶相機跑,反正天氣差、拍照出來的效果不會好。

大會原本安排,這些巴士到達起點後變成行李車,讓跑手寄存行李,但現在下雨,跑手都躲在車上避雨不下車;下了車的跑手,又無法把行李寄存在裝滿人的車子上。反正裝上沒有貴重財物,我最後等到不耐煩,把背包放在人堆中算了。

有小販趁火打劫發財,拿著裝滿雨衣的黑垃圾袋叫賣,見到本地人便賣5 Lira(約30港元)、見到外國人便賣5 Euro!這些質料極差、如爛膠袋般的雨衣,銷量還不錯,不想未跑濕身,只好侷住要買;有些小販賣麵包,麵包的銷路比雨衣差多了。在馬拉松起點有小販,我還是第一次見。

天氣報告已預料會下雨,考慮周到的大會,是會在Marathon Expo上,雨衣連號碼報一同派給跑手。

等起跑期間,終於碰到特區同胞,遠道前來參與全馬的Michael與Mandy,想不到我也有一點點知名度,Michael說,好似在報紙上見過我的名字!可惜沒有筆,不能寫下他們的電郵,只能憑記憶記。希望沒有記錯,他們會收到這張照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