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Dublin Marathon 2.可以跑馬拉松,真好



可以跑馬拉松,真好。

上年跑意大利翡冷翠馬拉松右膝受傷後,這大半年都沒有參加全馬、甚至跑步,只是靠踩單車和游泳,到八月中後,才有信心再跑步,每次最多跑一小時。一月的Marrakech和四月的倫敦馬拉松,我只是去影相和採訪,九月中的Medoc馬拉松是第一個正式比賽,但我沒有信心完成比賽,最後只選取跑其中28公里,以影相寫稿。

九月底的愛爾蘭毅行者,算是第一個大挑戰。幸好,走畢全程後也沒有受傷,終於有信心再參加全馬。理論上,也應該留兩三個月時間,重新操練回復狀態,但我十二月初便要回香港,到時即使狀態回復,但已沒有機會參加歐洲比賽。要參加比賽,順道搜集資料,好讓專欄返港後長寫長有,只餘下十月和十一月。

我在八月底,決定參加18/10伊斯坦堡、26/10的Dublin和8/11的希臘雅典。伊斯坦堡與Dublin只相距一周,伊斯坦堡我報了15公里,留體力跑Dublin及希臘。



自問狀態極差,Dublin馬拉松比賽前一天,左右大腿已開始發軟蹄,肌肉又緊又酸,睡一覺也沒有好轉,大腿已提早發訊息,告訴我不要逼它們跑跑跑。起步前,我已預計要超過五小時才可完成,甚至有心理準備要中途退出,不要受傷,我才可以跑更重要、更有歷史意義的雅典馬拉松。

果然,連半馬都未到,已有hit the wall的癥兆,要停下休息了。一般人要到34,35公里才hit the wall,我連半馬未到已無力,怎樣捱餘下一半?怎可能不受傷?



記得有人曾告訴我,毅行者走累了,不如試「倒後行」,效果還不錯,跑步的道理應該一樣?我在22公里開始試「倒後跑」。果然,背部先行的「倒後跑」,比向前跑輕鬆得多,膝蓋的壓力突然消失了,大腿前方肌肉可以暫時休息,由後方肌肉補下,更可以逐漸超越身邊早已慢下來的跑手。「倒後跑」累了,又向前跑一會,輪流輪替,兩邊都累了,便停一停、拉拉筋,然後又繼續輪流倒後、向前。

身邊的路人,還以為我由頭到尾都是倒後跑,不斷送掌聲給我,掌聲是最好的鼓勵,推動你繼續前進,不能令人家失望。這種跑法,越走越順,到最後一公里,還可以在攝影師前跑跳擺post影相。



當然啦,倒後跑沒有甚麼速度可言,唯一好處是讓你可以一直前進,不用停下來步行。我就是這樣,以5小時30分鐘,完成今年第一個馬拉松。

愛爾蘭與英國文化很相似,Dublin像小倫敦。Dublin馬拉松是小型倫敦馬拉松。最後兩公里,兩旁都是拍掌的愛爾蘭路人,人潮及聲量無法跟倫敦比,但足以鼓勵你完成最後一段。

掌聲、歡呼聲下,我反而有點想哭...去年受傷時,我還以為不會再有機會跑全馬了,最多只能走毅行者;但今天,我又可以參加比賽,又有機會跑到最後兩公里,有數百人為你歡呼和鼓掌,可以再享受馬拉松的樂趣、享受完成馬拉松的滿足。

雖然,時間是極之難看的5H30M。




感謝神,我仍然可以繼續跑...可以跑,真好!

唯一愧疚是,人家來歐洲比賽,預備這麼長、為的是要拼好成績,但我沒有太珍惜這些機會。過去這兩年有這麼多機會四處比賽,但沒有好好練習預備;到傷患康復,可以再戰江湖,在歐洲的日子已時日無多。

過去這兩年在外國讀書、Freelance工作、坐飛機多過坐火車的生活,生活一點規律也沒有。待返香港、有固定生活工作後,一定要重拾練習的規律,希望在未來五年內,有資格參加波士頓馬拉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