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採訪災難就是鬥快到現場?《明報》3月26日

日本地震及核危機,是近期最受香港人關注的國際新聞,至少有四間電視台、兩間電台、兩間報館和兩份周刊派出記者赴日本採訪。若災難發生在香港人經常去旅行的鄰近區域,傳媒有機會派記者採訪,至少旅費成本比歐美中東便宜。

災難新聞是相對容易採訪的新聞,記者只需抵達現場,訪問一些災民,已有各種的豐富畫面和故事。香港電子傳媒對災難事件的報道有一個信條:大家要鬥快去災區,誰先做第一個現場直播便勝了,但輸了第一個現場直播也不要緊,只要比其他人最快抵達災情最嚴重的地方,直播滿目瘡痍現場也可以反敗為勝。

做新聞鬥快無可厚非,但若要第一時間抵達現場,香港傳媒永遠比不過在各地有特派員的國際傳媒,過分講求速度,以最快抵達現場定輸贏的思維弊端,往往令採訪災難新聞Amazing Race化、電波少年化。電子傳媒為了鬥快,派去採訪的記者最重要是轉數快、懂應變、刻苦耐勞、反應敏捷、大膽進取,確保成功第一時間抵達災區。

更甚是,香港所有電子和印刷傳媒對災難和衝突採訪都沒有計劃和準備,香港記者最多領教過胡椒噴霧和警棍,對地震、海嘯、輻射、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沒有認識,而新聞行業待遇之微薄、晉升機會不明朗,又無法挽留有採訪災難和衝突經驗的資深記者。無論南亞海嘯、泰國紅衫軍衝突、四川地震、日本海嘯,臨危受命的記者沒有受任何訓練、沒有合適裝備、不知道有沒有意外保險,也不太了解當地社會、政局和文化,甚至連收拾行李的時間也沒有,拿本護照便要匆忙趕赴機場。

這種情况下,即使記者怎樣認真和努力,報道深入的程度怎可能及得上日本放送協會?

外國記者有避彈衣 港記只有安全帽

外國傳媒又如何?以英國廣播公司(BBC)為例,公司會安排相關的培訓課程,絕不會派沒有受訓練的記者採訪災難和衝突。結果,泰國軍隊鎮壓紅衫軍,當外國記者有避彈衣,往泰國採訪的香港記者只有幾頂地盤安全帽;知道日本福島核電廠泄漏輻射後,BBC隨即把防輻射衣物寄到日本,但香港傳媒是不會購買防輻射衣物。

做好國際新聞的第一步,是要建立外國特派員的制度,及提供訓練及裝備給記者,而不是每逢發生極大事件,便「臨時拉伕」派些缺乏背景、平時只採訪香港新聞的記者,以最快抵達現場做直播為唯一目標。若香港傳媒有駐東京記者,地震相關的報道也會深入得多,因為他們較了解民情、較容易找日本專家的訪問,即使發生什麼事故,日本政府也有辦法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認真做國際新聞絕對是昂貴的投資,以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為例,該台自1996年開台至今仍虧損,全靠國王Hamad bin Khalifa支持才可以營運,但這盤蝕本生意的最大回報是提升卡塔爾的國際影響力,讓這個人口只有百多萬的國家,牽引整個中東的局勢。當然,更多有國際視野的傳媒都有盈利,以英國《金融時報》為例,去年的盈利是6000萬鎊(約7億),較香港絕大多數傳媒賺得多。

香港不乏富可敵國的傳媒老闆,但他們有沒有卡塔爾國王放眼世界的格局?我們的觀眾及讀者群,是否可以支撐一個有國際視野的傳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