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

跑手的第一次.刊於《Sport Soho》二月號

二月底的渣打馬拉松快到了,相信大家已準備就緒,我先祝各位跑手再創佳績!

報不到名的跑手也不用傷心,這個世界每周日都有比賽舉行,放眼世界的選擇多的是,窮一生的時間也跑不完。對躍躍欲試馬拉松的初哥,你應該慶幸仍然可以選擇在哪裡獻出「第一次」,因為你總可以有新的PB,但你的「第一次」獻給誰是永遠不能改變的事實了。

以香港附近的地區為例,每月都有馬拉松比賽,一月廈門和台南、二月東京、三月首爾、四月長野、六月泰國布吉、七月吉隆坡、八月台北陽明山、九月蘇梅、十月北京、十一月曼谷、檳城、日本河口湖、杭州、十二月台北、上海、奈良和澳門。到這些地方參賽,經濟上較易付擔。

若經濟充裕一點,又或有遠遊的打算,不妨在行程加一個馬拉松,把「第一次」給歐美。若你喜歡歷史,一定是希臘雅典;若你喜歡藝術,意大利翡冷翠是必然選擇;若你喜歡看迪士尼卡通,有美國奧蘭多的Disney World馬拉松。

若你希望以第一次馬拉松求婚,當然要選一個浪漫的城市跑,布拉格、巴黎、威尼斯也好,因為在卡夫卡走過的廣場、香榭麗舍大道、聖馬可廣場,求婚Say Yes的機會肯定較Say No高。

對沒有太大信心的企鵝跑手,若想把「第一次」獻給渣打請三思。雖然渣打的時限已增加至六小時,但也不好輕視三隧三橋的難度,若不幸被大會「兜」上車、號馬布被弄個「X」,這便相當無癮無趣了。

我建議這些跑手選擇一些賽道平坦、氣候較涼、時限充裕的外國賽事。我在蘇格蘭尼斯湖馬拉松碰到的香港跑手Ivy,她是把「第一次」獻給尼斯湖,因為香港的時限太少、難度太高了。

每年的渣打馬拉松都有一點改善,例如:大會去年終於重拾常識,在終點為跑手頒獎牌,而不是在賽前一律發給有報名的跑手;本年則增設十公里輪椅賽、提早全馬的比賽的起步時間、延長全馬時限至六小時,但賽會仍有很多方面未如理想,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最為人詬病是賽會的帳目不透明及缺乏問責。渣打馬拉松辦了十五年,但沒有人知道馬拉松的帳目和收入,也沒有人知道渣打銀行每年贊助了多少錢。據銀行界流傳,渣打每年的贊助費超過二千萬以上,但消息無法證實。

究竟業餘田總用了多少資源改善賽事?袋進口袋的又有多少?沒有人知道。

田總不能以私人機構為由而拒絕公開,因為馬拉松賽道佔用公眾資源和空間,等於由納稅人補貼田總辦比賽,田總向公眾問責是應有之義。

以倫敦馬拉松為例,主辦的倫敦馬拉松有限公司(還舉辦Adidas倫敦半馬拉松、Bupa倫敦十公里、渣打倫敦五公里、Adidas女子五公里)把所有盈餘一律撥入倫敦馬拉松慈善基金,推動倫敦市的體育發展,例如資助一些地區的小型足球會建球場、重建一些殘破失修的運動場地、興建大型綜合體育設施、在缺乏康體設施的區域建公園等。單是在08至09年度,倫敦馬拉松慈善基金撥出的款項是450萬英鎊(約5400萬港元)。

所以不難想像,贊助倫敦馬拉松的維珍金融(Virgin Money),可以大大方方在廣告中宣佈,它們對馬拉松的贊助額是超過1700萬鎊 ,因為它們並不只是捐助一間私人公司辦體育活動,而是支持一項推動體育發展的慈善活動,是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

贊助業餘田總的渣打銀行,是不能以透露贊助金額做公關宣傳,因為我們的馬拉松更像是田總的盈利活動,除了帶動跑步風氣外,並不能發揮馬拉松對社會的正面效益和貢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