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書寫,在香港肯定不是主流。足球版由波經、球星緋聞、策略戰術佔據,籃球版是NBA賽果、分數、籃板球、MVP,體育只是一堆賽果、賠率、轉會費和數字,運動員的甜酸苦辣、體育人性化及戲劇性的一面,除了偶爾有些知名的運動人的自傳(村上春樹、蘇樺偉、洪松蔭等),這方面的書寫或文學,並不容易讀得到。
居美的台灣作家劉大任很會寫高爾夫球。以往工作的報館有訂台灣《壹周刊》,他的專欄每期必讀。看他寫高爾夫球手、球場的故事,地勢險峻的果嶺、扣人心弦的比賽,即使我對高爾夫球一竅不通也看得津津有味,小小的白球原來是由意外、失望、沮喪、挫折、興奮和成功搓成,球手站在天地之間,眼前的十八洞便是他的一生,沒有Take Two。
已故的殿堂級美國體育記者George Plimpton曾提出一個有趣的「小球理論」(Small Ball Theory),怕我的粗糙翻譯影響神緒,也直接給讀者英文原文:
“That the smaller the ball, the more formidable the literature. There are superb books about golf, very good books about baseball, not many good books about football or soccer, very few good books about basketball and no good books at all about beach balls”(球越小,有關的作品越震撼。寫高爾夫球有經典、寫棒球有佳作、寫足球或美式足球的好書不多,寫籃球的好書很少,吹氣沙灘波,一本也沒有。)
這是很有趣的觀察,哥爾夫球的故事好看,或者跟這運動球的比賽性質有關,打錯一個球的懊惱、複雜的心理狀態,是很好的書寫題裁,但足球除了射十二碼可以及得上,一般的攻球是不用思考,籃球則連十二碼也不用射。
若果按「小球理論」正確,第一流的運動書寫,應該來自不需要球、不需要器具的運動、最原始的運動───跑步。
跑步與其他運動不同,我們不止是觀眾,我們也是運動員,可以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與精英運動員同場競技。跑步是庶民的運動,只要你有一雙跑鞋便可以參與和享受。跑步是我們的求生本能,我們祖先最原始的山洞壁畫藝術,就是奔跑追趕獵物的故事,我們天生就會跑,我們也可以是下一則跑步故事的主角。
日文世界有村上春樹的半自傳《關於跑步.我其實是說》。英文世界,跑步書寫的歷史長得多,老牌長跑雜誌《Runner’s World》每期都有一則約8-9千字長的長篇故事,題材包羅萬有:有退休馬拉松名將的回憶、有介紹洛杉磯的中學如何借馬拉松鍛鍊學生的意志、有受嚴重意外創傷後的跑手,如何重新參與馬拉松等。
這些長篇故事很受讀者歡迎,因為跑步並不只是訓練、拼時間、衝名次,跑手也希望從這些振奮激勵的例子,讓他們有動力繼續跑下去,肯定每天花時間練跑的意義,看到跑步世界的美。
《Going Long》這本書由《Runner’s World》的總編輯David Willey編輯,輯錄了過去四十年最精采的三十則故事。這些故事來圍繞不同的主題,包括激勵篇、名將篇、外地的跑步文化等。本刊去年曾介紹的書藉《Born to Run》,講述墨西哥Tarahumara部族族民長跑的秘密,也是其中一則。
有深刻動人、讓人惋惜的悲劇:○三年美國穿梭機哥倫比亞號爆炸,殉職的太空人Willie McCool也是一名跑手,由他的遺孀道出她倆的愛情故事,每天跑步後回家吃晚飯的家庭生活;由他學生年代的教練,憶述他過去的日子。到現在,他的故事仍不斷啟發美國跑手,我也讓慶幸自己仍可以活著呼吸奔跑。
有些甚令我驚訝,作者怎可以發掘到這些題裁?
「有沒有想過,如果你變了性,你會跑快/慢了多少?美國可能只有一個跑手知道。」這是一個由Jim變Jane、這個五十一歲變性跑手故事,引言已經讓你很想看下去、找答案。
男跑手一般較女跑手快,Jim的十公里時間在男子元老組無法爭標,但Jane在女子元老組大有機會爭標。做過變性手術、注射了女性荷爾蒙的Jane,雖然少了肌肉和力量、多了脂肪,但驅體骨架還是男性的,究竟Jane參加女士十公里有沒有優勢?大家請看書找答案了。
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你願意為跑步放棄多少?你會否為了跑步,把你的左腳切除?」世上竟然有人為了跑步,為了重新感受跑的自由奔放,寧願把有點傷殘,但仍可以走動的左腳切除,換上可以跑步的義肢!
這位叫Tom White的跑手為何會這樣想?原來,他看了《Runner’s World》雜誌○七年的跑步英雄專題,一名裝了義肢女跑手在當年的芝加哥馬拉松跑三小時四分,她希望可以爭取奧運選拔資格...
還有關於希臘馬拉松鎮的故事。馬拉松發源地在希臘,古希臘士兵菲迪普斯(Pheidippides)由馬拉松的戰場,跑至雅典報戰勝的喜訊後暴斃;現代奧運會第一屆馬拉松冠軍史匹登(Spiridon)也是希臘人(一直流傳他其實作弊),但現在的希臘人對馬拉松抱甚麼態度?當年由古戰場至雅典要怎樣跑?馬拉松鎮的居民,有多少會跑馬拉松?
其他故事的內容不在這裡重覆了,可惜我從來沒有在香港書局看過這本書,有興趣的讀者大概只能到亞馬遜網站訂閱,每年一度的馬拉松快到了,喜歡跑步的讀者請不要錯過,從故事中找到繼續跑下去的動力。
書名:Going Long, The Best Stories from Runner’s World
編者:David Willey
出版社:Rodale
出版日期:2010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