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07年11月24日星期六

Jazz Jamica

倫敦很冷,你把手伸出窗外,就可以觸摸到冰。寒冬夜行人,巴不得盡快走完Thames河的天橋,到彼岸South Bank Centre、Royal Festival Hall,到加勒比海的Jamica Jazz Night!

7.5鎊票,與語言學專家F小姐聽足三小時,(可惜頭兩小時的表演樂團London Community Gospel Choir,好似臨時拉伕來充撐場面。用F小姐的形容詞,就像是街坊福利會的表演團體,台下全是捧場的街坊友好。)下半場Jazz Jamica出場,concert才真正開始!!!

World Jazz通俗易聽,在香港聽好的World Jazz比聽好的Jazz容易得多,維德角(Verde Cape,之前搞錯,寫了塞舌耳)的Cessria Evora、塞內加爾的Baobao Orchestra、古巴Bunea Vista Social Club的兩名樂手也曾來過香港。比起Pure Jazz,World Jazz Concert的氣氛熱情得多,奏了不久,大部份觀眾已high high地,站起來搖擺,甚至走到台前與演出者共舞,單是呼吸這種快樂的空氣,已經值回票價。

台上的牙買加樂手、唱歌的女歌手,我一個也不認識,但全部都能獨當一面。最精采還是加奏的一首,女歌手唱到一半,就退下舞台,由小號、四支色士風、兩支長號、兩支結他、鋼琴、鼓,輪流每人即興Jam一節,然後再由該女歌手唱下去,令拍案叫絕。

做人太多規舉,Jazz的即興和自由可愛得多。喜歡Jazz,也是因為它是快樂的音樂(印象中,甚少極悲傷的Jazz)、它的自由奔放、即興而不拘泥於章法、樂手各自舞到天花龍鳳又不失默契...也沒有其他音樂,可以提供這種享受了。

3 則留言:

匿名 說...

"走到台前與演出者共舞", 難以想像會有如情景, 這一幕實在經典, 那一刻, 你們有沒有如此的衝動呢?

倫敦S

匿名 說...

似乎你真的迷上了jazz了。你在倫敦有很多機會聽好的live jazz,相信冰男會很羨慕啊。

不過,我一直覺得jazz以傷感的多。

diana

匿名 說...

Diana:有些東西,要在特別的時空出現,才會覺得特別開心。放洋讀書、不用憂錢的生活、又找到新朋友一齊玩的日子,一世人只有一次。

即使將來再故地重遊、聽一樣的音樂,感覺又是不一樣了。你說得對,Jazz有傷感的音樂,那種傷感、還是比不上很多電影soundtrack(例如:Eleni Karaindrou)。

當然我聽的有限,而且我喜歡的,大多不是極傷感。等陣去截Sonny Rollins,希望有return ticket啦!

S:沒有啦!除非有錢派啦!鬼佬特別容易high,所以香港的音樂會,氣氛平淡居多,大概是外國的觀眾容易討好?

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