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07年11月17日星期六

London Jazz Festival


周五總要輕鬆一下。放學後,與同學到酒吧飲酒,聊聊大家遇到甚麼難處後,回宿休息一會,又要出門口,趕到River Thames南岸的South Bank Centre,看London Jazz Festvial的Opening Concert。今年是Ella Fitzgerald and Thelonious Monk的90歲冥壽,Opening Concert的主題就是Ella Fitzgerald,最後一天就有連續6小時的Monk壓軸,中間還有我至愛的Jan Garbarek。養得起一個Jazz Music Festival的城市,是令人「肅然起敬」。

Ella Fitzgerald的歌大部份都留在家,也是多得數年前周公子的成套Ella Fitzgerald Song Books,才在短時間內聽了一大部份她的歌。吾生也晚,Jazz的傳奇人物早已凋零了,殿堂級人馬只有極少還在生(下周在倫敦有concert的Sonny Rollins),樂手live演出已成絕響。今天的concert,就由英國的Jazz Singers輪流演繹Ella的歌,中間有寫Jazz的作家,講講Ella生前的小故事。雖然唱的水平只屬中上,還是原版最有韻味,但已聽得十分過癮。

我對爵士樂的研究,也只是極之業餘水平,啟蒙老師是2001年,明珠台每周五深夜播放、由美國PBS拍的一連九輯Jazz Music Documentary,看的書也只是村上春樹的兩輯《爵士群像》而已。兩個多小時的concert,有我至愛的Lullaby of Birdland,dream a little dream,That old black Magic。但也可惜是沒有Gershwin的Somewhere to watch over me, cheek to cheek及Tea for two。(始終對Jazz研究有限,可能這些歌唔係Ella原唱,所以無得奏卦?)

只是花了五鎊(80元),換了兩小時的Jazz vocal饕餮,抵到爛!可惜要交功課,六小時的Monk要忍痛割愛,但Jan Garbarek即使要交功課,也不容錯過!(來歐洲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看一場Jan Garbarek的live)。Jan前兩年曾到香港奏一場,可惜要上班而失落了,這次終於可以看得到。挪威出生的Jan是歐陸Jazz的殿堂級人馬,與鋼琴手Keith Jarrett是德國大廠ECM的一、二哥、叮噹馬頭。

Jan敢於創新,他的Jazz有混合挪威本土民歌、南亞音樂、而最驚人之舉是把中世紀的Geogorian Chant與Jazz Cross Over,於4、5年前與Hillard Emsemble合作推出的album《Officium》。(可惜這場音樂會,不會奏這些歌,若有與Hillard Emsembe合作的Concert,搭飛機也要看)

寫完,休息一會,繼續土耳其的洋務運動...

2 則留言:

匿名 說...

jazz始終是源於黑人低下階層的音樂,不是種族歧視,得閒聽下可以,但在香港永世都不可能成為主流或退而求其次的賺大錢音樂.因為jazz與香港環境是先天隔隔不入,hmv與hk record能夠養得起一個jazz corner,已經非常難得..好多人鍾意聽夏韶聲的jazz化了廣東歌,我就覺得好造作.
從未聽過你原來都咁好此道,早知係咁,你離港前就屈你借Djazz俾我聽...腳七

匿名 說...

我都估唔到你鍾意jazz.記得以前有個老細都係勁鍾意jazz,佢仲同我講話,年紀越大,對啲jazz music會越o答越有味道;又係喎,當時佢借咗啲比我聽,我就完全feel唔到,又覺得有啲悶悶地,但係而家又越來越覺得幾好聽同埋幾襟聽喎,特別係夜晚駕車時一路聽住,真係唔認老都唔得lor...

f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