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考試已迫在眉睫、殺到埋身。版主要考三科,每科三小時,10條題目選三條,考試日分別是5月8日的伊斯蘭教、5月12日的中東近代史、及5月19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與會考、A level相比,考MA難得多,除了沒有marking scheme死讀,更要連Reference、作者名、著作年份也要引述!(雖然不是must,但老師的意思是最好有。)
最近參與由美國同學主持的讀書會,包括美國的Sarah, Dave, Scott, Sohpie,及英藉黎巴嫩裔的Dina。佢地個個的essay好高分,當他們都在計算還差多少就有Merit、甚至distinction畢業,已沒有機會拿merit、只能期望僅僅pass的我,恐怕除了做Free rider、靠佢地協助外,也不可能有甚麼貢獻。
(除非老師突然被搶奧運聖火、中國盲目核突的民族主義搞到short左,公開話有條試題問:「要大家比較中國在西藏,同殖民主義霸權在中東,有甚麼異同?及比較,中國反家樂福的民族主義,同伊拉克什葉派,當年反對遜尼派寫的教科書的民族主義?」咁我就可以有貢獻囉。)
上學期讀的書,腦內只有大概重要,其他細節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下學期的書,很多連看都沒有看,所以肯定不可能會部讀,每科只能選五、六個題目讀,其餘都要棄守!例如伊斯蘭教,那些教義、伊斯蘭哲學家的理論,全部都要棄守,重點出擊當代議題,例如聖戰、伊斯蘭教徒被排斥歧視、伊斯蘭教的女性論述、伊斯蘭教徒在歐洲的身份認同危機、伊斯蘭教與人權民主。
更複雜的中東近代史,只能讀Ottoman Empire、近代土耳其、伊拉克、巴勒斯坦(順便溫習以色列巴勒斯坦);放棄埃及、伊朗、敍利亞及中東軍方的影響。以色列巴勒斯坦,就連怎樣選擇也未有時間決定。
這些書其實很好看,只是一旦要考試,甚麼都變得沒有趣了,但也是多得考試,才會迫你牢記書本知識,讓你畢業後N年,還記得拉登的Al Qaeda思想,其可是源自Mawdudi及Qutb,這兩個近代最重要的激進伊斯蘭教理論家;英國佬在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政策,與香港其實好相似;也記得哈馬斯(Hamas)發展至今日,原來也是多得以色列,在70、80年代不斷背後協助,在巴勒斯坦人間製造分化。哈馬斯果然沒有「辜負」以色列的提攜,不單止鬥垮阿拉法特創立的法塔(Fatah),更日日向以色列南部射火箭...
加油、努力!
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2008年4月16日星期三
法國七.Moet & Chandon香檳廠
Epernay這個小鎮,位於香檳區葡萄園的中心,不少著名香檳廠都把總部放在Epernay,包括全法國最出名、有超過200年歷史的Moet & Chandon香檳。M & C香檳廠向遊客開放,只需付13歐羅陀地,就有西裝骨骨的靚佬導遊,帶你到如迷宮一樣、星羅棋佈的地牢酒窖,像穿越時空隧道一樣,與拿破崙一同品嘗香檳。
Moet & Chandon,是由Moet與Chandon兩個家族,於一百多年前合併而成。香檳區的酒莊之間,會藉兩個家族的互相通婚,然後把生意合併,這樣才會越做越大,所以他們的婚姻十分「政治」,也較少與外人通婚,因為這會把家族的葡萄園分給外人。
香檳廠接待處的一名職員是中國人。我們拿了英語小冊子後,她告訴我們,香檳廠的中文介紹,是由黃霑翻譯的!這本小冊子於05年印刷,可算是黃霑死前的遺作了,更難得是寫繁體字,不是簡體字!
香檳怎樣釀製,讀者有興趣還是自己查資料好了,在此不談了;總之香檳不同紅酒,不能存放太久,因為香檳的氣味會散失。最有趣的,還是聽導遊講:「這是拿破崙當年送給酒廠的酒桶」、「當年拿破崙就是在酒窖的這一處飲酒」、「二次大戰期間,免不了要送一些香檳給德軍,當時他們也會把酒窖部份封起來,但後來也忘記了封了那裡。到前幾年才無意中,發現有一批43年的香檳!」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法國六.Epernay附近的葡萄園
去法國,怎樣也要參觀一下酒莊。法國南部的波爾多的葡萄園產紅酒,東部的葡萄園就盛產香檳。可是由巴黎去波爾多,比由巴黎回倫敦還要遠,高速火車TGV也要坐兩個多小時,東部的香檳區近得多,一般火車的車程也只是一個小時多。
我、S與她姐姐,到了香檳區的Epernay。香檳區有三個值得遊的城市,Reims、Epernay和Troyes。看旅遊書介紹,前兩者都有香檳酒莊、也有local tour參觀附近酒莊;後者是香檳小鎮,古色古香的小城。Epernay的Vineyard tour很快電郵回覆;Reims的Vineyard tour音訊全無,想也不用想了,就搏一搏去Epernay,希望這個小城除了Vineyard Tour外,也有其他好東西,不是一個頹鎮!
去到Epernay(埃佩內),就發現我們沒有選錯。我們在這個小城,只花了16.5Euro,就可以在一間米芝蓮list的餐廳,食三個Course的午餐!(餐廳叫La Cave a Champagne)我們也幸運,Vineyard tour今天只有我們三個客,等於包了一個私家團,每人只是20 Euro,就可以在Epernay附近的葡萄園兜了兩個多小時,以及到Tour guide Natalie擁有的小酒莊(Domi Moreau),了解製作香檳的過程,及飲了她一瓶香檳!
可惜我們去錯季節,現在是春天,葡萄樹才剛剛發芽,所有葡萄園、整片山頭都是禿枝,看不到綠油油的山及田!(上圖)
香檳價格昂貴,也是因為法國佬嚴格控製,只有認可的35000公傾的農地,可以種釀製香檳,其他地方一律不能種釀製香檳的葡萄!越來越多人富起來,但香檳產量沒有增加,法國香檳價格自然高企不下,每公傾農地的價格高達一百萬Euro,也令香檳區的公會考慮,增加種葡萄的認可農地。
香檳葡萄園的故事,想起前兩三年,讀過蔡東豪寫的俄羅斯魚子醬市場如何崩潰,因為奢侈品之所以價格昂貴,只是因為嚴格控製供應量,該產品是否稀少只是其次而已。前蘇聯出產的魚子醬是極品,但當蘇聯解體後,所有魚子醬公司都私營化了,沒有國家管制,突然間出現大量魚子醬公司,個個都想分一杯羹,魚子醬的價格行情,一下子就崩潰了。
所以,法國的香檳區的資本主義,與前蘇聯的魚子醬共產主義是沒有分別的。「真正」的資本主義、沒有管制、完全競爭的社會,是沒有奢侈品的!
我、S與她姐姐,到了香檳區的Epernay。香檳區有三個值得遊的城市,Reims、Epernay和Troyes。看旅遊書介紹,前兩者都有香檳酒莊、也有local tour參觀附近酒莊;後者是香檳小鎮,古色古香的小城。Epernay的Vineyard tour很快電郵回覆;Reims的Vineyard tour音訊全無,想也不用想了,就搏一搏去Epernay,希望這個小城除了Vineyard Tour外,也有其他好東西,不是一個頹鎮!
去到Epernay(埃佩內),就發現我們沒有選錯。我們在這個小城,只花了16.5Euro,就可以在一間米芝蓮list的餐廳,食三個Course的午餐!(餐廳叫La Cave a Champagne)我們也幸運,Vineyard tour今天只有我們三個客,等於包了一個私家團,每人只是20 Euro,就可以在Epernay附近的葡萄園兜了兩個多小時,以及到Tour guide Natalie擁有的小酒莊(Domi Moreau),了解製作香檳的過程,及飲了她一瓶香檳!
可惜我們去錯季節,現在是春天,葡萄樹才剛剛發芽,所有葡萄園、整片山頭都是禿枝,看不到綠油油的山及田!(上圖)
香檳價格昂貴,也是因為法國佬嚴格控製,只有認可的35000公傾的農地,可以種釀製香檳,其他地方一律不能種釀製香檳的葡萄!越來越多人富起來,但香檳產量沒有增加,法國香檳價格自然高企不下,每公傾農地的價格高達一百萬Euro,也令香檳區的公會考慮,增加種葡萄的認可農地。
香檳葡萄園的故事,想起前兩三年,讀過蔡東豪寫的俄羅斯魚子醬市場如何崩潰,因為奢侈品之所以價格昂貴,只是因為嚴格控製供應量,該產品是否稀少只是其次而已。前蘇聯出產的魚子醬是極品,但當蘇聯解體後,所有魚子醬公司都私營化了,沒有國家管制,突然間出現大量魚子醬公司,個個都想分一杯羹,魚子醬的價格行情,一下子就崩潰了。
所以,法國的香檳區的資本主義,與前蘇聯的魚子醬共產主義是沒有分別的。「真正」的資本主義、沒有管制、完全競爭的社會,是沒有奢侈品的!
法國五.羅浮宮.Museum Or'say
法國羅浮宮眾多展品中,最喜歡還是這一個,斷了臂的維納斯像。有沒有看貝魯托奇的《戲夢巴黎》(Dreamer)?打開漆黑的衣櫃,女主角Eva Green一絲不掛走出衣櫃,有如這尊維納斯像,只是她的手仍在,看不到只是因為,她穿上一對長長的黑手套。
這一幕簡直驚為天人、神來之筆,記得這套戲、要看這尊雕像,也是因為這一幕(及男主角在洗手盤小便時,不小心碰跌了他朋友的牙擦!)
Or'say美術館有不少impressionism, pre-impressionism, post-impressionism的名畫。Manet這幅畫是前印象派,這幅畫今天已是名作,但於186X年面世時,劣評如潮,被批為不雅淫褻!
Labels:
France/法國
法國四.Caen的二戰紀念館
若不是盟軍登陸的地方在諾曼第,我也肯定不會到Caen這城市。Caen除了有英國第一個君主,William of Normandy築的軍事建築外,最好看的東西,就是市郊的二戰博物館。以版主看過的博物館計,若廣島原爆紀念館有90分、南非種族隔離紀念館有90分、這座二戰博物館不過不失,約有70分,但不代表這館沒有特別東西。最特別的,就是看法國如何書寫,自己於二戰戰敗的歷史!
館也花了少數篇幅,寫法國被德國打敗,例如解釋在德法邊境,所謂的馬奇諾防線,結果完全發揮不了功效,因為德軍繞過防線,取道比利時入法;該館沒有轉彎抹角,直接形容法國這個舊帝國,竟然只捱了短短六星期便滅亡和投降。
另外較特別的,就是介紹納粹德國在法國扶植的傀儡Vichy政權。法國與德國簽和約投降後,法國北部直接歸納粹管轄,南部則有Vichy政權管,成立這種傀儡政權,除了方便管治戰敗國的人民外,另一目的就是透過Vichy政權,控制法國在海外的龐大殖民地。
在中國也有這種傀儡政權,包括抗日戰爭的汪精衛政府、溥儀的滿州國等等。但中國的博物館、讀中國的歷史從來不會告訴你,滿州國、汪精衛的南京政府做過甚麼壞東西,只是一律稱之為「漢奸」,並以「偽」汪政府、「偽」滿州國稱這些政權。在Caen這間博物館,倒可以看到Vichy政權做過甚麼,印的紙幣,如何串通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
客觀一點、說說歷史,其實也沒有甚麼困難,為何中國老是不願面對?也一直做不到呢?
館也花了少數篇幅,寫法國被德國打敗,例如解釋在德法邊境,所謂的馬奇諾防線,結果完全發揮不了功效,因為德軍繞過防線,取道比利時入法;該館沒有轉彎抹角,直接形容法國這個舊帝國,竟然只捱了短短六星期便滅亡和投降。
另外較特別的,就是介紹納粹德國在法國扶植的傀儡Vichy政權。法國與德國簽和約投降後,法國北部直接歸納粹管轄,南部則有Vichy政權管,成立這種傀儡政權,除了方便管治戰敗國的人民外,另一目的就是透過Vichy政權,控制法國在海外的龐大殖民地。
在中國也有這種傀儡政權,包括抗日戰爭的汪精衛政府、溥儀的滿州國等等。但中國的博物館、讀中國的歷史從來不會告訴你,滿州國、汪精衛的南京政府做過甚麼壞東西,只是一律稱之為「漢奸」,並以「偽」汪政府、「偽」滿州國稱這些政權。在Caen這間博物館,倒可以看到Vichy政權做過甚麼,印的紙幣,如何串通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
客觀一點、說說歷史,其實也沒有甚麼困難,為何中國老是不願面對?也一直做不到呢?
法國三.美軍於奧馬哈灘的墓園
到諾曼第海灘的遊客,粗略估計,七成是美國人、兩成是法國人,我應該是當天下午,唯一一個黃皮膚的。導遊告訴我:「大部份旅客的確是美國人,我是她接待的第一個香港人,德國人則甚少了。」我說:「來這裡,也是因為我太喜歡Saving Private Ryan這套電影!」導遊說:「我也是!二戰電影中,還是Saving Private Ryan及奇連伊士活的Letters from Iwo Jima(琉璜島戰書)好!」
美軍的墓園就在Omaha Beach(奧馬哈灘)後的小山上,排了約一萬個十字架,這個小山就像美國的領事館一樣,是屬於美國領土。美式的墓園與歐陸的很不同,歐陸的墓園,每個墓碑都像藝術品一樣精雕細琢,美式就簡約得多,一式一樣整整齊齊、莊嚴神聖,無論是奧馬哈墓園、還是首都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三年前到訪,他日有機會寫寫)。
美軍在法國有數個墓園,安葬戰死在附近的士兵,Omaha Beach是最大的一個,除非家人要求回阿靈頓安葬,士兵都會葬在這裡。Saving Private Ryan中,麥迪文拜湯漢斯那一幕,大概就在這裡發生了。相反,英軍的文化很不一樣,英軍不會把戰士集體安葬,不是把他們送回家鄉,就是讓他們葬在戰死的地方。
美國與歐洲戰爭毫不相干,但當時的美國人,前仆後繼為歐洲的自由犧牲。歐洲與美國,其實就是電影中的麥迪文與湯漢斯。
二戰已遠去、當天的奧馬哈灘平靜得很、今天的美軍戰場已移到伊拉克了。只是今天的伊拉克,會是60年前的歐洲嗎?伊戰死去的美軍,究竟是為伊拉克的自由而戰?還是為布殊窮兵黷武的失誤中東政策填命?
法國二.'Saving Private Ryan'的奧馬哈灘戰場
二○○八年四月九日.諾曼第奧馬哈灘.睛.無風有浪.天氣稍涼。62年前、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清晨,這裡是一片血海,156,000名美、英、英聯邦盟軍,就在D Day這天,在Omaha、Utah、Gold、Juno、Sword這五個灘,開始反攻被納粹德國佔領的歐洲。
藍天、碧澄海水、草地、陡峭懸崖、和煦陽光...印象中,在古今中外,不少戰場的風景都很美麗,由蘇東坡念奴嬌的「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弔古戰場文的「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到今天的諾曼第海灘也是。
到諾曼第海灘,也是因為太喜歡Saving Private Ryan,及對二戰的歷史近乎於沉迷,無論是歐洲戰場還是太平洋戰爭。當日,坐了六時多的第一班火車,由巴黎去到近海邊的城市Caen,看過Caen的二戰及D Day博物館後,下午就參加博物館的local tour,來到這五個海灘,尋找62年前的雷霆救兵。
看過Saving Private Ryan,也知道這場戰爭極慘烈。但原來Saving Private Ryan的場面,只有在美軍負責的Omaha灘發生,聽導遊說,Omaha外的其他四個灘,英軍、英聯邦軍,基本上沒有遇到德軍強烈抵抗,因為駐守德軍人數少、而且不少守軍是波蘭、捷克裔,他們根本不願為納粹德國賣名,英軍很快就成功搶灘佔領據點了!
原來不是英國醒目,懂得挑那個戰場容易、也不是美軍才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捨易取難的犧牲精神,而是美軍實在不幸,不知道德軍在D Day前的三星期,在Omaha海灘增兵12,000人!
盟軍當日的策略是,先在前一晚送傘兵到海灘後的山頭,然後由戰機沿海邊空襲,盡量破壞德國的防禦工事,然後在清晨大舉登陸上岸。不知是否德軍炮火太猛,美軍犯了一個極嚴重的錯誤,到Omaha灘的運輸登陸艦還未到近岸,就開閘放士兵及坦克車!結果32輛坦克,大部份連一炮都未開,就已經沉在海底死火,只有3輛能成功上岸。但德軍比美軍,犯了更多、更加嚴重、兼無可挽回的錯誤。德軍的防禦,主力是靠在築在岸邊山頭的碉堡(上圖)。德軍的構思是,每支炮的射程是12里,於是就在整個法國近岸,每12里就築一個碉堡,聯成一串像珍珠鍊一樣的鐵壁(Atlantic Wall),所有的防禦工事由建築師出身、第三帝國的軍備部長史佩爾(Albert Speer)設計,德國名將隆美爾(Rommel)統領。
(史佩爾是極有才華的建築師,因建築深受希特勒喜愛,於二戰期間提拔為軍備部長,負責整個歐洲戰場的物流和補給,柏林還有不少史佩爾留下的納粹風格建築。二戰後,史佩爾被紐崙堡法庭判監20年。有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是納粹德國最有名的將軍,他於1933年寫坦克戰法,一直是軍校的教科書,44年10月,他被懷疑有份行刺希特勒,其後自殺身亡。)
先是納粹德國的空軍,早於40-42年間被英國皇家空軍殲滅了,德國已沒有機師及戰機協防領土;二是希特勒深信假情報,以為盟軍會在近英國的Calais(加萊)登陸,結果沒有放重兵在諾曼第。三是元師隆美爾剛好在D Day日,回了德國參加宴會,沒有在前線指揮督師。四是盟軍成功登陸後,希特勒仍然一廂情願以為,這次只是盟軍的先頭部隊,試圖分散德軍,結果一直不願派兵增援諾曼第。
隆美爾事後笑說,若我是盟軍主帥Esinhower(艾森豪威爾,1952-60年的美國總統),D Day後六周就可以進入柏林。
隆美爾事後笑說,若我是盟軍主帥Esinhower(艾森豪威爾,1952-60年的美國總統),D Day後六周就可以進入柏林。
盟軍於1944年6月6日登陸,用了十個月時間,於45年4月底攻入柏林,日本也於同年八月,吃過兩枚原子彈後投降了,二次大戰就這樣結束。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Paris Marathon 3.法國佬真係好支持藏獨!
馬拉松也可以好政治,巴黎所有支持藏獨的團體,昨天好可能傾巢而出,趁機宣傳支持西藏人權及獨立!整個會場、賽道,看不到一支法國國旗,但就有數十支西藏旗、並設了數個沿賽道的街站。法國佬、法國婆一見跑手跑過,即把支持藏獨及西藏人權的貼紙,貼在跑手身上,我也被貼了一張!
這一招也頗有效,變相令大家齊齊為西藏人權而跑,巴黎馬拉松變成一齊為藏獨努力。姑勿論西藏應否獨立,但這一招也值得搞社會運動的人參考,只可惜是香港馬拉松賽道遠離群眾,不是隧道就是高速公路,在香港就難搞些少。
同一日在倫敦,友好K告知,原來奧運火炬昨天抵經倫敦,英國出動甚多警方「保衛」火炬,以防有藏獨份子「撲滅」火矩。版主對西藏問題無研究,只相信西藏絕對不是中共所形容,「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份」,至少在唐代,還有文成公主嫁西藏(當年叫吐蕃),西藏正式併入中國版圖,也是滿清年代的事了。
到民國,西藏也成為半獨立的區域,軍閥割據、國民黨和共產黨互片,也沒有時間處理西藏了。西藏成為中國其中一省、「西藏自治區」,也是共產黨50年代入藏,達賴喇嘛出逃後的事了。
在西方國家眼中,中國人與西藏人的關係、很可能與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有點相似;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殖民、有如共產黨遷移漢人在西藏一樣,讓漢人、猶太人成為大多數,溝淡當地人的比例,但共產黨這方面,就比以色列有良心得多了,共產黨的確投放大量資源、人力支援西藏發展,但猶太人只是盡可能摧毀巴勒斯坦人的一切。
當然,共產黨的發展只是發展經濟,用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合理化共產黨的鐵腕統治,沖淡西藏人爭取獨立的誘因,肯定不是去發展西藏文化。
至於西藏獨立,還是卿姐(劉慧卿)這句有用:「尊重xx人民的意願。」西藏人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發展好經濟,改善生活?(假設是,西藏獨立後難以自給自足)就由西藏人民去選好了。
這一招也頗有效,變相令大家齊齊為西藏人權而跑,巴黎馬拉松變成一齊為藏獨努力。姑勿論西藏應否獨立,但這一招也值得搞社會運動的人參考,只可惜是香港馬拉松賽道遠離群眾,不是隧道就是高速公路,在香港就難搞些少。
同一日在倫敦,友好K告知,原來奧運火炬昨天抵經倫敦,英國出動甚多警方「保衛」火炬,以防有藏獨份子「撲滅」火矩。版主對西藏問題無研究,只相信西藏絕對不是中共所形容,「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份」,至少在唐代,還有文成公主嫁西藏(當年叫吐蕃),西藏正式併入中國版圖,也是滿清年代的事了。
到民國,西藏也成為半獨立的區域,軍閥割據、國民黨和共產黨互片,也沒有時間處理西藏了。西藏成為中國其中一省、「西藏自治區」,也是共產黨50年代入藏,達賴喇嘛出逃後的事了。
在西方國家眼中,中國人與西藏人的關係、很可能與猶太人與巴勒斯坦人有點相似;猶太人在巴勒斯坦殖民、有如共產黨遷移漢人在西藏一樣,讓漢人、猶太人成為大多數,溝淡當地人的比例,但共產黨這方面,就比以色列有良心得多了,共產黨的確投放大量資源、人力支援西藏發展,但猶太人只是盡可能摧毀巴勒斯坦人的一切。
當然,共產黨的發展只是發展經濟,用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合理化共產黨的鐵腕統治,沖淡西藏人爭取獨立的誘因,肯定不是去發展西藏文化。
至於西藏獨立,還是卿姐(劉慧卿)這句有用:「尊重xx人民的意願。」西藏人究竟是要獨立?還是要發展好經濟,改善生活?(假設是,西藏獨立後難以自給自足)就由西藏人民去選好了。
Labels:
France/法國,
Marathon/馬拉松,
Paris Marathon
Paris Marathon 2.捱37公里才有好難飲的紅酒!
雖然左膝有些少受傷,但總算完成巴黎馬拉松,再次打破最長時間完成紀綠,用了近5小時半才完成。巴黎馬拉松的參加人數是三萬五千人,無論你跑得多慢,附近還是有很多人與你陪跑/陪行,由起點到終點、每五公里都有樂隊奏樂,完全沒有冷場,但預期出現的紅酒,要捱到38公里才有,而且味道難以入口!
歐洲周六突然轉冷,10度乾爽的天氣,跑馬拉松十分合適。巴黎馬的由凱旋門出發,沿香榭麗舍大道跑到協和廣場,然後繞經羅浮宮、巴士底、跑出巴黎市中心,在一個城郊的公園繞個圈,然後返回巴士底、沿塞納河北岸跑、入隧道,在河的對岸看巴黎鐵塔,再跑到城東的一個公園,繞半個圈然後回到凱旋門。
(可惜出門口時,竟然遺留了數碼相機的SD Card在電腦,幸好相機有內置Memory,但只能拍20張照片。)
自知左膝有傷,也有中途退下火線離場的心理準備,完成比賽的唯一動力,只是在大會限時6小時前,捱到終點拿獎牌,好讓我的珍藏有多一枚巴黎馬拉松。
一開始就用一小時7公里的步速跑,盡量用多一點小腿肌肉,用腳後踭發力,把腳蹬上去,避免膝蓋過早疲勞。這種步速一直捱到25公里,小腿終於沒有力,只好停下拉拉筋、步行一會、然後又再跑,直至捱到終點。 巴黎馬的安排一般,除了紅酒難飲(上圖),最差勁是流動洗手間不足,而且衛生情況惡劣、整個廁所皮也是、甚恐怖!忍了很久才找到不用排隊的流動洗手間,(這次忘記帶紙巾,結果要執地下,被跑手扔下的散熱海綿充當紙巾),而且沒有能量飲品供應。不知歐洲跑手是否很喜歡食橙,原來巴黎馬也是派橙!另一樣新食物,就是沖咖啡的方糖!其他食物還有蕉、水果乾。
巴黎馬的按摩設施,也比不上Barcelona、新加坡和泰國布吉。Barcelona和新加坡有床墊,布吉有帆布床,但巴黎就要躺在木板上!幸好法國妹的按摩技術一般,遠不及Barcelona的西班牙壯男冰火按摩有效,但就有額外服務,連我兩隻腳板因乾燥而爆裂、與馬拉松無關的傷口,她們也一併治療。
一個月內,連續征戰兩場歐洲賽事,突然也有些少厭戰,就好像飲第一罐汽水覺得暢快,飲第二罐就開始覺得肚脹了。巴黎馬也參加過了,未來恐怕也難以找一些,一定要參加的賽事了。那也好,就讓雙腳在暑假後長期休息,這半年也勞損不少了。
歐洲周六突然轉冷,10度乾爽的天氣,跑馬拉松十分合適。巴黎馬的由凱旋門出發,沿香榭麗舍大道跑到協和廣場,然後繞經羅浮宮、巴士底、跑出巴黎市中心,在一個城郊的公園繞個圈,然後返回巴士底、沿塞納河北岸跑、入隧道,在河的對岸看巴黎鐵塔,再跑到城東的一個公園,繞半個圈然後回到凱旋門。
(可惜出門口時,竟然遺留了數碼相機的SD Card在電腦,幸好相機有內置Memory,但只能拍20張照片。)
自知左膝有傷,也有中途退下火線離場的心理準備,完成比賽的唯一動力,只是在大會限時6小時前,捱到終點拿獎牌,好讓我的珍藏有多一枚巴黎馬拉松。
一開始就用一小時7公里的步速跑,盡量用多一點小腿肌肉,用腳後踭發力,把腳蹬上去,避免膝蓋過早疲勞。這種步速一直捱到25公里,小腿終於沒有力,只好停下拉拉筋、步行一會、然後又再跑,直至捱到終點。 巴黎馬的安排一般,除了紅酒難飲(上圖),最差勁是流動洗手間不足,而且衛生情況惡劣、整個廁所皮也是、甚恐怖!忍了很久才找到不用排隊的流動洗手間,(這次忘記帶紙巾,結果要執地下,被跑手扔下的散熱海綿充當紙巾),而且沒有能量飲品供應。不知歐洲跑手是否很喜歡食橙,原來巴黎馬也是派橙!另一樣新食物,就是沖咖啡的方糖!其他食物還有蕉、水果乾。
巴黎馬的按摩設施,也比不上Barcelona、新加坡和泰國布吉。Barcelona和新加坡有床墊,布吉有帆布床,但巴黎就要躺在木板上!幸好法國妹的按摩技術一般,遠不及Barcelona的西班牙壯男冰火按摩有效,但就有額外服務,連我兩隻腳板因乾燥而爆裂、與馬拉松無關的傷口,她們也一併治療。
一個月內,連續征戰兩場歐洲賽事,突然也有些少厭戰,就好像飲第一罐汽水覺得暢快,飲第二罐就開始覺得肚脹了。巴黎馬也參加過了,未來恐怕也難以找一些,一定要參加的賽事了。那也好,就讓雙腳在暑假後長期休息,這半年也勞損不少了。
Labels:
France/法國,
Marathon/馬拉松,
Paris Marathon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伊朗同性戀、變性人
在伊斯蘭教國家,同性戀仍然是天條禁忌,例如在伊朗,觸犯同性戀,輕則鞭笞坐牢,重則判罰死刑,所以伊朗的同性戀者,特別是在歐美讀書的學生,不少是會向歐美政府申請政治庇護,好讓他們不用返國受罰。伊朗總統阿哈邁迪內賈德,去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講,更聲稱「伊朗不會像美國一樣有同性戀者」,或因為伊朗的同性戀者,不是已被處決、就是流亡海外。
但性保守的伊朗,原來也有開放的一面。伊朗不單止沒有立法禁止變性,當地伊斯蘭教的慈善團體,更會資助想變性的人做手術,只要醫生證明他們患上性別失調症,及什葉派教士許可後,就可以變性了。據統計,伊朗的變性人數目,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只是僅次於泰國。官方數字指,伊朗約有一萬五千名變性人,但根據一些統計,變性人可能多達十萬之多。
雖然伊朗法律上、宗教上都容許變性,但變性人受到的社會歧視和家庭壓力還是很大,若家裡的女兒變性做男士,更可能掀起爭產風波!因為根據極原教旨的伊斯蘭教法(Sharia),兒子是可以較女兒,獲分多一倍遺產,若有女兒變了做兒子後,其他兄弟姐妹可分的遺產,自然便相應減少。
在80年代初期以前,伊朗對變性人和同性戀者的懲罰大同小異。現在變得特別寬鬆,也是多得該國已故的什葉派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Khomeini),接見了一名想變做女性的男士後,就於83年作了一項宗教裁決(Fatwa),指出變性不違反伊斯蘭教的教義,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變性。
自始後,變性診所在伊朗如雨後春筍,想變性的人也不用到泰國,在首都德黑蘭也可以做手術了,甚至連紀念霍梅尼的慈善基金會(Imam Khomeini Charity Foundation)也會向每名變性者提供約1200美元的免息貸款,津貼高昂的手術費用。
伊朗不反對變性,甚至提供各類資助給變性者,或多或少與該國嚴苛兼不人道的禁止同性戀法律有關,多一人變性、社會就少一名潛在的同性戀者,雖然同性戀與想變性是兩回事。據報導,有些伊朗由男變女的變性者直言,他們一直也愛穿女生服裝、也有男朋友,但不變性就會在街上受警察騷擾,甚至指為是同性戀,所以只好變性了。
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一樣,主流意見都是認為同性戀是不許可的,同性戀在伊斯蘭社會也是禁忌,連較開放一點的埃及社會,也是在近年才承認,該國是有一些同性戀者,所以大部份伊斯蘭國家,都會把同性戀列為刑事罪行,但是否嚴重至應該判死刑,就大可商榷了。
翻查可蘭經,只有五種稱為哈德(Hadd)的罪行是可以判死刑,包括謀殺、攔途截劫、偷盜、通姦、及作偽證指證人通姦,沒有包括同性戀。根據部份學者研究,同性戀是在公元13世記,即伊斯蘭教誕生約六百年後,伊斯蘭教的法律學者才正式把同性戀列為應判死刑的罪行,當然不是所有伊斯蘭教國家,都會把同性戀列為死罪,但這種對法律觀點仍然十分有影響力,特別是在較保守的國家。
相反,變性一直沒有在伊斯蘭教中討論,也沒有包袱,要伊朗社會接受變性,相對較同性戀容易。
近年也有研究伊斯蘭教的西方學者,嘗試為同性戀翻案,除了從人權的角度外,也希望從可蘭經、及後人記錄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中,找出伊斯蘭教不反對同性戀的蛛絲馬跡。
例如可蘭經記載,在穆罕默德的年代的阿拉伯半島,就有一類人被形容為「不需要女人的男人」(men who are not in need of women),這些「不需要女人的男人」就是當時的同性戀者,他們也從來沒有因為性行為,被穆罕默德指責,而穆罕默德指責同性戀行為的訓導,不少是後人穿鑿附會及杜撰,其可信性存疑,所以不能說伊斯蘭教反對同性戀。
但這些開放的觀點,在伊斯蘭世界還是相當陌生,要伊斯蘭教國家對同性戀解禁,如同接納變性人一樣,恐怕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信報》4月5日.08年
但性保守的伊朗,原來也有開放的一面。伊朗不單止沒有立法禁止變性,當地伊斯蘭教的慈善團體,更會資助想變性的人做手術,只要醫生證明他們患上性別失調症,及什葉派教士許可後,就可以變性了。據統計,伊朗的變性人數目,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只是僅次於泰國。官方數字指,伊朗約有一萬五千名變性人,但根據一些統計,變性人可能多達十萬之多。
雖然伊朗法律上、宗教上都容許變性,但變性人受到的社會歧視和家庭壓力還是很大,若家裡的女兒變性做男士,更可能掀起爭產風波!因為根據極原教旨的伊斯蘭教法(Sharia),兒子是可以較女兒,獲分多一倍遺產,若有女兒變了做兒子後,其他兄弟姐妹可分的遺產,自然便相應減少。
在80年代初期以前,伊朗對變性人和同性戀者的懲罰大同小異。現在變得特別寬鬆,也是多得該國已故的什葉派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Khomeini),接見了一名想變做女性的男士後,就於83年作了一項宗教裁決(Fatwa),指出變性不違反伊斯蘭教的教義,有需要的人都可以變性。
自始後,變性診所在伊朗如雨後春筍,想變性的人也不用到泰國,在首都德黑蘭也可以做手術了,甚至連紀念霍梅尼的慈善基金會(Imam Khomeini Charity Foundation)也會向每名變性者提供約1200美元的免息貸款,津貼高昂的手術費用。
伊朗不反對變性,甚至提供各類資助給變性者,或多或少與該國嚴苛兼不人道的禁止同性戀法律有關,多一人變性、社會就少一名潛在的同性戀者,雖然同性戀與想變性是兩回事。據報導,有些伊朗由男變女的變性者直言,他們一直也愛穿女生服裝、也有男朋友,但不變性就會在街上受警察騷擾,甚至指為是同性戀,所以只好變性了。
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一樣,主流意見都是認為同性戀是不許可的,同性戀在伊斯蘭社會也是禁忌,連較開放一點的埃及社會,也是在近年才承認,該國是有一些同性戀者,所以大部份伊斯蘭國家,都會把同性戀列為刑事罪行,但是否嚴重至應該判死刑,就大可商榷了。
翻查可蘭經,只有五種稱為哈德(Hadd)的罪行是可以判死刑,包括謀殺、攔途截劫、偷盜、通姦、及作偽證指證人通姦,沒有包括同性戀。根據部份學者研究,同性戀是在公元13世記,即伊斯蘭教誕生約六百年後,伊斯蘭教的法律學者才正式把同性戀列為應判死刑的罪行,當然不是所有伊斯蘭教國家,都會把同性戀列為死罪,但這種對法律觀點仍然十分有影響力,特別是在較保守的國家。
相反,變性一直沒有在伊斯蘭教中討論,也沒有包袱,要伊朗社會接受變性,相對較同性戀容易。
近年也有研究伊斯蘭教的西方學者,嘗試為同性戀翻案,除了從人權的角度外,也希望從可蘭經、及後人記錄先知穆罕默德的聖訓中,找出伊斯蘭教不反對同性戀的蛛絲馬跡。
例如可蘭經記載,在穆罕默德的年代的阿拉伯半島,就有一類人被形容為「不需要女人的男人」(men who are not in need of women),這些「不需要女人的男人」就是當時的同性戀者,他們也從來沒有因為性行為,被穆罕默德指責,而穆罕默德指責同性戀行為的訓導,不少是後人穿鑿附會及杜撰,其可信性存疑,所以不能說伊斯蘭教反對同性戀。
但這些開放的觀點,在伊斯蘭世界還是相當陌生,要伊斯蘭教國家對同性戀解禁,如同接納變性人一樣,恐怕還需要一段長時間。
《信報》4月5日.08年
法國一.頹鎮Chartres
原本打算賽前的周六,到法國西北沿岸的諾曼第D Day海灘朝聖,以法雷霆救兵的精神、心口掛個勇字、有理無理向前衝,征戰巴黎馬拉松!但原來周六第一班往Caen的火車要八時多才開出,去到Caen已是十一時,根本不夠時間搶灘登陸及逛博物館,只好等周一才去。
去了那裡?結果去了Chartres。Lonely Planet極力推薦,認為是法國必去之地:該城的教堂近千年歷史、百多塊彩繪玻璃琳瑯滿目、當年聖母瑪利亞包啤啤耶穌那塊布就在該教堂、歐洲朝聖之地、古城也頗不錯...好,就去、go go go!!!
正如F所說,在歐洲去小鎮遊,經常有驚喜,比大城市好多了,但這個Chartres肯定是例外。Lonely Planet說得無錯,整個城的只有一間Notre Dame教堂,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乏善足陳、平平無奇、所謂古城的屋,與英國Hasting、Rye之流的小鎮屋沒有分別,與Toledo、Sergovia等等無得比!
即使看教堂的外觀,也不如英國Cantebury那一間,教堂內裡也沒有特別,英國的St Paul壯觀多了,加上天氣甚差,連相版也懶得拍。更不幸是,教堂原本每天都會安排、1小時半介紹教堂的英文tour,今天也不知何故取消。(聽不懂法文,不知原因)
不過,此行也不是沒有收獲,碰巧教堂有詩班排練Messiah,我就坐在這間千年古堂個多小時,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直至差不多元神出竅、化為教堂一尊石像,但吸來吸去,最終還是忍不住先返回倫敦一會,用所剩無機的credit打電話。
在法國的古教堂,聽的是Messiah,但腦中的旋律,卻是這首在麥兜故事中的改編國語歌:
我的心裡只有你 沒有她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並不假
只有你才是我夢想 只有你才教我牽掛
我的心裡沒有她
我的心裡只有你 沒有他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並不假
我的眼睛為了你看 我的眉毛為了你畫
從來不是為了他
自從那日送走你 回了家
那一天 不是我把自己恨 自己罵
只怪我當時沒有將你留下
對著你把心來挖
讓你看上一個明白
看我心裡可有她...
去了那裡?結果去了Chartres。Lonely Planet極力推薦,認為是法國必去之地:該城的教堂近千年歷史、百多塊彩繪玻璃琳瑯滿目、當年聖母瑪利亞包啤啤耶穌那塊布就在該教堂、歐洲朝聖之地、古城也頗不錯...好,就去、go go go!!!
正如F所說,在歐洲去小鎮遊,經常有驚喜,比大城市好多了,但這個Chartres肯定是例外。Lonely Planet說得無錯,整個城的只有一間Notre Dame教堂,除此之外、別無其他、乏善足陳、平平無奇、所謂古城的屋,與英國Hasting、Rye之流的小鎮屋沒有分別,與Toledo、Sergovia等等無得比!
即使看教堂的外觀,也不如英國Cantebury那一間,教堂內裡也沒有特別,英國的St Paul壯觀多了,加上天氣甚差,連相版也懶得拍。更不幸是,教堂原本每天都會安排、1小時半介紹教堂的英文tour,今天也不知何故取消。(聽不懂法文,不知原因)
不過,此行也不是沒有收獲,碰巧教堂有詩班排練Messiah,我就坐在這間千年古堂個多小時,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直至差不多元神出竅、化為教堂一尊石像,但吸來吸去,最終還是忍不住先返回倫敦一會,用所剩無機的credit打電話。
在法國的古教堂,聽的是Messiah,但腦中的旋律,卻是這首在麥兜故事中的改編國語歌:
我的心裡只有你 沒有她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並不假
只有你才是我夢想 只有你才教我牽掛
我的心裡沒有她
我的心裡只有你 沒有他
你要相信我的情意並不假
我的眼睛為了你看 我的眉毛為了你畫
從來不是為了他
自從那日送走你 回了家
那一天 不是我把自己恨 自己罵
只怪我當時沒有將你留下
對著你把心來挖
讓你看上一個明白
看我心裡可有她...
Labels:
France/法國
Paris Marathon1.Marathon Expo、賽前舊友好重聚
Barcelona後一月,轉戰第二場歐洲賽事,巴黎馬拉松。Eurostar火車果然是當代偉大發明!!!只是兩個多小時,就可以由倫敦市中心到巴黎市中心!!!在天堂的聖女貞德,肯定不會相信500多年後,英法兩國可以由百年戰爭的死敵,變成用Eurostar血脈相連!
一下車,就與兩年多沒有見的Anthony和Regis重聚。版主自05年暑假在耶路撒冷與他們告別,今天終於又見面了,並可以在Anthony於蒙馬特的家中屈蛇。兩人當年都是undergrad學生。今天,Anthony正修讀PHD,他的研究範圍是恐怖份子的財務,上周剛剛去三藩市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Regis, Anthony,版主)
Anthony話:「唔好以為佢有恐怖份子聯系,佢同我一樣,唯一同佢地沾上邊,就是05年去巴勒斯坦Nablus參加Hamas集會,佢頂多也是訪問下各國政府、歐盟的情報機關,了解點樣截恐怖份子財源。」多得反恐是當今顯學及他的努力,法國政府資助他的研究,每月有1500 Euro獎學金,比British Council的Chevening多一截呢!
Regis現在是體育記者,在Brittany一間小周報工作,負責該區所有體育新聞及拍照,每周約要填一版,今天是專程來巴黎與我們會面。兩人都是熱血左派青年,極之討厭右派總統薩齊科爾,晚上則與他們(還有他們的友好)到酒吧飲酒,談論的都是西藏、非洲、人權等等。這就是法國大革命的遺產,搞到法國知識份子,個個都好關注同自由、平等和博愛的世界大事!
返回正題巴黎馬拉松。比起Barcelona, 巴黎馬拉松規模大得多,參加人數是巴塞的四倍,多達35000人。Marathon Expo的攤檔也極多,各類Yoghurt、power bar都有得試食,唯一要彈,就是巴黎馬送的T恤是綿的,沒有Dry fit,設計又極普通,可能只比香港渣打好少少。
巴黎的賽道全在市中心,所有名勝都會經過,但以版主如此差、又腳傷未癒的狀態,目標是捱到27公里,影到成堆跑手跑過巴黎鐵塔!(好有衝動,然後偷雞搭地鐵到終點,呃獎牌!)
PS:點都好,D小姐,都買了一件給你,看看何時可以給你?
PS2:羅生,多謝啦!自問好廢,好多野唔識,讀得好慢,成日唔太專心。點都好,有些東西寫下,也算是鞭策自己努力一點,不要辜負人家給予的機會,咁樣諗就會努力些!
一下車,就與兩年多沒有見的Anthony和Regis重聚。版主自05年暑假在耶路撒冷與他們告別,今天終於又見面了,並可以在Anthony於蒙馬特的家中屈蛇。兩人當年都是undergrad學生。今天,Anthony正修讀PHD,他的研究範圍是恐怖份子的財務,上周剛剛去三藩市開學術會議,發表論文。(Regis, Anthony,版主)
Anthony話:「唔好以為佢有恐怖份子聯系,佢同我一樣,唯一同佢地沾上邊,就是05年去巴勒斯坦Nablus參加Hamas集會,佢頂多也是訪問下各國政府、歐盟的情報機關,了解點樣截恐怖份子財源。」多得反恐是當今顯學及他的努力,法國政府資助他的研究,每月有1500 Euro獎學金,比British Council的Chevening多一截呢!
Regis現在是體育記者,在Brittany一間小周報工作,負責該區所有體育新聞及拍照,每周約要填一版,今天是專程來巴黎與我們會面。兩人都是熱血左派青年,極之討厭右派總統薩齊科爾,晚上則與他們(還有他們的友好)到酒吧飲酒,談論的都是西藏、非洲、人權等等。這就是法國大革命的遺產,搞到法國知識份子,個個都好關注同自由、平等和博愛的世界大事!
返回正題巴黎馬拉松。比起Barcelona, 巴黎馬拉松規模大得多,參加人數是巴塞的四倍,多達35000人。Marathon Expo的攤檔也極多,各類Yoghurt、power bar都有得試食,唯一要彈,就是巴黎馬送的T恤是綿的,沒有Dry fit,設計又極普通,可能只比香港渣打好少少。
巴黎的賽道全在市中心,所有名勝都會經過,但以版主如此差、又腳傷未癒的狀態,目標是捱到27公里,影到成堆跑手跑過巴黎鐵塔!(好有衝動,然後偷雞搭地鐵到終點,呃獎牌!)
PS:點都好,D小姐,都買了一件給你,看看何時可以給你?
PS2:羅生,多謝啦!自問好廢,好多野唔識,讀得好慢,成日唔太專心。點都好,有些東西寫下,也算是鞭策自己努力一點,不要辜負人家給予的機會,咁樣諗就會努力些!
Labels:
France/法國,
Marathon/馬拉松,
Paris Marathon
Paris 1.帶一本書去巴黎
S,
到巴黎,一定要由《帶一本書去巴黎》談起。若不是這一本書、參加周日的巴黎馬拉松、及Eurostar之方便,宿舍樓下就是Eurostar車站,不用去機場check in等上落機,只需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巴黎,版主此刻也不會身在巴黎。
對於版主這種既不購物、又少浪漫、對食物也不太講究之人,去法國只是為了看盟軍二戰D-Day沐血搶攤、到法國北的索姆河戰場,感受每天死傷數萬人的瘋狂殺戳、到Ramchamp看Le Corbusier那間像玩具般的Ramchamp Church、以及到南部的Avignon看Van Gogh的向日葵、麥田與夜空...
《帶一本書去巴黎》是內地旅居美國的一對夫婦所寫,兩人共用林達這個筆名。我去巴黎,若不計France的Lonely Planet Guide book,帶的那一本書與巴黎毫無關係,是我老師Colin Shindler寫的A Modern History of Israel。(無辦法,五月就要考試,怎樣也要帶本教科書讀讀。)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原來現代巴黎的城市街道,是由19世紀的建築師Haussman(奧斯曼)規劃,巴黎有如一塊蛋糕,以凱旋門為中心,用街道把巴黎切成十二塊,既保存了舊巴黎的風貌、又把整個城市現代化,讓道路設計符合汽車時代的需要。相反倫敦的街道仍停留在馬車年代, 怪不得巴黎交通暢順得多。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原來意大利文藝復興年代的藝術家達芬奇的墓是在法國。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Le Fayette原來不單是指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及台灣的拉法葉艦軍購弊案,Le Fayette原來是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年代的貴族,曾到美洲協助華盛頓打贏獨立戰爭!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才知道文革剛結束的年代,要在大學找一本書讀都很困難。《帶一本書去巴黎》的那一本書,就是林達在文革後,幾經艱辛才找到、雨果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小說93年,當年一本書只是賣一元數角而已。
林達的遊記好看、文字優美、娓娓道來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有如身在歷史現場一樣。即使沒有時間、沒有錢去旅行,也可以找個周日下午,泡一杯咖啡、找些Nina Simone或Jane Birkin之類的法語音樂,把腳攤在茶几上,抱著林達寫的《帶一本書去巴黎》或《西班牙旅行筆記》(當然要換換音樂了)讀,讀一個段、呷一口咖啡,一個下午就可以遊遍一個國家,經歷是可以比旅行更深刻。
親愛的S,所以才會叫你姐姐,帶一本書到巴黎。她比我們幸運了,不用帶教科書、帶電腦到巴黎做功課,而是帶這一本書到巴黎,希望你們都會喜歡這本書。可惜版主文采有限,最多只可以與你去多幾次旅行,即使與你有緣,也肯定無法合寫一本,像《帶一本書去巴黎》這樣精采的遊記囉。
下周見啦!
Y
到巴黎,一定要由《帶一本書去巴黎》談起。若不是這一本書、參加周日的巴黎馬拉松、及Eurostar之方便,宿舍樓下就是Eurostar車站,不用去機場check in等上落機,只需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到巴黎,版主此刻也不會身在巴黎。
對於版主這種既不購物、又少浪漫、對食物也不太講究之人,去法國只是為了看盟軍二戰D-Day沐血搶攤、到法國北的索姆河戰場,感受每天死傷數萬人的瘋狂殺戳、到Ramchamp看Le Corbusier那間像玩具般的Ramchamp Church、以及到南部的Avignon看Van Gogh的向日葵、麥田與夜空...
《帶一本書去巴黎》是內地旅居美國的一對夫婦所寫,兩人共用林達這個筆名。我去巴黎,若不計France的Lonely Planet Guide book,帶的那一本書與巴黎毫無關係,是我老師Colin Shindler寫的A Modern History of Israel。(無辦法,五月就要考試,怎樣也要帶本教科書讀讀。)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原來現代巴黎的城市街道,是由19世紀的建築師Haussman(奧斯曼)規劃,巴黎有如一塊蛋糕,以凱旋門為中心,用街道把巴黎切成十二塊,既保存了舊巴黎的風貌、又把整個城市現代化,讓道路設計符合汽車時代的需要。相反倫敦的街道仍停留在馬車年代, 怪不得巴黎交通暢順得多。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原來意大利文藝復興年代的藝術家達芬奇的墓是在法國。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Le Fayette原來不單是指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及台灣的拉法葉艦軍購弊案,Le Fayette原來是路易十六、法國大革命年代的貴族,曾到美洲協助華盛頓打贏獨立戰爭!
看過《帶一本書去巴黎》,才知道文革剛結束的年代,要在大學找一本書讀都很困難。《帶一本書去巴黎》的那一本書,就是林達在文革後,幾經艱辛才找到、雨果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小說93年,當年一本書只是賣一元數角而已。
林達的遊記好看、文字優美、娓娓道來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有如身在歷史現場一樣。即使沒有時間、沒有錢去旅行,也可以找個周日下午,泡一杯咖啡、找些Nina Simone或Jane Birkin之類的法語音樂,把腳攤在茶几上,抱著林達寫的《帶一本書去巴黎》或《西班牙旅行筆記》(當然要換換音樂了)讀,讀一個段、呷一口咖啡,一個下午就可以遊遍一個國家,經歷是可以比旅行更深刻。
親愛的S,所以才會叫你姐姐,帶一本書到巴黎。她比我們幸運了,不用帶教科書、帶電腦到巴黎做功課,而是帶這一本書到巴黎,希望你們都會喜歡這本書。可惜版主文采有限,最多只可以與你去多幾次旅行,即使與你有緣,也肯定無法合寫一本,像《帶一本書去巴黎》這樣精采的遊記囉。
下周見啦!
Y
Labels:
France/法國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