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42195.《Sport Soho》三月號

本地關於跑步的著作不多,最近出版的一本是吳崇欣寫的《42195》。她以預備人生第一個馬拉松──每年七月舉行的澳洲黃金海岸馬拉松為骨幹,寫她身邊跑友的小故事,他們怎樣踏上馬拉松之路、如何因馬拉松改變。好手周子雁為跑得更好,甘願放棄優薪的教職,走上全職運動員之路...

當你跑到累了,看看這些窩心的小品故事,也是相當激勵。

吳崇欣談到女性爭取參與馬拉松的歷史,卻是最觸動我的一部份。第一屆奧運會於1896年舉辦,但原來遲至1972年,女人才正式被接納參與馬拉松賽!讓我做引述書的一段內容:

「第一名參『參與』馬拉松的女人是Bobbi Gibb的女士,她於1966年被拒參與波士頓馬拉松,主辦單位回覆指『女性體能不宜長跑』。她喬裝成男士參與,當時連女性跑鞋也沒有,她只能穿不合適的男裝童鞋,最後以3:21分衝線。

她的事蹟更上了世界各地的報章頭條,但主辦機構不承認她的成績,當她只是混進賽道的人士,不是真正的參加者。

翌年,另一名Kathrine Switzer(作者沒有串錯字,是Kathrine,不是Katherine)以K. V. Switzer之名登記參加,成為第一個有馬拉松號碼布的女人。但工作人員發現後,竟然撲出攔截她、撕下她的號碼布...」

吳崇欣寫的這個小故事令我想起今年胎死腹中的香港輪椅賽。今天的香港傷殘人士也遇到同一困境,我們的社會忽然倒退了五十年,跟當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一樣落後,只是主角不是女性,而是傷殘人士;香港的賽會沒有波士頓這般赤裸打壓,懂得以「需求不足」為由,讓傷殘運動員無法在場上競技。

由頭到尾,業餘田總沒有推廣和宣傳輪椅賽,資料還是十二月才公佈,並列出種種不合理的參賽要求(例如:運動員要有經驗。香港沒有比賽,運動員又何來經驗?),然後短短四周便聲稱只有兩人參與,取消輪椅賽。若主辦單位有誠意推動,又怎可能不及早籌備,努力找人參與?主辦單位透做種種做法,令公眾以為沒有需求便取消,這是佔了便宜又賣乖。

何況這個輪椅賽,也只是十公里,不是真正的馬拉松輪椅賽。

世界其他的馬拉松比賽,辦傷殘賽不為多人參與,而是體現傷健共融的像徵意義,兩個人競賽除了可能令田總賺少一點錢外,其實有甚麼問題?難得把這個極賺錢的活動主辦權給你,你連推廣傷殘輪椅賽也不好,令香港形象蒙上歧視傷殘人士的不白之冤。

但更痛心是大小討論區,竟然有不少跑友認同業餘田總取消輪椅賽的理據,為兩名傷殘人士辦不符成本效益,所以應該取消。在這些跑友的心目中,平等、傷殘人士的運動權是如此卑賤,可以肆意犧牲和踐踏。

吳崇欣提醒我們,推動社會變革永遠是小數的,為大多數的人爭取。一百年前根本沒有馬拉松賽,但奧運之父古柏丁(Pierre de Coubertin)還是堅持要把馬拉松納入奧運;五十年前,只有兩名女性跑馬拉松。

今天世界有馬拉松比賽,特別是廣大女士也可以參與,也是因為古柏丁的決心、Gibb及Switzer的勇敢和付出,冒著被賽會、被群眾打壓,在敵視女性的體育環境,為女性爭取參與機會。

期望明年起,傷殘人士不用在比賽日派傳單、貼紙和請願,而是可以參與賽事,與健全的跑手一起跑這42.195公里。

PS:《42195》已可在各大書局購買,鼓勵大家支持本地創作。

4 則留言:

Unknown 說...

謝謝您於punch party的分享,很正啊!

Chong Hiu-yeung (莊曉陽) 說...

多謝囉,惜時間所限,要返公司繼續工作,無機會認識新朋友!

紹鋒 說...

莊曉陽先生,

你好,本人是網絡雜誌Gut Mega X 的編輯,出席了4月1日晚的Punch Party,你風趣發言的風格很吸引人,當然,提到到世界各地跑馬拉松的經驗也很珍貴。

本刊今期也介紹了上星期的Punch Party,歡迎支持,謝謝。

http://gutmz.com/110405-04.html

紹鋒

Chong Hiu-yeung (莊曉陽) 說...

紹鋒兄,不用客氣,日後有機會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