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喜歡我鏡頭下的馬拉松風景,不妨Click樂施會的標誌,資助他們的扶貧工作)

2012年1月12日星期四

第二篇:歐美時限寛、香港易上車.《爽報》一月十一日

上車是不少渣打馬拉松參加者最痛的經驗,例如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他在自傳中也不忘記錄,曾經因水泡和抽筋要中途上車。

歐美的馬拉松比賽時限較多,因為這些地方相信,一年一度的盛會遠較交通重要,除非因傷無法繼續,絕大部分跑手都可以完成賽事。還記兩年前的都柏林馬拉松,我取號碼布時也曾擔心無法完成賽事,大會的義工安慰說:「不用擔心,我們一定會在終點等你!」

美國有些馬拉松是不設時限的,只要有人不放棄堅持跑(道路解封後可移師至行人路),大會都有職員在終點等,把獎牌頒給他/她。多麼體貼窩心,因為這些賽會照顧跑手的感受。

無奈在香港,較慢的跑友都要面對上車的夢魘。目前距離比賽只有三周半,撇除休息時間,大概仍有二十天可以練習,若好好運用是有辦法短期內提升表現。由於工作關係,我每天通常只可以跑一小時,我習慣每天練十公里,每次盡可能較前一天跑快一點。

以去年一月底的台南馬拉松為例,我只用了十四天的時間訓練預備(十二月至一月初幾近沒有跑)。專家一定會勸你不要跑,但我以五小時五分抵達終點,不用上車、也沒有受傷。

2 則留言:

匿名 說...

我不是跑手. 上年11月頭的紐約馬拉松,大概下午5,6點,天己全黑,道路亦解了封,但仍有旁觀者落力地鼓勵跑手和high five,很有人味.

Chong Hiu-yeung (莊曉陽) 說...

我也是看到外國的比賽後,才知道香港馬拉松是如此不濟。只是,大部份參加者都無乜要求,沒有要求,當然沒有進步...